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显林 冯东东
一次偶然的机会发现了十八世纪法国著名文学家、哲学家狄德罗(Denis Diderot)的一本随笔,书中的一些充满睿智的话语发人深思。近来为了一项艺术市场研究工作,又读了不少相关的艺术市场报道。在过程里,狄德罗的精辟见解时常会引发我对当代繁盛艺术市场背后的价值的思考与担忧。
绘画作品的买卖是艺术市场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身与艺术发展的历史一样悠久。绘画作品,从广义上讲,是绘画发生与发展的条件和影响力所在,当然包括商品经济这一大因素。不懂艺术的商人讨价还价地来经营艺术,无论中外,都是无奈的事。狄德罗指出:“艺术家能否出名完全由这帮人(收藏家)恣意决定;……他们几乎不花多少钱便弄到一批批的名画;不必破费便能罗致名家或者以名家自命的人;他们横亘于有钱人和贫穷的艺术家之间;他们向有才能的人索取保护费,接纳他们或者把他们拒之门外,并乘他们有求于己之机任意支配他们的时间。”商人以市场作为购买的导向本无可厚非,但随着绘画者受收藏者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艺术市场化的弊端也就完全地暴露出来。艺术家逐步被买卖关系与“眼前利益”压弯了腰,勃特勒(Samuel Butler)在其作品中这样描述:“艺术家是一个图画商人,对他来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使他的商品适合市场,知道哪种画大约将卖多少价钱,这对他来说跟能否画出这种图画来是同样的重要。”在勃特勒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到,艺术家无知觉中处于被商业的惯性推动的规则过程。随之,艺术发展也就停留在商业的规定和潜在的规则之中。艺术创作开始在市场经济体系中孕育,绘画审美评价体系多集中于市场的价格坐标,艺术在道德、文化、信仰方面的价值开始处于缺失状态。这是与艺术的文化价值,尤其是具有创造性的艺术生活完全背离的现象。就一般大众而言,价格就会成为衡量艺术品品质的唯一标准。巨额利润诱惑艺术家成为伪艺术作品的创造者,为艺术而艺术变成了为金钱而艺术。难怪狄德罗会发出“收藏家是一群该诅咒的人”这样的话语。
虽然我们尽可和狄德罗一道讥讽商人的“富有与浅白”,但正是这些“浅薄”的没有辨识力的收藏者有最大的消费力,是绘画作品生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绘画作品得以大量产生的一部分。任何一种现象的产生都是一种力量孕育成熟后的表现,资本总是看好市场前景好的投资对象。近年来,中国艺术品市场,其火爆的程度一点也不亚于股市、楼市。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和专业艺术品投资的商家涉足绘画艺术,以期获取丰厚的回报。艺术市场的消费群体主要是城市的中产阶级。据有关报道,中国中产阶级和高收入群体规模已达到三千五百万人,艺术市场的投资者有七千多万。中国书画市场以拍卖市场为例,由二○○○年开始逐渐升温,到二○○五年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近三年来,国内油画市场异军突起, 二○○七年仅突破千万元大关的拍品就多达六十件之多!二○○八年,由于受全球经济的不景气和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作为三大投资领域的艺术品市场,人们都认为会步中国的股市和楼市的后尘,也会呈现出后劲不足的局面。但当下火爆的艺术市场中,在掌声中持续诞生了一轮又一轮“狂热的价格”。这不得不依赖于整个中国社会经济良好发展的支持,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快速提高,增加了大众对于艺术品投资的热情。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为艺术品价值的提升提供了舞台。但拍卖行业利益的竞争,使得拍卖公司追求的是成交量和成交率,拍卖公司自然会加大拍卖的征集力度。无节制的艺术品收藏加重了艺术品泛物质化的过程。过度追求市场回报的收藏业,扭曲了艺术品的价值纬度。它既不利于艺术作为社会调和剂的作用,也不利于艺术作为文化载体的功能。艺术作品的商业化价值正在清除一切权威、打倒一切经典的同时,形成思想领域新的垄断,导致人的精神存在与物质世界容易发生冲撞与不适应,而不再是和谐状态下的共存。个体化不稳定的精神特质取代了具有群体理想主义稳定的精神指向,“变化”观念取代了永恒之美,现在随之而来的是,“商业”理念导致了低劣复制品的持续增加。经媒体的传播,已经败坏了人对作品的凝视,削弱了人的辨别力,并且以获取经济利益的成功来取代不朽的艺术品质。导致审美的庸俗化、价值的无序化,体现在艺术生产领域主要表现为艺术商品毫无创造性地重复制作,艺术收藏的虚假投机。不少画家、画派被大炒恶炒。海外狂炒“F4”政治波普;价位高企,尽管国内油画市场行情快速飙升,但眼下那些被认为是“价值回归”的艺术品,其中良莠不齐、鱼龙混杂,且在非理性市场格局里演绎出“一路走高”的神话。不少真正有价值、有学术、有历史地位的画家却并没有在市场中被开发和获得承认。
生活与时俱进,艺术也在飞速地发展,一切已经变得无序,被人感动和感动他人就逐渐沦落为游戏。财富会让每个人为之动容,当然艺术家也不例外,艺术品最终进入了商业渠道,但于最初的感动或多或少还会剩下一些联系,这也是让每个有良知的艺术家在为现代艺术担忧的同时得以宽慰。另外,今天我们所面临的所谓大众文化盛行的时代,精英和民众审美逐渐扯平的情况下。在当今信仰普遍失落的年代里,人们在错综复杂的文化失忆状态下,文化的溃退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这样的时代,使不少跋涉在艺术之路上的人心浮气躁地做了退却者。许多艺术家徘徊于欲望之中,迷失于嘈杂的现实世界,整个当代画坛如烟幕般混沌不清,多元化在目前的艺术界正在出现一种过分的情感泛滥,过分的世俗化使艺术作品成为精神糟粕的排泄物,大家习惯了一种过度市场化的浮躁与应付社会时逸笔草草的轻松。作为一个现代人,在冰冷的大城市生活,我们似乎越来越难以逃脱精神焦虑的困扰。使我们对待艺术与成功的态度比过去也有了比较大的变化。人们较少有信心和耐心获得艺术的本质与成熟而寻求成功,在媒体时代有更大的投机和哗众取宠的可能,也就是说,这个时代的所谓成功,较少是那种本质意义的成功,水分较大。艺术本身的尊贵感在下降,在一部分人身上艺术不过是获得金钱和名誉的手段。
虽说艺术的成功没有公认的标准,但优秀的艺术作品会以其非凡的气质虏获人心,于灵魂深处涌现热情。一个艺术家要实现真正意义艺术上的成功,必须始终保持自己独立的思想与艺术家应有的品性来面对急促变化的当代。艺术是艺术家的产物,充满着人生况味。艺术的技术和抒情一直是并驾齐驱的,其完美结合的背后需要付出艰辛的汗水,而这点却是大部分人所忽略的。中国艺术家是世界上、历史上最容易成功的艺术家群体。这是时势所造就的。但因为太容易了,诱惑太直接了,很多人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就被理论家和商人用名利捧杀得没有活力了。有些人热衷炒作,看似有名但作品却没有高度。当代由于条件太好,危险无处不在,使得一批所谓的艺术家深受经济的影响急功近利,在利益带动下的创新意识太强烈,没有耐心几十年如一日地去寻找艺术的真谛和艺术灵魂的文化归宿,使他们的艺术探索因没有深厚的文化学养作为支撑而难以付诸实践。因此他们选择了貌似风格的自我绘画样式和套路,对符号化、商标化的“个人风格”垂涎欲滴。几年便可打出自己的面貌靠市场运作和炒作卖画换钱,在作品中竞相固定自己的图式,故步自封,因为他们相信“要致富,练套路”这句艺术商业化的致理名言。他们几十年持续一种画法,试图只能保持一贯风格,作品才能取得市场流通的“宠幸”地位。可以说,在中国美术界,某些艺术家的“成名”,靠的是他苦心经营的“个人风格”被市场认可,而一旦艺术家“成名”、作品的“个人风格”确立,又常常意味着其艺术和思想创造力的终结,意味着一位艺术家个人品格的沦丧,而不能提示或证明更多有价值的东西。甚至还有画家把画室当做了流水作业的工厂,更有的人雇用“枪手”,按照自己的风格制作“作品”。从当下的情况来讲,绘画艺术是一个视觉泛滥的图像时代,我们的视觉神经也是因受过多的刺激而变得麻木,所以一些人便绞尽脑汁试图创作出一些新作或新潮,以期使人们麻木的神经产生哪怕一点点的战栗。通常是以牺牲艺术的文化价值,来把观众的注意力更多地吸引到商业价值的成功上,从而实现它在绘画界的主导性。艺术越来越被艺术商业价值本身所控制。这样,艺术创作很难拥有超越形式的新的价值产生,从而艺术创作沦落为一种商业行为,在形式的背后呈现的是一种毫无表情的个人化情绪,文化价值的意味已荡然无存。并且在很多情况下它们还是虚伪的艺术,缺乏探索精神、缺乏思想深度。因此中国未来很难产生大的影响后世的书画家,大师级的书法家更是面临绝种的局面。所以,我们必须对市场加以合理的调控,强化其在资源配置上的基础性作用,才能发挥市场化在人类文明传播与艺术进步中的特殊作用。随着艺术市场的合理化管理与艺术家自身借鉴西方艺术和对传统艺术的深化,对人生、对社会思考的深入,最终能构成艺术家对社会、对人生最真实的全新认知,从而促使中国绘画艺术在当代达到兴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