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印刷过程中的色彩管理

2009-04-14 02:41张爱斌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2009年12期
关键词:印刷色彩管理

张爱斌

摘 要:自从彩色印刷技术出现以来,印刷技术一直处于改进之中,人们力求印刷品与源稿件达到色彩上的一致性,这样印刷出来的产品才能更具市场竞争力和艺术上的美感。而要做到印刷品与源稿件的色彩的高度统一,就要加强印刷过程中的色彩规范化管理,本文就此谈谈简单看法。

关键词:印刷 色彩 管理

中图分类号:TS805.4文献标识码:A

所谓色彩管理,是一种将图像从源设备色彩空间转换到目标设备所支持的色彩空间的技术,其目的是提供一种跨外设和操作平台的一致的色彩再现机制。色彩管理要做到标准化、规范化、数据化的标准,才能确保色彩在输入及最终输出过程中的和谐统一。

一、印刷过程中色彩管理的基本内容

色彩管理的整体流程主要分成影像撷取,影像处理,影像输出三个阶段。要实现印刷过程中色彩的较完美呈现,就要从各个环节加强色彩管理,以达到印刷要求。色彩管理一般分为三个步骤:校准、特征化、转换。

(一)校准。

校准是将每个建立设备(显示器、扫描仪、印刷机)调整到定义的标准状态的方法,以确保它达到或精确到生产厂商的规范上。因为设备随时都在变化,这会影响到色彩显示和产生的方式,所以设备必须校正后才使用,确保设备的表现正常。这就像仪器的归零校准一样。

(二)特征化。

由于每个颜色输入设备(1nput Device)或颜色输出设备(0utPut Device),甚至彩色材料(例如油墨、显示屏幕的染色化学磷等)都有自己的色彩表现能力。特征化的目的是确立设备或材料的色彩表现范围,并以数学方式记录其特性,以便进行色彩转换用。

(三)转换。

每个设备或材料的色彩范围都各有不同,例如彩色显示屏是RGB色彩,而彩色印刷是CMYK色彩;而不同品牌的彩色显示屏的色彩范围未必一样。同样地,不同制造商的四色油墨的色彩范围亦可能不相同。色彩管理中的色彩转换不是提供百分之百相同的色彩,而是发挥设备或材料所能提供最理想的色彩,同时让使用者预知结果。例如软打样,是利用彩色显示屏模拟四色印刷的色彩,多边形重叠的面积代表相同色彩,范围以外的色彩由色彩管理系统计算出最接近的色彩来替代。

二、色彩管理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把握重要环节,做好校准工作。

校准的过程是按照设备的工作参数(由设备厂商提供)对设备进行调整。必须要先做Printer Profile(印机的色彩描述档),做完这一部分的参数才可以依次推演每一个流程中所要取得的参数指标。通常是利用IT8-7/3的一个电子稿直接送进胶片输出机,晒成版或利用CTP直接制成印版,在印刷机上利用一个标准印刷条件,也就是依据SID(满版印墨浓度)、及DG(网点扩大)这两个数据来控制,而且在实际操作中,这两个数据一定要先设定在一般工厂生产的常用值,而并非随机设置。

(二)依据实际情况,做好分色处理。

在彩色画稿或彩色照片上的颜色数有成千上万种,若要把这些颜色一色一色的印刷,几乎是不可能的。印刷上是采用四色印刷的方法。即先将原稿进行色分解,分成青(C)、品红(M)、黄(Y)、黑(K)四色色版,印刷时再进行色的合成。大自然中出现的色彩多种多样,而其中有红色、黄色、蓝色是三原色,也就是说许多颜色可以通过这几种颜色的加减而形成,所以在实际印刷中,要掌握分色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这样经过处理后的色彩才能接近原稿件或者样品,才能是印刷成品不至于失真。

实现印刷制品的最终完成,需要从图像输入、整理、输出、印刷等多个环节,而这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专业设备的辅助,彩色显示器、扫描仪、彩色喷墨、激光打印机、彩色印刷机等等缺一不可。而且不论哪一环节,哪一个机器出现故障,印刷工作都无法正常进行,制成的成品也会质量不过关。所以在实际工作中,为了确保色彩在传输过程中的完整有效,必须要加强对设备的管理和维护,日常的检修工作要细致认真,对于老化的机器设备要及早更换,高质量的印刷设备,才能保证色彩的完美呈现,才能为色彩管理提供基础保障。

三、提高印刷过程中色彩管理的途径

(一)注重科技引进和投入。

要实现印刷过程中的色彩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首先要加大科技的引进和投入力度。像先进的色彩检测、数字化工作流程等技术,掌握这些核心印刷技术和色彩处理技术是提高管理水平的根本途径。

(二)重视人才培养和保护。

拥有高精尖的科学技术的同时,还需要高素质的专业人才的匹配。以往从事印刷色彩处理的人多为普通人群,受过专业训练掌握系统知识的人所占比例较少。而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印刷及其中的色彩管理都将进入科学化、技术化的操作,所以引进大量的技术水平高、思想素质好的新型人才是保证行业发展的前提。

(三)加强色彩管理中的跟踪监督。

当前的色彩管理技术主要是基于ICC色彩管理的模式,印刷流程中各种环境和设备都有可能对最终的色彩传输造成影响。所以加强色彩管理中的跟踪监督,是非常必要的。

四、总结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审美意识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印刷制品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色彩艳丽、形象逼真、接近自然的印刷品才能满足人们的心理期望。在今后的发展中,印刷业要充分依靠科技的力量和规范化的科学管理,才能使印刷品具有更高的商业价值和美学意义,满足市场多方面的要求,实现即得利益。

(作者单位:75719部队)

参考文献:

[1]刘中华.建设艺术设计资源的思考.中国西部科技,2008.

[2]郭书伟.开发文化资源抢占文化市场.戏剧丛刊,2002.

[3]李娟.山西雕版源流考.山西师范大学,2007.

[4]王晓松.晚明可数的制造系统.湖南师范大学,2007.

猜你喜欢
印刷色彩管理
超级印刷机
绿色印刷
绿色印刷
神奇的色彩(上)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营销管理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