鄙视炒作

2009-04-09 10:01贾鹏雷
计算机世界 2009年7期
关键词:议程话语权养猪

贾鹏雷

IT产业近来颇不宁静。然而,看来看去,真正有价值的新闻总是无人问津,最火的新闻却是最无聊的。

传播学上有很多经典的基础理论,比如“把关人”理论,比如“议程设置”,比如“就近原则”等等。这些理论是经验与规律的总结,从本质上,拿着这些理论去研究当下的新闻依然奏效,但是,难免会常有脱离时代之感。

以前我们曾经皱着眉头一本正经地讨论,是理论过时了吗?提出那样的问题,在于我们发现社会话题、娱乐话题有非常强的炒作的倾向。一个新闻不是自然而然发生的,而是有预谋的; 一个新闻的影响力不是本身固有的,而是后期包装出来的。讨论这些问题的时候,我们曾经暗自庆幸,庆幸自己选择了一个比较严肃的行业,一个依靠技术驱动和经济学规律在发展的行业,做不得假,也无假可做,做了假有朝一日就会被人做。

但炒作风终于以不可遏止之势进入IT业了。我们也有意无意地卷入其中,甚至亲力亲为。而最近发生的几起经典炒作,让我终于忍不住开始鄙视炒作起来。

第一件事情就是电脑下乡。国家出台这项政策是出于拉动内需和拉动农村信息化,然而,从政策出台至今,该公布的信息都没公布,围绕着这个话题的炒作已经铺天盖地。多少已经死气沉沉的、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败下阵来的厂商忽然复活,纷纷站出来招摇撞骗,摆出一副舍我其谁的架势。各路专家、各路机构、各路企业纷纷高调表态,甚至喊出“横下一条心,一定要下乡”这样的口号。试问,这样的英雄,农民真的欢迎吗?在如此多的厂商中,谁能拿出超过1000份货真价实的农民调查问卷?有哪个公司的老总真的在全国广袤的农村市场做过实地调研?农民的声音在哪里?

不夸张地说,能拿出答卷的企业不超过3个。

在这个过程中,议程设置的一方完全是强势的,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带有强暴者的特征。发表观点的人掌握了话语权,应该发表观点的人却没有话语权,也没有明确的代言人,成为另外一种“沉默的螺旋”。这个时候真正的新闻是市场第一线的真相,然而,这些真相却未必能够带来商业利益,除非是出于社会公益的目的。在这一点上,这个讨论陷入了死胡同。

第二件事情是一系列的互联网名人的个人事件,一是丁磊养猪,二是马化腾在香港买房,三是马云曾报考警察落选。这些事情发生了,由于名人的关系,它成为新闻事件。我在想,从成功学的角度,我们非常有必要去看看他们的经历,从闪光的经历中汲取成功的智慧; 从社会学的角度,我们应该把它跟井盖频繁丢失事件并举; 然而,从科技的角度,我们应该去看什么呢?扒开新闻,满眼看到的都是“荒唐”二字。网络新闻门户们把它们归为IT新闻且挂在重要的位置,它对IT产业的影响在哪里?为什么重要性要超过“电信等企业如出售个人信息将有可能获刑”?

板着面孔说话是很累的事情,但是流俗就不止让人很累,还要让人死。对农民来说,养猪是很严肃的事情。对IT人来说,资讯也是有价值的事情。从这个角度而言,新闻保持必需的严肃性还是有必要的。

新闻理论有自己独特的时代特点,在不断的发展中,理论才能够获得发展。珍视新闻,鄙视炒作。

猜你喜欢
议程话语权养猪
冬季养猪防病四注意
养猪
德国《2010议程》议会辩论的话语分析
第六届全球深商大会议程
中国如何争夺LNG市场话语权
“环保税”来了,养猪不知道这些你就亏大了!
G20为推动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注入新动力
应提升贫困群众话语权
会面议程
高职应有自身的“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