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家衡
摘要小麦丛矮病是靠传毒媒介灰飞虱传播的病毒病,在灌南县发生越来越严重。阐述了小麦丛矮病的病原、发病症状、发病规律,提出了防治措施,以供小麦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小麦丛矮病;病原;发病症状;发病特点;防治措施;江苏灌南
中图分类号S435.121.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1-0137-01
小麦丛矮病是靠传毒媒介灰飞虱传播的病毒病,近几年,随着小麦田灰飞虱发生数量逐年上升,小麦丛矮病在灌南县的发生和危害程度也越来越严重。灌南县常年种植小麦4.33万公顷左右,小麦丛矮病发生面积0.67~1.00万公顷,病株率5%~18%,一般损失产量5.0%~9.5%,严重田块可达15%左右。为了有效控制丛矮病的发生及危害,现将小麦丛矮病的发生特点与防治措施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1发病病原
Wheat rosette virus称北方禾谷花叶病毒,属弹状病毒组。病毒粒体杆状,病毒质粒主要分布在细胞质内,常单个或多个,呈层状或簇状包在内质网膜内。在传毒介体灰飞虱唾液腺中病毒质粒只有核衣壳而无外膜。病毒汁液体外保毒期2~3d,稀释限点10~100倍。
2发病症状
染病植株上部叶片有黄绿相间条纹,分蘖增多,植株矮缩,呈丛矮状。冬小麦播后20d即可显症,最初症状心叶有黄白色相间断续的虚线条,后发展为不均匀黄绿条纹,分蘖明显增多。冬前染病株大部分不能越冬而死亡,轻病株返青后分蘖继续增多,生长细弱,叶部仍有黄绿相间条纹,病株矮化。一般不能拔节和抽穗。冬前未显症和早春感病的植株在返青期和拔节期陆续显症,心叶有条纹,与冬前显症病株比,叶色较浓绿,茎秆稍粗壮,拔节后染病植株只有上部叶片显条纹,有的植株迟迟不能抽穗,有的即使能抽穗,其籽粒也很秕瘦。
3发病特点
小麦丛矮病主要是由灰飞虱传毒,灰飞虱吸食后需要经一段循回期才能传毒。最短获毒期12h,最短传毒时间20min。获毒率及传毒率随吸食时间延长而提高。一旦获毒可终生带毒,但不经卵传递。病毒随带毒若虫在其体内越冬。冬麦区灰飞虱秋季从带病毒的越夏寄主上大量迁飞至麦田为害,造成早播秋苗发病。越冬带毒若虫在杂草根际或土缝中越冬,是翌年毒源,翌年迁回麦苗为害。小麦成熟后,灰飞虱迁飞至自生麦苗、水稻等禾本科植物上越夏。小麦、大麦等是病毒主要越冬寄主。套作麦田有利灰飞虱迁飞繁殖,发病重;冬麦早病重;邻近草坡、杂草丛生麦田病重;夏秋多雨、冬暖春寒年份发病重。灰飞虱在小麦上传毒侵染有2个高峰期:第1个高峰期在小麦出苗后,第2个高峰期在小麦返青后,随气温逐渐回升,越冬代灰飞虱开始在麦苗上活动取食,传播病毒。
4防治措施
4.1农业防治
(1)选用抗病品种,适期播种,加强栽培管理,清除杂草,小麦平作,合理安排套作,避免与禾本科植物套作。
(2)深耕灭茬,减少传毒昆虫的越冬场所。冬季和早春,结合秋肥,彻底铲除田边、沟边、塘边的杂草,消灭部分杂草中的灰飞虱,在水稻生长期彻底拔除秕草,可消灭部分灰飞虱的卵。
(3)施足基肥,早施肥水,提高植株抗病力。要浅水勤灌,适时搁田,防止长期积水,防止前期猛发,减少披叶郁蔽,后期不贪青晚熟,以创造有利于麦苗生长发育,不利于灰飞虱生存的空间。
(4)运用抑虫增产栽培措施,首先要合理布局,实行同品种、同生育期的连作,以利于集中防治。
4.2化学防治
(1)水稻收割后,立即用药消灭集中在田埂四周的灰飞虱,结合冬季施肥,浇施河泥浆,粘杀传毒昆虫。
(2)小麦幼苗期至返青期,在麦田四周5m内的麦苗上及外围杂草上喷约10m宽的药剂保护带,以杀死和阻止灰飞虱侵入麦田,精耕细作,消灭灰飞虱生存环境,压低虫源、毒源。
(3)用种子量0.3%的60%甲拌磷拌种堆闷12h,防效显著。出苗后喷药保护,包括田边杂草也要喷洒,以压低虫源。常用农药有2%混灭威、3%速灭威、2%叶蝉散、20%仲丁威粉剂30.0~37.5kg/hm2及50%混灭威乳油1.125~1.500L/hm2、20%速灭威乳油、25%仲丁威乳油2.25~3.00L/hm2等,选其中一种加水喷雾,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用375~495g/hm2对水喷雾,施药时药液或药粉要喷于麦苗基部,利于提高灰飞虱防治效果。
4.3生物防治
保护自然天敌,采用选择性杀虫剂,改进施药方法,减少不必要的施药次数和面积,尽量避免伤害自然天敌。据报道,蜘蛛和飞虱的比例为1∶12时可基本控制飞虱为害。因此,在确定药剂防治时,还需要考虑天敌的数量,对蜘蛛加以保护利用。
5参考文献
[1] 陆其通,宋永斌,李丹,等.东海县稻套麦丛矮病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8(6):112.
[2] 郭景军,冯耀阳.春季小麦丛矮病的预防与防治[J].河北农业,2007(2):25.
[3] 刘洪义,张明厚.黑龙江省小麦丛矮病发生规律的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2(1):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