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民族族称的命名理据及其文化蕴涵

2009-04-14 04:38李润桃
中州学刊 2009年2期
关键词:命名民族文化

李润桃

摘要:族称是一个民族的标志和符号。它浓缩着一个民族的衣食住行等生产生活方式,传达着一个民族所特有的文化,心理、品格、气质特点和精神信仰。古汉语的民族族称纷繁而复杂,既有自称,也有他称,同族异名现象非常普遍。古汉语民族族称的命名方式有一定的内在规律性,原居住地、生产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图腾崇拜等成为命名的理据。民族族称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不仅反映着一个民族的自我认同与民族意识,而且浓缩着该民族的历史和社会文化生活。

关键词:民族;族称;命名;文化

中图分类号:H10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09)02-0242-03

族称是一个民族的标志和符号。它浓缩着一个民族的衣食住行等生产生活方式,传达着一个民族所特有的文化心理、品格、气质特点和精神信仰。一个民族的族称是怎样产生的?它的命名有没有一定的内在规律性呢?

一、古汉语民族族称的命名理据

(一)以居住地为族称

以原居地来为民族命名的情况在古代非常普遍,它反映了在民族形成过程中血缘关系的没落和地缘关系的建立。原始社会末期,以血缘为纽带的氏族、部落联盟逐步解体,而代之以地缘为基础的村落和更大范围的人们共同体——民族。建立在地缘基础之上的民族在命名时,便大多采用了以原居地为族称的命名方式。

乌桓、鲜卑、突厥、侗族、门巴族等均为以地域命名的族称。乌桓,又称乌丸、古丸、乌延等,是东胡系统的民族之一。《后汉书·乌桓传》记载:“乌桓者,本东胡也。汉初,匈奴冒顿灭其国,余类保乌桓山,因以为号焉。”《后汉书·鲜卑传》记载:“鲜卑者,亦东胡之支也,别依鲜卑山,故因号焉。”突厥族是古代居住于匈奴之北的丁零的一支,公元6世纪初游牧于金山(今阿尔泰山)一带。金山形似兜鏊,而突厥语中称兜鍪为突厥,因以山形为族名。侗族的先民被称为峒人,其名称的由来,“可能与其居住地被称为‘溪峒有关。‘溪峒并非有水源的山洞,而是指四周环山的平坝,该平坝中溪流纵横”。门巴是藏人对门巴族的称呼,门是藏语门隅的简称,门隅是指雅鲁藏布江下游的平原地区,巴是藏语人的意思,意为“居住在门隅地区的人”。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南方广阔的区域内居住着众多的少数民族,当时统称为蛮或诸蛮。如峡中蛮是对川、鄂间沿长江三峡居住的少数民族的称谓,沮漳蛮是对居住于沮水、漳水流域的少数民族的称谓,西沮蛮则是居住在沮水以西的少数民族。

(二)以生产生活方式为族称

特定的经济结构和生产方式不仅会成为一个民族的社会生活,还会成为这个民族的外在特征,从而转化为这个民族的族称。民族之间的生产生活方式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汉族以农业经济为主,有着先进的生产技术;而周边的少数民族或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或处于“不火食”、“不粒食”的原始生活形态。这些都成为了民族命名的理据。

例如,敕勒族的族称有很多,北朝的汉人和汉化的鲜卑人称之为高车。据《魏书·高车传》记载,敕勒族人常乘高车,其“车轮高大,辐数至多”,过着“乘高车,逐水草”的游牧生活,故名之。僚人的祖先骆越又称雒越,是因为其垦种骆田(雒田)而得名的。《水经注》卷三十七“叶榆河”下引《交州外域记》称:“交耻昔未有郡县之时,土地有雒田,其田从潮水上下,民垦食其田,因名为雒民。”畲族的“畲”是刀耕火种之意。“畲”演化为族称,始于南宋时期。刘克庄《漳州谕畲》称:“民不悦(役),畲田不税,其由来久矣。”可知畲民之称是由于其到处开荒种畲田的游耕经济生活特点而被命名的。因此,《龙泉县志》说:“(民)以畲名,其善田者也。”拉祜族是一个以猎虎为生的民族。拉祜语中称虎为“拉”,“祜”是用火烤食并发出香味,拉祜即用火烤食虎肉的意思。

(三)以风俗习惯为族称

不同民族在服饰、生活等风俗习惯上具有不同的特点,这也是当时区分民族的一个重要标志,有些民族的族称就是以服饰等风俗习惯来命名的。

夷是古代中原地区华夏族对四方少数民族的统称,但他们是许多类不同的民族,又因其服饰特点而各有别名。居于东方的白夷、赤夷是因其服装色彩的不同而命名的。居于北方的皮服岛夷,则是因为居住在冀州东北部靠海的地方,因天气严寒多穿皮衣而得名。居于扬州的卉服岛夷是以穿着用草或麻等纤维织成的衣物而得名,那里不穿衣服或少穿衣服的民族则被称为裸民。《吕氏春秋·求人》:“(禹)南至交耻……羽人、裸民之处,不死之乡。”高诱注:“裸民,不衣不裳也。”《论衡·书虚》:“禹时,吴为裸国,断发文身。”由此可知,其应属于吴越系统的居民,即古越族的一部分。基诺族是云南西双版纳基诺山区的古老居民,自称基诺,是以居住地命名的。汉文史籍中则称其为三撮毛,是以其发式特征命名的,因为基诺男子常留三撮发以表示怀念父母、祖先之意。今天,基诺族男子头顶仍留三撮头发,可见其即史料中描绘的三撮毛。傣族的先民被称为金齿蛮、金齿夷、金齿人,是因为他们以金饰齿的风俗而来的。傣族的先民因其各个支系风俗习惯各异,又细分为很多不同的支系。除了金齿蛮之外,还有以漆涂其齿的黑齿蛮,以银镂片裹其齿的银齿蛮,于踝上排下周匝刻其肤为装饰的绣脚蛮等。

(四)以图腾崇拜为族称

图腾崇拜是许多原始民族的宗教信仰形式。“图腾使人类各种社会群体能够相互区分,不至于相互混淆,在原始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人类社会最早崇拜的图腾是动物,人们以某种动物作为群体的标志和象征,相信这些动物会保佑他们。久而久之,这些图腾就成为氏族之间相互区别的标志,成为氏族的族名。

古代一些民族往往以羊、虎、鸟等作为图腾,在族称上鲜明地体现了这种特征。“西北的羌族,在原始社会里是以羊为图腾,其族名之羌,与族姓之姜,皆源于羊图腾。”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羌人一部分与汉族同化,另一部分则发展为后来藏缅语族的其他民族,其中就有今之羌族。刘毓庆认为。羌族自称“尔玛”、“尔麦”、“日玛”、“日麦”,这些词的发音都近似于羊的叫声,他们仍以羊为自己的保护神。如今的羌族人在举行祭山大典时,要由巫师分别在每个人身上系上羊毛线。这都说明羌族人至今还保留着远古的图腾崇拜意识,它为我们确定羊图腾与羌人的关系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也有一些民族以虎为崇拜的图腾。土家族自称毕兹卡,意为崇拜白虎的民族。古代土家人称白虎为巴,因此,从汉代到明朝,不少史书称土家族为巴人、巴蛮,或直呼其为白虎夷。彝族也保留着虎崇拜的遗迹。分布于云南哀牢山一带的彝族自称“罗罗”,意思是虎族。其男人自称“罗罗颇”或“罗颇”,意为公虎;女人自称“罗罗摩”或“罗摩”,意为母虎。他们居住的哀牢山,又作艾乐山,彝语为大虎山。流经彝族居住地的澜沧江,彝语意为虎跌江。

古代有些民族以鸟为崇拜的图腾。据《左传·昭公十七年》记载,自称少眸之后的郯子说:“我高祖少睥挚之立也,风

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凤鸟氏,历正也。玄鸟氏,司分者也。伯赵氏,司至者也。青鸟氏,司启者也。丹鸟氏,司闭者也。祝鸠氏,司徒也。鴡鸠氏,司马也。鳲鸠氏,司空也。爽鸠氏,司寇也。鹘鸠氏,司事也。五鸠,鸠民者也。五雉,为五工正,利器用,正度量,夷民者也。九扈,为九农正,扈民无淫者也。”这大概都是以鸟命名的一些氏族的名称,表明这些氏族对鸟的图腾崇拜。以鸟为图腾的传说,在我国古代东夷民族集团是比较普遍的。如黄夷,系东夷民族鸟夷的一支,以黄鸟为图腾,因以名之。后来,随着黄夷的强大,被九夷尊为部落联盟首领,其地位发生变化,也导致图腾崇拜的转变,由小黄鸟崇拜而转为崇拜鸟中之王凤凰了。

除此之外,有些民族还以朝代命名,如汉族得名于汉王朝的建立,夏族之称源于我国第一个奴隶制政权夏代。也有一些民族族称是以该族部落首领的名字命名的,如白鸟库吉认为,乌桓乃蒙古语ukhangan(意为聪明)的译音,本为部落酋长的名字,其后才引申为部落之名的。冯家升认为,契丹这一族称也是出于宇文氏酋长名字之演变,约在西晋末东晋初年,才转为族称,意为镔铁。还有一些民族以赋税、徭役特征为族称。如寅人主要分布于以今四川渠县为中心的渠江与嘉陵江流域一带,其得名是因为他们向统治者交纳的赋税称为寅。莫徭蛮是今瑶族先人的一支,是居住在湘江一带的蛮人。据《隋书·地理志》记载:“长沙郡又杂有夷,名日莫徭,自云其先祖有功,常免徭役,故以为名。”

二、古汉语民族族称的文化解析

(一)自称和他称所反映的民族认同和评价

古汉语民族族称有自称和他称之分。自称是一个民族对自我的评价和认同,反映着该民族的经济文化生活和精神信仰,因此,自称多为美称。远古时期,居住在中原地区的民族自称华或夏。《尚书》卷十的孔安国注云:“冕服采章日华,大国日夏。”孔颖达疏曰:“冕服采章对被发左衽,则为有光华也。《释诂》云:‘夏,大也。故大国日夏。华夏,谓中国也。”由此可知,华是由于夏族的服饰特点和文化特征而命名的,夏的族称则是源自夏朝,因为“夏朝是我国领域内从部落状态发展出来的第一个国家形态,是当时最先进的部分,是最强大的部分,在当时众多的国家和部落中,夏是最大的了。”因此,夏不仅具有大国的意义,而且具有中心的意义。纳西为其族自称。纳为黑义,黑的引申义又有伟大、善良、神异之义;西为人,其引申义为族、民族。纳西族以黑自称,实际也就是以大族、善族、神族自称。“柔然”也是自称,据《魏书,蠕蠕传》记载,柔然始祖“木骨间死,子鹿车会雄健,始有部众,自号柔然”。白鸟库吉认为,其族称的含义是聪明、贤明之意;藤田丰八认为是礼仪、法则之意。

他称是一个民族对其他民族的称谓,反映了该民族对其他民族的认知和评价。他称既有美称,也有恶称。古代汉族对其他少数民族的称谓多为蔑称和恶称。《礼记。王制》记载:“中国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东方日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日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者矣。西方日戎,被发衣皮,有不粒食者矣。北方日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中国夷蛮戎狄,皆有安居,和味、宜服、利用、备器。五方之民,语言不通,嗜欲不同。”这里还多是客观地描述各民族的服饰、饮食等风俗习惯的不同,无主观的褒贬评价。《说文》:“蛮,南蛮,蛇种。”“狄,赤狄,本犬种。狄之为言淫辟也。”《风俗通》:“君臣同川而浴,极为简便,蛮者慢也。”“斩伐杀生不得其中,戎者凶也。”这些记载都反映了汉族对异族风俗习惯的不认同和歧视。古籍中还经常可以看到把戎狄比做豺狼的记载,如《国语‘周语中》周大夫富辰云:“狄,豺狼之德也。”《左传·襄公元年》的孔颖达疏引晋大夫魏绛曰:“戎,禽兽也。”统治者在书写少数民族族称时,往往加犬旁或虫旁,如狄、蛮,清代称瑶族为“猺”,苗在宋元汉人的记载中常写作“猫”,《魏书·蠕蠕传》记载,北魏称柔然为“蠕蠕”,是当时鲜卑人“以其无知,状类于虫,故改其号为蠕蠕”。这些称谓和解释带有鲜明的贬义,反映了统治者和作为统治民族的华夏族对他们不平等的歧视观念。

费孝通曾说过:“民族族称的规律是从他称转为自称。生活在一个共同社区之内的人,如果不和外界接触就不会自觉地认同。民族是一个具有共同生活方式的人们共同体,必须和非我族类的外人接触才发生民族的认同,也就是所谓的民族意识,所以有一个自在到自赏的过程。”他称能使被称民族产生民族认同感、一体感,产生民族意识。他称要转变为自称,一方面必须尊重被称民族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另一方面必须突出被称民族的主体文化和民族特质。吐蕃是清代以前汉族对藏族的他称,后来也成为其自称。如“吐”是大的意思,而“蕃”代表的是藏族原始巫教的名称,是藏族先民共同的民族文化表现,是其民族特质的象征,故才以“吐蕃”为藏族的标志而称呼之,成为他称的缘由。后因“吐蕃”符合藏族先民的民族意识、文化传统而转为自称。

(二)同族异称所反映的文化内涵

有的民族还有很多别称或他称。同族异称反映了命名角度和命名方式的不同,有的是因生活习俗、体饰、衣饰等特征命名,有的是因分布区域而命名,也有的是以经济生活方式而命名的,这些不同的称谓,反映的是一个民族的社会文化生活。是其形成和发展的缩影。如瑶族因其不同支系的特征不同,有许多异称。以服饰颜色特征而得名的有红瑶、白裤瑶、花裤瑶、长裤瑶等;以头饰特点得名的有三板瑶、尖头瑶、长发瑶、背发瑶等;以胸饰特征得名的有钱币瑶、钱瑶;以居住地域的不同而得名的有八排瑶、千家峒瑶、广西瑶、广东瑶等;还有反映游牧、农耕等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开山瑶、茶山瑶等。这些族称勾勒出了瑶族的社会文化生活,反映了瑶族社会历史发展的粗略轮廓。

民族族称是一个民族的标志和象征,也浓缩着一个民族的历史和社会文化生活。族称既反映了一个民族的自我认同和民族意识,也反映了不同民族之间由互相排斥到互相吸收以及由此产生的民族团结和民族融合。我们谈到的许多民族今天已经不复存在了,其族称也成为了历史词,但它所凝结的历史文化信息将永存史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责任编辑:绿叶

猜你喜欢
命名民族文化
我们的民族
年味里的“虎文化”
命名——助力有机化学的学习
多元民族
河鲀命名小考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