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振 訾 磊 刘文峰
摘要:人才的多样化发展,需要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支持。实行大学生主体性就业,有赖于社会其他政策的配套。高等院校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人才质量为标准,培养服务于社会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以真正适应市场需求。
关键词:大学生;劳动力市场;政策;主体性就业
中图分数号:G6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09)03-0163-02
一、市场对人的发展要求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制定奠定了物质基础和制度条件,另一方面也对人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大学生就业政策中特别强调大学生个体的发展是完善市场经济的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带来了机遇,创造了市场经济的自主性、平等性、竞争性、开放性等特征,有利于确立人的主体地位,发展人的个性和开发人的潜能,同时,它的盲目性也对人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校毕业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应对风云变幻国际形势的主力军和中坚力量,如果面对“人世”的挑战和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国家不能有合理地就业改革,不能大限度地调动大家积极性和创造性,不能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市场经济就无从谈起。因此,从我国就业政策的三个变化阶段可以看出,政策改变和制定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产物,从计划经济条件下“统包统分”的就业政策到双向选择为主的就业政策再到以“自主择业”为主的就业政策无不体现社会经济发展变迁。而且随着经济发展,市场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只有人才的多样化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而人才的多样化发展。需要宽松的制度环境,需要大学生就业政策的政策支持。
二、劳动力市场需求现状
人口与人力资源严重供过于求。人口与人力资源数量众多并持续增长,是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2000年我国人口达到12.165亿,人力资源数量已近8亿,这既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人力资源,也对我国的就业增加了巨大压力。中国劳动力资源从2001年开始呈持续上升趋势,“十五期间”达到劳动年龄的新增劳动力较“九五”平均每年多290万人,平均每年新增劳动年龄人口1,000多万人,2003年,我国城镇新增劳动力近1,000多万人,其中上升幅度较大的是新成长的就业人员。
一是从目前到可预见的20~30年,我国的人口和人力资源供给数量还会有较大增加,人口峰值在2030年将达到16亿,人力资源在2010年将达到8.17亿,2020年将达到9亿,比现在净增1亿多。
二是日益增多的人力和人力资源要求国家不断颁布新的就业政策来促使大学生就业。一项政策所反映的价值取向与政策制定者和社会中主流的价值观念有密切联系,这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政策的价值取向。同样,我国的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发展方向与现今主流的人才政策趋于一致。传统的人才政策以“对人才进行管理和控制”为价值定位,很大程度上把人才视为管理和控制的客体,压制了人才的主动性和独立意识,大大削弱了人才参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是在这种人才政策的影响下,我国计划经济时代的大学生就业政策几乎完全忽视了个人的特性,也很少考虑到用人单位的真正需求,导致了人才的极大浪费。而现行的大学生就业政策的价值趋向正是在“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以人为本”两种理念的要求下形成的。把人看作社会历史的主体,既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又是社会发展的归宿和目的,社会发展的历史从根本上说就是人自身发展的历史。正如马克思所说,历史不过是追求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因此,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来说,人本身才是评价社会活动,社会进步的最高尺度。我们要把满足人的需要、促进人的发展作为评价社会发展的标准,作为社会价值取向的中心,把人的自我发展放到社会发展的中心位置上,即通过人才的培养、凝聚、开发,充分发挥人才所具有的人力资本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作为为国家高级人才服务的大学生就业政策,应该把人本身的全面发展作为其价值目标之一,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要求。
在“以人为本”和“人的全面发展”理念指导下的新的人才政策为人才的发展创造了宽松的环境,把个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统一了起来。现行的大学生就业政策中的“自主择业”和允许“自主创业”的政策也正是符合了这一人才政策的要求。
三、就业观念的变化
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中国的就业制度和就业机制发生了重大变化,国家改变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大学毕业生的统包统配的就业制度,逐步过渡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就业制度,形成了国家促进就业、市场调节就业和劳动者自主择业的市场就业新机制。大学生也在逐渐摒弃过去等、靠、要的思想,积极在市场中寻找自身的位置。而且随着教育的迅猛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也从“精英教育”进入到“大众化教育”阶段,大学生要从“天之骄子”的优越感中走出来,以一个普通就业者的心态来面对现实。
同时,大学生作为社会中年龄、精力、知识、信息以及观念独具优势的群体,其价值不仅仅体现为在现存的岗位就业,面对社会数量众多的其他失业待业弱势群体,也在努力发挥自己的优势,广开就业门路,为社会上其他人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许多就业观念的转变也要求我们的改革制定要顺应时代的变化,制定有效合理的就业改革促使大学生主体就业。
大学生主体性就业将促使大学生进一步改变择业观,促使用人单位改变用人观从而形成全新的就业环境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实行大学生主体性就业,有赖于社会其他政策的配套。但事实上,影响大学生主体性就业的因素还有:社会劳动人事制度、社会用人观念、户籍管理规定、社会保障体系等等。要建立更加开放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就必须打破地方保护主义、淡化户籍、部门、地域等因素对毕业生择业和流动的限制。在大学生主体性就业过程中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应着眼于宏观管理通过制定具有激励性、导向性的政策宏观调控学生的就业行为,既满足国家建设重点、经济协调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又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择业权。
四、高等教育发展趋势
过去,我国的教育工作一向都是由政府统一管理,在实行统包统分的就业分配政策时代,就业也由政府统一安排,因此,教育体制与市场的脱节现象不十分明显。但在当今就业工作以市场为导向的情况下,教育体制与市场需求的不和谐性日益凸现。因此改革教育体制是实现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的关键环节。只有在大学生中树立与时代同步的择业观和就业观,社会大众和高校毕业生都能以平常心态对待就业问题。毕业生就业顺利了,学生和家长了却后顾之忧,高等教育才能形成良胜循环;否则单纯的大规模扩招却忽视不断增多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只能是欲速则不达,甚至还会迫使我们不得不放弃持续、快速发展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初衷,退回到缓慢发展的老路。从统一分配到双向选择,再到自主创业,几十年的改革经验证明,贯穿和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矛盾是社会对个人发展的要求和个体发展水平的矛盾,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正是基本矛盾的一种体现。结合我国教育形势的实际情况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把大学生就业问题作为高校转变办学理念的长期工作来抓,注重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切实将学生的学习与未来的职业趋向结合起来。
二是树立新的质量观,以市场为导向,以人才质量为标准,培养服务于社会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以真正适应市场需求。有些高职院校由于种种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教育,而侧重于学历教育,学历不管怎样提高,也不能忽略高职教育应当培养蓝领人才这个基本的定位。学历可以提高到本科水平,但工作在基层这个定位不能变。高职教育的重点就应该放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的这个基点上,以能力为本。
三是转变观念,把评估和考核高等学校的单一指标转为多元指标,尤其是要把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作为衡量大学办得好不好的重要指标。
四是政府要发挥指导和服务的作用,尽快建立发布中长期人才需求变化的信息平台,教育主管部门也要对现有教育资源进行合理布局,避免重复建设和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