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 飘
不知不觉,户外运动在中国已悄然而至,并生根发芽,如今已茁壮成长!
20世纪90年代初,外国的背包客开始大量进入中国。进入90年代末,国内撅起“背包”热。背包客一词为自于英文“Backpacker”,从自助旅行到户外行走,他们希望用“行走”一词把自己从驴友中择出来,恨不得召告天下,我们玩的是户外。
据全球最大户外面料供应商——美国戈尔公司2004年中国最新户外零售业调查资料显示:中国户外运动产品的核心消费者有50万人,户外活动参与者为300万人,潜在消费者达1500万人。整个户外零售业产值保守估计在7-8亿元人民币,过去四年中年平均增长速度为45%。而从2004年至今,这个数字每年仍在急剧增加。
《山野》杂志由中国登山协会主办,于1991年创刊。《山野》主要以登山主题为主,到2000年以后,《山野》视野已经比较开阔,除了个人体验类、户外技术类、装备类文章,甚至还发了些潜水类的文章。当时的图片也非常有震撼力,很多户外运动在国内是没有的。而如今中国登山协会参与了一些地方户外运动与旅游结合的开发,比如重庆的武隆县、广西的乐业县,每年都有登协与当地政府一起举办的活动。而武隆的户外运动开发得很成功,是一个较为典型的户外旅游推广。
而如今的《山野》杂志内容质量下降,尤其是在《户外探险》和《户外outside》崛起之后。根据比特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年度报告,显示当时该公司为《山野》的投资方,中国登协作为主办方。至今为止,《山野》一直是由投资方来进行运作管理的。以《山野》现在的采编水准来看,投资方在《山野》的投入力量不是很大,至于《山野》将来的发展,不太看好。而中国登协现在更注重户外运动的举办,每年一项户外活动就能带来可观的收入。
《户外探险》在2001年创刊,就像一个刚刚姗姗学步的孩子,总体来说制作上还是比较幼拙,但是凭借着编辑团队的热情,之后迅速崛起。在2002、2003年时,杂志还是早期装帧设计,比较薄。到2003年底,就开始有变化,那应该是第一次大变化。《户外探险》刚创刊时属于《电脑爱好者》杂志旗下分出来的一拨人。而从2002年后,主办方变更为新疆人民出版社。它是一本时尚生活杂志,倡导贴近自然、乐观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国内第一本以介绍户外休闲生活为主的实用指南杂志。内容以户外活动、自助旅行和野外探险三部分为主。创刊8年来,杂志已成为国内最有影响力的户外主流刊物。
2007年以后,《户外探险》越来越成熟,团队也越来越壮大。《户外探险》杂志一直培养着大量的户外编辑,有户外编辑摇篮的美誉。《户外探险》开始推介班夫山地文化节,这是《户外探险》真正的独家资讯。而这几年,《户外探险》打造的户外金犀牛奖项也已经小有气候。今年,《户外探险》与班夫山地电影节合作,相信会给读者更多的惊喜。
《Outside》1978年在美国创刊,发展至今已经是美国发行量最大的户外杂志之一,每月读者超过200万。入选2005年全球杂志势力TOP100排行榜,是唯一一本进入前100名的户外类杂志。同时也是美国出版史上唯一一本连续三年获得杰出期刊大奖(National Magazine Awards for General Excellence)的杂志。2006年,Outside来到中国,中文名为《户外outside》,杂志秉承着“倡导积极健康生活方式”的理念,为中国读者提供全球同步的户外现象、行为、事件的客观报道,并涉猎人文地理、科学探险等内容。
《户外装备》是原来的《玩家装备》改的刊名,杂志创刊于1998年。是全国知名的户外运动刊物,在《生活速递》媒体集团针对人群定位的一贯理念下,以“独到的玩家视角”和“兴趣为先”的特色成为全国广大高端户外人群最喜爱的杂志之一。作为最具代表性的兴趣类媒体,《户外装备》过滤复杂的技术点和拗口的专业术语,推荐给读者一种新玩法、酷装备和消费者的真实体验,内容风格和设置深受高端户外爱好者的推崇,并不断吸引更多读者加入户外生活的行列。
相对于《山野》和《户外探险》的艰辛成长,《户外outside》有体坛周报的强大支持,在稿件内容、图片、版式方面都超出了《山野》、《户外探险*的现有水平。《户外outside》外稿在内容上确实让读者开阔了眼界,但外稿读起来也比较拗口,有些读者并不买帐。如今,海外商家们都看好中国,而且已经有所行动,比如《ELLE世界时装之苑》与ELLE,《时尚》与美国赫斯特集团合作等等。《户外outside》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关于国内稿件的题材问题,因为《户外outside》编辑部的主力是由《户外探险》的一部分主力分离出去的,所以在选题上两家经常会出现内容相似,风格接近的尴尬问题。
总之,户外运动在国内刚刚兴起,而且户外运动平面媒体竞争还算比较小,与旅游杂志不同,户外运动正处于蒸蒸日上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