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打造特色鲜明的教学型优质本科院校

2009-04-10 09:19李见新张宽亮
河南教育·高教 2009年3期
关键词:理工学院洛阳学院

李见新 张宽亮

“以改革为动力,以稳定为基础,以发展为目标,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建设特色鲜明的教学型优质本科院校。”2009年新年前夕,在洛阳理工学院召开的第一次党代会上,该院确定了今后5年乃至一个时期的发展目标。

为全面了解洛阳理工学院的发展情况,本刊记者日前专访了刚刚参加完河南省第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的洛阳理工学院党委书记段治乾教授。回忆过去,他侃侃而谈;展望未来,他踌躇满志……

平稳过渡:为学院发展奠基

2007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原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和洛阳大学合并成立了洛阳理工学院。同年8月,洛阳理工学院首届领导班子组建。新班子成立后,针对学院发展面临的形势,立即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为学院发展理清了思路。

段治乾分析说,洛阳理工学院地处文化资源丰厚、工业基础较好、科技力量较强的十三朝古都洛阳,地理位置优越,合并组建前两所学校都有比较好的基础条件和独特优势,合并后优势互补,办学力量明显增强,主要体现在: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了有特色的专业方向和较丰厚的文化积淀;拥有较好的基础设施条件;拥有一支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建材类专业方向有比较突出的优势;管理规范,社会声誉好。这些良好的条件,使学院成立之初就有了较好的发展平台。

在谈到学院组建后面临的挑战时,段治乾严肃地指出,按照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以及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立足学院的实际,发展过程中还面临着严峻形势,使我们领导班子倍感肩头责任重大。历史发展使两所学校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风格风貌等存在差异,需要进一步统一、优化;教职工队伍结构还不尽合理,高学历、高职称、高层次人才不足,科研水平不高,科研成果转化层次有待进一步提高;学院发展的债务负担重,资金缺口较大;两校刚刚合并,干部调整、机构设置、专业布局等需要尽快到位。“这些都是学院发展面临的挑战,也是发展的机遇和动力,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应对各方面的挑战,推进学院的快速发展”。

“在调研分析、吃透情况的基础上,我们本着‘在稳定中求发展、用改革促发展的工作思路,提出了学院组建后两步走的发展目标:第一步,加快实质性融合步伐,快速实现由专科向本科的转化,建设合格本科院校;第二步,建设高质量、多学科、特色鲜明,质量、结构、规模、效益协调发展,在省内外有较大影响力、较高知名度的教学型本科院校。”段治乾说。

合并学校的融合,首先是机构、人事、财务和学科专业的融合。为使两所学校尽快融合在一起,学院抽调专人,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工作,将原洛阳大学的人事关系理顺,并由市属上划归省管理,财务融合、资产上划拨到位,使两校区的人事、财务、资产等关系统一到省属省管的平台上。同时学院还按照“科学、合理、适度”的原则,选拔任用了一批德才兼备的中层干部,妥善处理了其他干部的安置问题,稳定了人心,凝聚了力量。

为使教育资源更好地发挥作用,学院将原来两所学校交叉重叠的学科专业进行了优化组合,共设置17个系(部)和1个继续教育学院。精心组织,合理规划,实现了3个校区教育资源的有机融合。通过调整,理顺了关系,整合了力量,优化了资源。

“经过合校后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学院各方面的发展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目前,学院占地面积达到2255亩,有全日制在校生2.75万人,共有76个本、专科专业,形成了以工学为主,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法学、教育学等7大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布局。更重要的是,两校合并后的快速、平稳过渡和实质性融合,为学院新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谈起学院组建后的发展历程,段治乾书记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科学发展:绘就学院发展新蓝图

2008年12月20日,洛阳理工学院第一次党代会召开,标志着学院发展进入了新阶段。在会上,学院确立了“建设特色鲜明的教学型优质本科院校”的奋斗目标,明确了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根本任务,绘就了发展的宏伟蓝图。

“把学院发展定位在‘建设特色鲜明的教学型优质本科院校,我们是经过充分考虑的。这个目标,是按照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确定的,既实事求是符合学院的发展实际,又有利于学院的长远发展。”谈起学院的发展目标,段治乾这样强调。

段治乾表示,要想早日实现学院的发展目标,必须努力做到如下“八个坚持”。

一是坚持质量立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要按照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标准,进一步加大教学投入,全面加强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要深化教学改革,构建独具特色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体系。

二是坚持特色兴院,提高办学水平。要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凝练学科方向,汇聚学科队伍,构筑学科高地,全面提升学科专业水平;要围绕服务建材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加强优势学科建设,重点建设在国内同类院校中具有一定影响力、特色明显、优势突出的重点学科,以重点学科建设带动整个学科建设上层次、上水平。

三是坚持人才强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要创新人才工作机制,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围绕学科专业建设,按照“立足于培养、着眼于提高、有选择引进”的方针,大力实施“人才强院战略”,全面提升师资队伍素质,构建科学、合理的师资队伍结构。

四是坚持产学研结合,推动科研创新和对外开放。要更新科研观念,强化创新精神,积极开展科研工作。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以研究机构为平台,以学术团队为核心,以创新成果为突破口,营造浓郁的科研氛围。要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加快开放办学的步伐。

五是坚持育人为本,全面加强学生管理。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积极推行素质教育,服务学生成长成才。

六是坚持就业导向,提高就业指导服务水平。要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实现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要建立健全就业管理工作规章制度,逐步推行院、系(部)两级管理。

七是坚持机制创新,加大改革力度。要以科学管理为核心,以建立精干高效的管理队伍为基础,完善制度,更新手段,努力构建责、权、利相统一,富有生机与活力的两级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八是坚持科学发展,完善办学条件。有效整合资源,充分利用3个校区现有的教学资源,构建开放式空间、生态化环境、可持续发展模式,建设数字化与网络化、园林化与生态化、文化性与景观性、继承性与创造性有机结合的校园。

加强党建:实现学院又好又快发展的思想基础

“洛阳理工学院的成立,不仅是洛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是河南高等教育资源优化调整的重要产物。我们必须全面加强党的建设,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为实现学院又好又快发展奠定思想基础。”段治乾说。

段治乾强调,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必须做到“七个加强”: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民主管理。

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方法对路、工作扎实,才能发挥作用、形成合力,为推动学院又好又快发展凝聚力量。段治乾认为,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是做好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一定要建立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建设一支思想正、业务精、作风硬、服务优的干部队伍。

段治乾表示,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就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理论水平,提高领导班子个体素质和整体能力;要坚持民主集中制,积极探索扩大党内民主的渠道和途径,提高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水平,加强重大问题研究,提高驾驭全局的能力;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高抵制不正之风的能力。从而,把院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廉洁高效、团结协调的坚强领导集体。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就要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把那些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群众拥护的同志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改变干部工作中存在的“重选拔、轻培养,重使用、轻管理”的现象,加大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力度,重视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切实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健全干部监督机制,使干部切实置身于党员和群众的监督之中,把学院干部队伍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段治乾说,今后在开展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要重视在大学生、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优秀中青年专家中发展党员,把青年教师和优秀大学生作为发展党员的重点对象。要建立和完善领导干部联系学生制度,积极探索本科生导师制,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育人机制。

“刚刚结束的省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强调,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把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这对我省高等教育发展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要求,也是洛阳理工学院今后努力的方向。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是我院实施‘建设特色鲜明的教学型优质本科院校计划的第一年,我们将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努力使各个方面的工作都有新的突破。”采访结束时,段治乾满怀信心地告诉记者。

责编:路 童

猜你喜欢
理工学院洛阳学院
初等教育学院
洛阳正大剧院
江苏理工学院
常熟理工学院
“立法为民”的洛阳实践
理工学院简介
洛阳自古繁华
学院掠影
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思考
独立学院:“我该如何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