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李 强
来美国多年,住进自己买下的私房后终于松了口气,以为再也不用为租房发愁了。没想到,在美国当房主远非想象中那么简单,必须照顾到方方面面,生活中突然增加了很多杂事。
刚搬进新家,冬天就来了。纽约的雪特别大,房屋周围公用人行道必须及时清除,否则路人滑倒跌伤,可状告房主并得到赔偿。有一次我家门口台阶结了冰,没有及时铲,结果一连好几天都没收到邮件,一问邮局才知道是邮递员称台阶滑无法投送。
纽约的垃圾回收有固定日期。回收日清晨,每家必须将垃圾放入塑料袋中搁置门口。垃圾分可再利用与不可再利用。处理可回收垃圾时,必须将瓶子、塑料盒等非纸质物品放入贴有回收图标的桶内。报刊、杂志和纸箱需折叠整齐捆扎后摆放路边。刚搬来时,我们“不懂规矩”,把报纸直接塞在纸箱中了,结果门上被贴了35美元罚单。此外,丢弃冰箱、空调等大物件,必须电话通知有关部门收集循环系统内的制冷剂,然后才能让环卫部门回收。
美国许多房屋周围种有大树。每到秋天叶落满地,环卫局会送传单上门,要求用统一购买的特大牛皮纸袋收集树叶,在指定日子放到门前。当初买房时感觉不错的门前大树,入住后才发现它每年在特定时期有大量落叶,需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清扫。而且它的枝杈已触到屋顶,对房子构成伤害,最后不得不将它连根除掉,光是请人砍树就花了近1000美元。
买了自己的房子后,必须按期支付的账单突然增多了,过去大都包在租金内,自己负担时才发现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地税一年三四千美元、房屋保险一年七八百美元、电视每月五六十美元,上网每月50多美元,电费每月70多美元,煤气每两月300多美元,水费三月80多美元……而且付账一定要及时,过了截止日期就要被罚款。
除了上述开销,房屋维修也是个大头。隔壁邻居房子下雨时漏水。修理工怀疑是我家与之相连的屋顶边缘老化所致。邻居建议我们修屋顶,并答应如果不是我家的问题,愿意支付“麻烦”费。虽然修理后证明邻家漏雨与我家无关,可考虑到邻里友情,500元的修理费我们只好自己消化了。我家的车库外有段私人车道年久失修,请来修路公司重新铺设,又花了4000多美元。
我家大门外的走道属于公共区域,但路面的维护要由房主承担。不久前突然收到一封纽约市交通局的信,要求将一块断裂的石板进行修理,否则对方派人来完成,高额的费用由房主支付。一打听才知道邻居也收到了同样的通知。最后两家一起翻修走道,又花了将近3000美元。还有整修花园围栏、侍弄花圃、草坪更新、定期修剪、清理屋顶排水道等等,从精力和金钱上看,远远超过租房的投入。在纽约住私房,实在有本“难念的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