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爱真谛探秘

2009-04-14 08:46
教师·下 2009年2期
关键词:婆婆班主任妈妈

林 谦

摘要:作为一个班主任,既要像妈妈那样富有爱心,也要像婆婆那样具有魄力,让学生快乐地成长,班级才能管理好。

关键词:班主任;婆婆;妈妈

本人从教以来,除了生孩子休产假的那一年没当班主任之外,在我记忆里,那是“阵阵不离穆桂英”,因此,对于当班主任,我感慨良多。

刚毕业那几年,由于年轻气盛,再加上缺乏经验,当班主任的时候,我喜欢对学生指手画脚,动不动就对他们咆哮几句,以衬托我的威严,老觉得这学生怎么这么笨,这么不听话,做事老不符合我的要求。我就像一个严厉的婆婆,而且在班上我是执行“封建家长制”,什么事都是我说了算,学生只有服从的份,根本就没有发言权。班干部形同虚设,他们的作用就是上课把不听话的学生的名字记下来,给我处罚这些人提供方便。结果,学生和班干部对立起来了,有的学生想办法报复班干部,致使有的班干部想明哲保身,干脆对我说上课纪律很好,没有不听讲的同学,实际上上课的情况不容乐观。可以说,我完全被学生架空了,其结果可想而知,班里的学生越来越难管,越来越不听话,甚至连平时最乖的学生到最后也不听使唤了,人累得不行除外,还费力不讨好,学生不买你的账(学生怕你,班干部躲着你),领导不买你的账,说你的班级一团糟。更有甚者,班里有个学生怕我罚他,不想到学校来,可又怕自己的父母知道,干脆一走了之——出走了。说实在的,这给了我当头一棒,不得不让我开始反省自己。于是,我换了个角度思考问题,假如我是一个学生,我是否会喜欢这样的自己呢,答案是否定的。那怎么办?得改!

“改”字,容易写,笔画不复杂,但怎么改才能使自己变成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呢?这是一个摸索的过程,这个过程,我愿意和我的同行一起分享。

首先,我改掉了我粗暴的脾气,不再动不动就向学生发火了。是的,现在的独生子女多,家里都把他们看成宝贝一样,如果你这个班主任只知道对他发火,很容易造成他们的逆反心理,于是,我在班上营造一种家的氛围,让班级充满爱的气息和青春的活力。我还积极参与学生的各种活动,既做组织者,又做普通一员,让学生感到班主任不但“可敬”而且“可亲”。

这样一来,我所管理的班级变了,学生愿意和我亲近了,遇到问题会第一个想到班主任,他们把我看作是自己的妈妈。

可是,我发现,这并不能把一个班级完全带好,调皮捣蛋的学生仍然存在。

是的,不是有很多妈妈会溺爱自己的孩子吗?看样子,我的这个度还没有把握好。于是,我又尽可能地完善自己。我一边查找有关资料,一边向有经验的老班主任请教,接着,再改。

我和班干部一起制定班规,而且让其他的同学也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只要有利于班级管理,都一并采纳,这样就形成了一套人性化班级管理制度,使班级管理充满“人情味”。

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班风正,学风盛”,班规是对学生不良行为的约束和纠正。利用通常的强制手段迫使学生遵守往往会适得其反;而多设奖励机制,减少惩治手段,如班级量化考核中多加分少扣分,反而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往往会为了弥补自己的扣分而积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甚至是额外工作。另外,“人无完人”,我们应该允许学生犯错,班规的制定不需面面俱到,要不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学生犯错后不要马上处罚,可先提醒,后警告或罚以娱乐节目,等等。

班级慢慢地步入了正规,并不是说班主任就没事干了,路还长着呢。于是我又想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实行班干部岗位责任制,让他们分工合作,协助我共同管理好班级。

拿破仑说得好,“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学生的表现欲很强,领导欲也强,因此,我会在班上说:“不想当班干部的同学不是好同学”,以激起他们的表现欲,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班干部不是终身制,能者上,庸者下。

当然,选出来的这些班干部毕竟不是完人,对他们不能过分苛求、指责,特别是在他们工作出现失误的时候。我定期对班干部的工作能力进行培训和指导,给他们讲解部分工作要点,组织他们学会制定计划和具体措施,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检查和落实情况,总结得失,并加以纠正;同时必须严厉批评班干部在班级中的不良行为,鼓励他们以身作则,并带动其他的同学,促进整个班级树立良好的班风。

从教十多年了,我一路跌跌撞撞的走过来,当中有我的眼泪,有我的欢笑,也有我的辛酸。到现在为止,我总结到了一条经验,那就是:对待学生,要像妈妈一样爱护他们,给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同时又要像婆婆一样关注他们,给他们以警示,使他们既能得到温暖,又能得到鞭策。也就是说,婆婆、妈妈齐上阵,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让班级能蒸蒸日上。

猜你喜欢
婆婆班主任妈妈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夸夸我的班主任
别把婆婆当成妈
班主任
不会看钟的妈妈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
妈妈去哪儿了
风婆婆来照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