一隅皇陵两哈哈

2009-04-19 03:11张衍荣
百家讲坛 2009年22期
关键词:大顺李自成皇帝

张衍荣

“南朝还有伤心处,九庙春风尽一犁。”这事发生在绍兴,而笔者桑梓荆楚却没有这份“荣幸”,虽说同在江南,也是灵杰之地、膏腴之乡,但毕竟宋以前没有“庙”,即使想让人去“犁”,也没那本钱。直到明代出了两个人物后,才捞到一点点资格。这两个人物,家喻户晓,一是嘉靖皇帝朱厚熜,一是大顺天子李白成——然而,这资格说起来又有点“国骂”色彩,较真不得,一旦较真就只能打哈哈。千万别说什么匪夷所思了,事情真的就是这么有趣昵!

真皇帝史不认账

1644年正月,李自成的大顺王朝在西安正式挂牌,年号为永昌。

三月十八日,李自成攻陷北京,大顺随迁入京。

第二天,崇祯皇帝自缢于煤山,长达270余年的明王朝就此宣告灭亡。

40天后,李自成在百官拥戴下登基称帝,完成了对大明取而代之的一切程序,成为安享一统、名副其实的皇帝。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转折,更是一个质的变化,因而历史也就记住了它,这一天是1644年四月二十九日。

然而,城头变换大王旗,就在李自成称帝次日,他们君臣竟被大清逐出了北京!

一年后,即1645年,李自成逃到荆楚之地的通山,在高湖乡被一个名叫程九伯的农民和他的两个金姓外甥打死,起因是李白成饥渴难耐,抢夺程的饭碗,将程激怒,在搏斗中李自成寡不敌众。历史语焉不详,大抵没有记住这一天,不巧的是程氏族谱却将之记录了下来,这一天是五月初四,端午节的前一天。

世事难料,大顺政权入主北京,前后算来,总共不过区区42天。就因为“大顺”、“永昌”昙花一现,所以李自成一直未能以皇帝身份入载史册,历史教科书及史料典籍上,他依旧还是那个“箭衣草帽照汗青”的农民起义领袖。就连他的死也被杜撰得格外感壮:“察看地形时,遭到当地地主武装的突然袭击,遇难而死。”(《话说中国》)

始终不肯让他“农转非”,非要把他留在农民队伍里,当个终身制的“赤贫”不可,历史对伊人如此情有独钟,也不知他李白成到底交了什么好运。

但可是,可但是,在已然修成正果、贵为天子的李自成看来呢?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农民起义领袖算个甚?难道比皇帝还尊贵,还风光?三教九流,谁不可以自封一个?这是不是对他的九五之尊变相地史不认账,甚至等于还在骂他是“贼”,是“寇”或“匪首”?如果真是九泉有知,李自成会不会也去“上访”讨说法?很明显,以在位时间长短论英雄,论尊卑,将他十几年腥风血雨博得的盖世辉煌一风吹,有点欺人太甚嘛,李自成怎么会心服口服?

李自成闹农民起义轰轰烈烈,掀天揭地,可歌可泣,孰料登顶后却落得个死无葬身之地。他死后,被掩埋在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山坡上,那儿是道教胜地九宫山下一个很不起眼的旮旯,除本地人外,很少有人知道它叫小月山。

墓中明明躺着一个真皇帝,却不承认它是皇陵,说什么它是“全国唯一保存下来的农民起义领袖陵寝”。假如有人要较真,要搞皇陵的DNA鉴定呢?说它仍然是一座皇陵,所不同的,仅仅在非皇家建造上,历史又何辞以对?

假皇帝招摇过世

无独有偶,墓中明明睡着一个假皇帝,却又偏偏弄出一处真皇陵来,这便是“显陵”。显陵建于荆楚之地的莫愁湖畔,那儿是湖北钟祥的一个著名风景区。而这个弄假成真的故事,发生在早于大顺一百多年前的明中叶。

正德十六年(1521年),明武宗朱厚照驾崩。随后,朝廷发生一场朝野震动的政治闹剧,史称“大仪礼”事件,用今天的话说,可以叫作“史上最牛造假事件”。这个事件的制造者不是别人,正是登基伊始的朱厚熜。

本来,朱厚熜是没有皇位之份的,他既不是武宗的儿子,也不是武宗的亲兄弟,只是武宗众多堂兄弟中的一个。可偏偏事有凑巧,武宗既没有儿子,也没有亲兄弟。武宗一死,他那个班就只能由堂兄弟们来接了。

民间传说,武宗临死前有个谁也不得罪的传位意见,那便是堂兄弟们谁先赶到京城为他奔丧,谁就是他的接班人。脑瓜子灵光的朱厚熜闻讯后,为了既快捷又安全地赶到北京,便将自己乔装成被押解的囚犯,吃着他为此特制的蟠龙菜,昼夜兼程夺路而去。这样,胜出的他就名正言顺地成了新主人。

朱厚熜是个极爱虚荣的人。他出于一己私欲,不顾封建礼法,也不等改元更新,一上台就迫不及待授意礼官集议,极其荒唐地要把他早已死去的父亲朱祜杬追尊为皇帝。

朱祜杬生前只是一个藩王,名为“兴王”,还是他父亲明宪宗封的。他虽说是武宗的叔父,但与武宗的父亲孝宗也仅是同父异母兄弟,封地又远在千里之外。且不说孝宗、武宗父子都要提防他,限制他,就是不提防不限制,他又能怎么样?他既没有皇帝的名分,更不曾登基过,就连想倚老卖老,躲在幕后摇摇鹅毛扇的机会都没有。

这么一个明明跟皇帝根本不沾边的死人,仅仅因为儿子凭运气当了皇帝,就要把他也“运作”成皇帝,这假也未免造得太大、太离谱了点吧?

因此,坚持维护封建礼法的首辅杨廷和等一班书生气十足的大臣就不干了,甚至在嘉靖皇帝动怒的情况下,仍拒不从命。后来事情一波三折,越闹越大,嘉靖三年(1524年),甚至为此发生了有230余名股肱大臣跪伏于左顺门请愿的“左顺门事件”。狂怒的嘉靖为了他父亲(当然也是为了他自己)的体面,不顾一切下令将134人逮捕下狱,“四品以上者夺俸,五品以下者杖之”,以致18人被廷杖而死。此后,以前争大仪礼的朝臣们都学乖了,多“依违顺旨”。

“大仪礼”事件前前后后闹了近20年,嘉靖的造假终于得逞,但明王朝也因此元气大伤,开始走下坡路了。

躺在坟墓里的朱祜杬“当”上所谓的“恭睿献皇帝”后,他先前的藩王坟也就依制要大兴土木,极尽奢华,“体面”地升格成皇陵了。

也同样,如果真是九泉有知,朱祐杬是心花怒放,还是忧心忡忡?可别忘了,照样是胎生于农民起义的大明朝是怎么灭亡的?“崽卖爷田心不疼”,倘若哪天他那位太祖爷脾气上来了,要在天堂召开一个“皇委会”什么的,清算亡明罪过,他这个冒牌货是赴会,还是告假?那些列祖列宗要是都奉行好人主义倒也罢了,万一有某位爷书生气十足的毛病犯了,发起难来,要拿了他去问个僭越之罪,他喊冤不喊冤?

蹊跷的倒是人世间出奇地天下太平。显陵木已成舟以后,四百多年来,除李自成跑去放了一把火,“犁”了它一家伙外,未见有什么人对它表示怀疑,持有异议。当然,就是李自成跑去放那把火,也未必是出于对皇陵的身份存有什么异议。相反,人们都对它表示认可,让它这么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地招摇,甚至当地人还别出心裁地把这座陵墓称为“皇城”。这种神来之笔,不知是他们无意得之,还是他们的煞费苦心。总之,那份骄傲与自负溢于言表,以至于官方兀自夸它为“中南地区唯一的一座皇陵”。

说到这里就颇值得玩味了,明明一个假家伙,谁都把它当成真玩意儿,是“依违顺旨”之风一路刮下来刮成这样的呢,还是只要胆子大,造假造到木已成舟,社会就非认它不可了呢?

一切皆已约定俗成,谁要是较真,十之八九无人附和,闹不好还会被扣上一顶钻牛角尖的帽子。既然如此,谁又不识相,非要去学王安石当那个“拗相公”不可呢!最明智的选择当然莫过于打哈哈了。大凡世上之事,只要哈哈一打,什么都可以过去,正所谓“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只是不太清楚那位开国皇帝洪武爷,他老人家会不会也去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很明显,对于亡国之痛,大家都有说词,都有退路,唯独他没有,哈哈打不过去呀!

这便是敝乡的一桩滑稽事:假作真时真亦假,一隅皇陵两哈哈!

编辑宛新

猜你喜欢
大顺李自成皇帝
皇帝需要帮忙吗
女皇帝
过时的绝招
酷爱学习的小皇帝
从心理传记学角度研究李自成人格的初步构想
“能吏”的“魄力”
一桩难以言明的心事
Different Number Taboos i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短暂的辉煌
忠诚的更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