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在移民,隐患在移民。目前,三峡库区大规模移民外迁已经基本结束,基本实现了三峡工程移民目标“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第一步。本文通过对三峡库区外迁移民在生产、生活以及思想状况等方面存在问题的分析,并指出了政府、移民自身和社会公众三个方面在解决上述问题中应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三峡库区;外迁移民安置;三峡工程
三峡工程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水利工程,特别是其百万移民安置问题一直为全国上下、甚至是世界各国所关注。三峡移民的安置是影响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在移民、隐患在移民。三峡库区移民安置主要采取了就地安置与异地安置、集中安置与分散安置、政府安置和移民自找门路安置相结合。但是由于三峡库区面临着人口负荷超载、经济落后、生态环境恶化等突出问题,移民安置容量十分有限,必须寻找新的安置出路。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外迁移民安置被提上了政府的议事日程。所谓外迁移民安置是指移民离开库区,进行异地安置的方式。外迁安置能够减少库区人口的基数,直接缓解库区人口与土地承载力之间的尖锐矛盾,有效的扩大移民安置容量。目前,三峡水电站已经投入到了运营阶段,三峡库区的大规模外迁已经基本结束,已经完成了“移得出”这一步,但移民在外迁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现在的生活状况如何、发展能力如何等一系列问题应继续予以关注,这对以后的移民工作也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外迁移民安置的基本情况
在三峡库区移民安置之初,主要采取的是就地后靠安置的模式,但随着移民安置工作的逐步开展,库区有限的环境容量和巨大的安置任务之间的矛盾逐渐暴露出来。为确保三峡工程库区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减轻库区移民安置环境容量压力,保证移民安居乐业,1999年5月国务院对三峡工程库区移民安置政策做出重大调整,鼓励和引导更多的移民外迁安置。外迁移民政策提出后,国务院先后部署三峡工程库区15.03万农村移民外迁安置任务。其中,由政府组织的重庆库区出市外迁到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湖北、湖南、广东、四川11个省(市)安置移民9.34万人;重庆市内非库区县安置2万人,湖北省内非库区县安置2.69万人;重庆库区农村移民采取投亲靠友、自主分散外迁方式安置1万人①。任务部署后经过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完成了外迁移民安置任务,到2004年8月三峡库区总共外迁安置农村移民16.6万人,占库区规划搬迁农村移民40.5万人的41%。其中,政府组织的前后两批三峡库区移民外迁安置共完成14.1万人(11个省市接收安置9.6万人,分布在232个县,1088个乡、镇的2000多个安置点上;重庆市、湖北省非三峡库区县安置4.5万人);另有2.5万移民自主分散外迁到全国20多个省市。②
从总体上来看,外迁移民安置取得了较大的成功,大部分移民能在安置区安居乐业,但外迁移民也存在一些问题。移民问题以往总被看成是水利工程建设中的附带问题,是单纯的经济补偿问题。而实际上,移民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三峡移民是由政府组织的大规模移民,有明显的政府行为性、规模性、社会整和性、跨地域性和时限性等特点。大量移民迁入安置地后,对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及居民的生产生活必将产生一定的影响和
冲击,随之带来一些社会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解决将不利于移民经济发展和安置区的长治久安。
2.外迁移民安置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外迁移民的经济基础薄弱,搬迁后相对贫困严重
三峡库区是全国贫困县和省级贫困县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经济发展水平无论是与其所在的重庆、湖北两省比较,还是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外迁移民的经济基础薄弱,搬迁后相对贫困严重。
首先是外迁前的绝对贫困。三峡库区经济长期落后,有自然的因素,也有政策的因素。三峡库区山高坡陡,河谷良田稀少,人均资源短缺。土地贫瘠,自然条件差、信息闭塞、交通困难、文化落后,这些因素制约了该地区的发展和进步,这是自然的原因。同时由于三峡工程长时间处于论证阶段,国家对库区的投入受到限制。在国家各方面大力发展的20世纪90年代,三峡库区淹没线以下却近10年没有再投资建设。三峡工程的议而不决拉大了三峡库区和其他地区之间的差距。
其次是外迁后的相对贫困严重。政府在搬迁之前,对安置地做了严格的调查,选择的移民安置地都是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生活水平相对较高的地区。这样移民与安置地居民之间在搬迁前的绝对贫困上又存在搬迁后的相对贫困。在对当阳来自重庆移民的调查中,移民的收入水平同安置地周围居民相比,移民收入水平所属的层次33%为中等水平,53%的为中下等水平,14%的为下等水平。③
2.2 外迁移民技能单一,收入增长缓慢
三峡库区经济落后,二、三产业不发达,库区的从业人员中,农业的从业人员占有很大的比重,以奉节、巫山、巫溪三县一、二、三产业的就业人数为例:三县就业总人数为104.4万人,第一产业就业人数为74.2万人;第二产业的就业人数为11.49万人;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为25.61万人④。由此可以看出,三峡库区的农业是绝大部分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移民的技能比较单一。移民安置区的经济发达,特别是二、三产业,以外迁安置地上海市为例:在上海市的从业人员中,第一产业的从业人员为61.02万人,第二产业的从业人员为322.33万人,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为479.97万人⑤。三峡工程农村移民安置采取“以农为本,以土为本”的原则,外迁移民搬迁前的收入除了来源于农业外,还有其他副业如果木种植、家禽饲养和长江上捕鱼、渡船等副业。而移民搬迁后,周围的经济环境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农业生产方式和家庭副业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种养殖业的成本高、效益低、增收困难,所以移民现在面临最大的困难是收入不高。
2.3 外迁移民缺乏主体意识,社区归属感不强
社区归属感是建立在移民对社区生活环境、人际关系、风俗习惯和生产劳动方式适应的基础之上。移民只有产生极高的社区适应性后才能产生较强的社区归属感。目前三峡外迁移民社区归属感不强,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三峡库区移民外迁属于工程性移民,移民主体意识不足。三峡库区农村移民外迁具有很大的特殊性。三峡农村移民外迁是为了顺利完成三峡工程建设的工程性移民,带有明显的政府行为性,从选择移民安置点到移民的搬迁入住都是由政府组织实施的,因此移民没有承担决策的风险,依赖性较强。许多移民抱着观望、等待和依赖心理,认为既然是政府要他们搬迁的,安置和发展就是政府的事,想躺在国家身上等、靠、要。此外,外迁移民还有一种特殊公民意识,认为他们为三峡工程的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理应得到照顾。因此在迁入安置地后外迁移民想得到比当地居民更多的实惠。正是这种依赖心理和特殊心理,影响了外迁移民自身的发展,也影响到外迁移民的融入和安置地居民的接纳。
第二,由于外迁移民经济发展缓慢和社区语言、风俗不适应,社区归属感较差。外迁移民迁入安置地后,由于生产劳作方式的不适应和二、三产业就业的不乐观,经济发展缓慢。由于移民在短时间内无法适应导致恋乡情结严重,思想顾虑和后顾之忧加重,部分外迁移民有返迁或再迁的可能。同时,外迁移民的迁入对当地的文化风俗也有一定的冲击,两种文化的冲击必然是一种文化影响并可能改变另一种文化,安置地部分居民思想保守,坚守自己的风俗习惯而不接受移民的风俗习惯造成了移民和当地居民的沟通困难,导致移民不能马上融入当地的社会环境中。
3.对策建议
3.1 转变观念,强化外迁移民的主体意识
外迁移民应该改变摒弃自己是“外来人”这一观念和特殊公民的心理,把自己当成安置区的一员,积极参加到当地各项政治经济活动中。为了使外迁移民快速的融入到安置区的社会中去,外迁移民可以选举一个文化素质较高且具有较高威望的人作为移民代表,由移民代表集中的向安置地政府反映外迁移民的思想动态和所面临的困难,使安置区政府能及时了解并解决外迁移民的问题。
外迁移民要致富,就必须改变依赖政府的心理,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国家扶持主要体现在国家对移民在资金、物资、技术上的补偿以及对外迁移民的优惠政策,这只是提高外迁移民经济水平的一种外界启动力,是外因,而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发挥作用。因此用好巨额的移民安置投资和各项优惠政策,抓住机遇发展经济,还需要自身移民脚踏实地的努力。所以移民搬迁后要积极的发挥自己的主动性,改变等、帮、靠的心理,树立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努力提高自身经济水平。
3.2 做好技能培训,提高外迁移民致富能力
移民安稳致富的重要条件是尽可能充分就业,而充分就业就必须加强技能培训,提高素质。外迁移民技能培训必须要有针对性,且改进培训工作方法,搞好四个结合。一是输出地培训和输入地培训相结合,搞好双向挂钩;二是短期培训和长期培训相结合;三是外出务工培训和就地安置培训相结合;四是技能培训和素质培训相结合,通过素质培训,使移民增强自我维权意识,转变就业观念。外迁移民应该积极参加到政府组织的各种技能培训当中来,学习一种适合于自己的技能,扩大自己的就业范围。同时,外迁移民迁入安置地后应该积极的、主动的向周围的居民学习各种生产劳动技能,从而尽快的适应当地的劳作方式,提高其致富能力。
3.3 发挥社会公众的作用,为外迁移民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峡移民外迁他乡面临经济损失、重建家园的巨大支出、生产生活方式的不适应以及从事副业资源条件的丧失等。因此,社会公众的关心支持理解就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当地居民的帮助。首先,当地居民必须提高思想觉悟,认识到三峡外迁移民为三峡工程的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理应得到人们的尊重和帮助,当地居民应从心理上接受移民并帮助移民尽快的适应新的环境。其次,当地居民在自身条件允许下可以为移民主动提供一些切实有效的帮助:如资金的帮助、技术的帮助等。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邻里间的帮助消除了移民初来的紧张不安感、惆怅感,消除了移民的心理障碍,增强了移民适应新环境的信心和勇气。此外,还可以通过对企业的政策优惠,鼓励更多的企业吸收更多的外迁移民进入企业就业;鼓励银行为外迁移民提供无息和低息贷款,帮助外迁移民自主创业,从而为外迁移民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
注释:
①夏进.三峡库区外迁移民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三峡建设,2000,(6):39.
②饶光明.三峡库区外迁移民再安置政策新选择[J].甘肃社会科学,2005,(5):107.
③皮海峰,林畅.三峡移民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三峡大学学报,2003,(5):20.
④各区县(自治县、市)就业(2005)[A].重庆统计年鉴(2006)[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⑤各行业从业人员(2005)[A].上海统计年鉴(2006)[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参考文献
[1]饶光明.三峡库区外迁移民再安置政策新选择[J].甘肃社会科学,2005,(5):107-110.
[2]张世友,黄江华,马传松,莫远明.三峡库区外迁移民心态调查及对策研究[J].三峡学院学报,2005,(2):5-8.
[3]许佳君,彭娟,刘姝伶.三峡外迁移民在浙江安置区的经济发展现状研究[J].水利经济,2005,(6):63-66.
[4]徐素环.三峡库区外迁移民问题研究[J].三峡学院学报,2002,(5):10-16.
[5]廖婴露.三峡移民中的政府能力和体制缺失[J].商场现代化,2005,(24):126.
[6]蒋华林,李华.三峡工程外迁移民典型社会问题分析[J].中国三峡建设,2002,(3):36-39.
[7]风笑天,王小璐.我国三峡移民研究的现状与趋势[J].社会科学研究,2004,(1):107-111.
[8]熊晓林.三峡外迁移民与后靠式移民经济问题比较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06,(5):3-4.
作者简介:金小琴,女,硕士,长江师范学院管理科学系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