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如何开展分组分层教学

2009-04-15 08:10赵巧红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09年2期
关键词:热情分组分层

赵巧红

虽然我已经从事信息技术的教学已经六七年了,但是我总感觉上课的时候学生往往不能真正地、很认真的听讲。经常上课就成了我的独角戏!我心里确实很不是滋味。

每当夜深人静时分就常常在问自己同一个问题:怎么就能让学生真正喜欢并认真学好每节课了呢?我也曾多次尝试过不同的教学方法,可最终还是不能达到我想要的理想效果。就在我一筹莫展之际,暑假期间,学校安排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去太原参加关于新课程学习的专家讲座。此次学习使我茅塞顿开。于是这个学期开始我就尝试了一个新的教学方法——分组分层教学法。

首先是分层教学。我根据所代班级的类型以及在高一时我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的了解,我大致分了下面几个层次:1)基础好并学习热情高的班级和同学就在深度上下功夫;2)基础好但学习热情不太高的班级和同学就在选材上下功夫。比如采用历届学生的优秀作品演示来激发其创作热情;3)基础不太好但学习热情高的学生就在难度上减轻一些,多鼓励其创作欲望并体验成功;4)基础不好并学习热情不高的学生就把其分到其他组里去,让同学们的设计热情感染他们。

接着是分组教学。由于这个学期主要学习网页制作和利用PowerPoint2003来做作多媒体演示文稿。这两块内容都是以学生的设计为主,创作空间大。所以我把每个班的学生大致以每组8—10人进行分组。然后每个组自拟一个主题共同完成各自作品。并且每位同学根据自己的特长来进行分工。比如前面说的第四种学生就可以完成素材的收集工作。从而使得每个同学都能相互合作并能更大程度的体验成功的喜悦。同时我制作了这么一个表来为学生的作品给出评价。如下:

通过这次的分组活动,我和学生都受益非浅。第一,通过分组教学,学生们的创作欲望极大的增强,形成了一种你追我赶的活跃气氛。不仅是班里各小组之间有了竞争,而且不同的班级之间也在相互比较,比谁的更好更有创意。于是在这次的活动中涌现出了许多非常优秀的作品,让我们当老师的都自叹不如。

第二,通过分组教学,老师上课时说的少了。从另一个侧面也反应了真正地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教学理念。以往,我们都要在课堂上把每个知识点讲的很细,惟恐学生有不懂的地方。而随着电脑的普及,学生里的大多数其实对于文档处理等之类的学习已经非常熟练。并且,无论是做网页还是做幻灯片都跟文档的处理有着极大的关系,所以老师们往往是费力不讨好,甚至会让学生感觉上信息技术课是多么无聊!而现在采取的分组教学中,我除了前面两节课作为基础知识的讲解外,其他后面的内容就只需要提出涉及的知识点和创作技巧外就不用多说了,更多的把课堂交给学生去自由创作。从而才能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与感动。

第三,通过分组教学,我发现了更多的创作人才:有技术,美工以及组织等各方面的人才。在交上来的作品中我发现堪称精品的也有不少。光主题就有很多,比如有关于书法的,有关于环保的,有关于奥运会的,有关于游戏文化的,有关于音乐及电影文化的,还有介绍中国美食的等等。这次每个班以及同一个班的每个小组的主题都没有重复,尽量多的展现形形色色的主题。另外,从美工方面看,也有不少美伦美涣的作品。有不少同学在处理图片时都使用了Photoshop软件和Flash动画软件,使得图片内容以及动画效果都更好的服务自己的主题,并且都使人眼睛一亮。再次,从技术上来说,有的同学使用了代码来为自己的作品增色。大致分两类。一种是从网上找来代码放到自己的作品中。比如一些特效的设定。另外一种是自己编写代码。当然这是极个别同学才有这个能力。因为代码的编写不是我们学习的知识范围,所以个别同学经过自学已经初步掌握了用代码来制作网页的方法,给我们其他同学树立了一个自学的好榜样。

这次的分组分层教学方法的尝试让我感觉效果还是不错的。它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创作热情,又缩减了教师讲课的时间。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可以说是事半功倍。

猜你喜欢
热情分组分层
热情的树
那一年的春风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分组搭配
雨林的分层
怎么分组
“热情”的沙漠
分组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
你有没有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