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基础、活模块” 构建就业或升学双重需求的教学实践

2009-04-14 08:46郭耀彩
教师·下 2009年2期
关键词:机械专业教学改革

郭耀彩

摘要:笔者先从“宽基础、活模块”教学模式的内涵及特征谈起,接着从构建机械专业岗位能力模块以及按照市场需求制订教学计划并及时进行课程改革两大方面阐述了“宽基础、活模块”的教学改革实践经验。最后从转变教师教学观念和建设“双师型”的教学队伍,从而保障,改革的顺利进行,改革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适应新的教学,加强学生实践技能训练,从而构建职业资格证书及技术等级证书考试体系,重点分析了实践中的注意事项及思考。

关键词:“宽基础、活模块”;机械专业;教学改革

中职教学是为了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中初级管理人才。从2003年开始,我校就对机械专业大胆地进行了“宽基础、活模块”构建就业或升学双重需求的教学改革。历时五年的教学改革实践证明,实施模块教学在机械专业教学中具有可行性,适宜职业教育发展。

一、“宽基础、活模块”教学模式的内涵及特征

“宽基础、活模块”是集群式模块课程,它体现了以素质教育为目标,以岗位技能培训为重点,具有学历教育和岗位培训双重功能的特点。它的主要结构特点是把中等职业教育全部课程依据培养侧重点的不同,分为宽基础和活模块两个阶段。“宽基础”阶段强调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注重奠定学生继续学习的宽厚基础,为学生的升学或就业做好坚实的准备。“活模块”阶段是在宽基础的基础上,根据市场对本专业的能力需求和一个或几个职业的实际需要予以强化,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二、“宽基础、活模块”教学改革实践

1.构建机械专业岗位能力模块

在市场调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在机械专业构建了普通车铣加工模块、普通钻磨加工模块、数控车铣加工模块、数控磨加工模块、模具加工冷冲压模块、模具电火花线切割模块、机械模具电脑设计(CAD、UG、PROE、MASTERCAM)模块。

2.按照市场需求制订教学计划,及时进行课程改革

要淡化阶段性,文化课、基础课和专业课设置时间不要分得太开,应相互渗透。

第一学年入学时,学生按专业大类编班,学习必学模块。第二学年进行第一次分流,内容包括专业的适当调整和就业或升学意愿的初步确定,继续学习必学模块,开始选修专业技术课程,进行“活模块”的学习。第三学年进行第二次分流,再次调整专业,进一步确定就业或升学意愿,编为综合班和技能班。

三、实践中的注意事项及思考

1.转变教师教学观念,建设一支“双师型”的教学队伍,保障改革的顺利进行

在改革中要通过宣传介绍国内外职业教育发展的走向,大力宣传上级部门关于加强中职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有关会议精神,使教师们明确教学模块改革是大势所趋,从而转变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提高教师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加强业务学习和考核是改革的关键。为了保障改革的顺利进行,我们主要做了如下工作:①实施教师业务考核,要求教师具备相应能力,使他们成为既能教又能干的“双师型”骨干教师;②实训指导教师应具有高级工技术等级证书;③通过各种培训活动,建立激励制度,鼓励教师自学、读研、做科研等,提高教师的素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队伍。

2.改革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以适应新的教学需要

①改革教学方法;②改革考试内容和方法,优化教学;③引入现代教育技术,改进教学手段。

3.加强学生实践技能训练,构建职业资格证书及技术等级证书考试体系

实践教学是学生形成职业技能、培养职业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要进一步重视实践教学,强化技能训练。构建职业资格证书及技术等级证书考试体系,使他们在毕业前能掌握与社会需求接轨的相关操作技能,并考取中级以上技能证书,为顺利就业准备多条道路。

以企业需求为依据设立教学模块,加强实践教学的比例,提高“双证”率。这种模式在机械专业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学生及企业的认可。通过改革,既提高了机械专业的教学质量,也提高了我校毕业生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就业应变能力,能更好地满足市场需要。

参考文献:

[1]蒋乃平.课程目标与综合职业能力──对“宽基础、活模块”的再思考之一.教育与职业,1999,(1).

猜你喜欢
机械专业教学改革
中职学校机械专业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于项目教学法在中职机械专业设计教学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