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桥的预言

2009-04-16 01:57
中学生百科·悦青春 2009年3期
关键词:南美世界日本

胡 坚

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日本人大获全胜,三位获奖者,一个美籍日裔,两个日本人。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一下想起了中学时代看的一本书《丑陋的日本人》。当年的那本书里,作者曾经放出狂妄的预言: “再过十年,也许诺贝尔奖就都要集中到日本了”——需要说明的是,这本书写在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若是严格打赌,作者肯定是输了,但是面对这样一个结果,今天的我们却很难轻松起来。

上个世纪60年代,该书的作者,日本教授高桥敷跑到南美教书。背井离乡之后,一个重要的感受居然是种族歧视。从外观上分辨不出亚洲各国的居民尚属正常,但是在当时,很多南美人对于亚洲的无知甚至达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高桥曾经被出租车司机这样问道:“你是日本人还是支那(中国)人?见鬼,我前几天也拉了一个自称日本人的支那人——究竟日本是支那的一个省还是支那是日本的一个省?”

作为二战的战败国,日本移民和游客在当地很难看到好脸色是一个明显的原因,但更为久远的一个原因对于南美洲的当事人来说却更加不光彩——历史上,南美在早期开发的过程中,倒霉的不仅有当地土著,还有大量被诱骗的、来自东亚的劳工。修建在安第斯山间的铁路就布满了他们血泪的代价。正是这样一段不光彩的历史,使得部分南美人在面对亚洲人时产生了毫无道理的优越感。

但是高桥敷先生——战后逐渐走向振兴的日本国民,面对种族歧视,最自然最直接的反应就是奋起还击,于是到处向人介绍世界第一的东京塔(当时的纪录),介绍新干线高速列车,东京奥运会更是成为高桥对外宣传的利器……

但是结果令人丧气,高桥很快发现,即使是充满友善的国际友人,也对日本充满了无知——一位教授在演讲中介绍日本的现代化进程,举了个例子“(日本已经进化成一个现代化国家,)现在武士已经很少了,不去乡下看不见了……”

更让高桥他们不能接受的是,当他向身边的人吹嘘日本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工业强国的时候,居然只有一位古巴朋友认同,而这位朋友认同他结论的同时,又进一步阐释了自己强悍的理由:“世界第一强国是抗击美国并且取得成功的古巴,世界第二是把美国拖得狼狈不堪的越南,世界第三就是被美国蹂躏了四年(战后)还没有趴下的日本……”

如果仅仅就是如上内容,那么高桥的这本书似乎更像是域外笑谈。但让我在时隔多年之后能够准确回忆起它的,却不仅仅是一个民族过去的心酸笑料。在那个时代,日本人中获得诺贝尔奖的,仅有汤川秀树一人,以至于高桥在向洋弟子们宣传日本在物理方面做出贡献的时候,会招来洋弟子们抗议感到他过度吹嘘日本,要他“下课”。

于是就有了这样一段著名的危机演讲:

“我是一个热爱日本的日本人。正因为如此,我才能热爱秘鲁。为什么呢?那是因为今天的秘鲁与几十年前的日本非常相似。如果说有不同地方的话,那就是你们还拥有自由。然而,我却要在这里描绘日本的未来。我随时都想回日本去,但是,作为纪念,我希望诸位牢牢记住两件事。

“第一,无论你们相信与否,现在,日本的科技水平已经跻身于世界一流的行列。再过十年,也许诺贝尔奖就都要集中到日本了。尽管如此,我还是要请诸位正视一个现实——在一百年前,日本的文盲现象远比秘鲁的印第安严重。那时,日本从与你们有血缘关系的西班牙、荷兰以及许多国家邀请教师,前来讲授物理学、解剖学和地震学等课程。可是,这些教师根本就不懂日语。况且,当时在世界的任何地方也不可能找到一本与日语对应的辞典。为了弄清一个个词汇的含义,他们通宵达旦地研究。有时,为了弄懂一个单词,甚至要反复讨论一个星期之久。有时,学生们好不容易弄懂了某个单词之后,竟然会紧紧地握着手,激动地流出眼泪。解剖新书就是这样经过八年时间而被译成日文的。当然,大家也有感到苦恼和遗憾的时候,但他们相互鼓励道:‘只要这样干下去,将来日本就一定会超过那些老师们的国家。终于,他们创造了今天的日本。虽说在日本充满着丑恶的东西,但是,在研究学问方面这种百年来的不懈努力却绝非谎言。就我个人而言,随时都想高高兴兴地辞去教职回日本。我在等待着你们对我说:‘你讲的东西我们都懂了,不需要再讲了。

“可是,你们说不出这句话。”

研究一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轨迹的时候,将两个国家相似的历史阶段作为比较是很常见的手段——比如说起当下中国经济,人们就常常说起二十年前的日本,讨论升值贬值的时候,就会说起历史上的“广场协议”。类似的,在观点与角度上的讨论或许永远没有一个统一的结果,但是我仍然想在这届诺贝尔物理学奖宣布之后,追忆一下多年前的那本书——回忆,却并不仅限于过去。

编辑/姚晟

猜你喜欢
南美世界日本
探寻日本
南美小城
南美三大高海拔球场
复古又Chic南美插画家笔下不一样的女性力量
我爱你和世界一样大
彩世界
奇妙有趣的数世界
世界上所有的幸福都是自找的
日本神社
日本混乱中迎接希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