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国福 王效瑜 吴林科 钟晓梅 张尚沛 呼芸芸
摘要以中晚熟品种宁薯12号为试验材料,进行了马铃薯的地膜覆盖栽培、平种垄作常规栽培、双行平种垄作、秸秆覆盖栽培共4种不同栽培方式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以双行平种垄作栽培的马铃薯效果最好,在马铃薯的出苗情况、植株生长势、抗病性和产量以及商品薯率等方面,效果均为明显,较平种垄作常规栽培(CK)增产26.0%。其次为地膜覆盖栽培,增产10.8%。秸秆覆盖栽培效果不明显,仅增产6.9%。
关键词马铃薯;栽培方式;产量;商品薯率;宁夏
中图分类号S5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1-0023-02
马铃薯栽培方式多种多样,主要形式有地膜覆盖栽培、平种垄作常规栽培、双行靠种植、大垄种植、地膜加小拱棚覆盖栽培、无土栽培等。本试验在旱作区对马铃薯不同栽培方式进行了较系统地比较试验,探讨不同栽培方式对马铃薯生长发育、抗病性及其产量和商品薯率的影响,为生产上采用合理的栽培方式提供科学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品种
以中晚熟品种宁薯12号作为试验材料。
1.2试验时间与地点
2007~2008年在固原市农科所头营科研基地旱地进行该试验。
1.3试验设计与方法
本试验共设4个处理,分别为:地膜覆盖栽培(A);平种垄作常规栽培(B);双行平种垄作(C);秸秆覆盖栽培(D)。以处理B作为试验对照(CK)。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共4个小区,小区面积为40m2,每小区种植5行,行距50cm,株距40cm。由于小区面积较大,故没有设置重复。试验地土壤类型为湘黄土,地势平坦,肥力均匀,前茬为玉米。
l.3.1整地与施肥。按不同的栽培方式进行整地,然后播种。整地时,施农家肥22.5t/hm2,复合肥525kg/hm2,普磷750 kg/hm2。马铃薯需肥量大,特别是前中期吸收养分较多,基肥一定要施足,且以腐熟的有机肥和钾肥为主。
1.3.2种薯的准备。播前,先剔除烂薯和病薯,然后用5mg/L的赤霉素和600倍的多菌灵混合液浸泡种薯5~10min,以促进发芽及预防病害。再对种薯进行切块(大于50g的种薯需切块,小于50g的可直接播种)。切块时,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或75%酒精溶液对刀具进行消毒,每个切块必须带有1~2个健壮的芽。切后的薯块伤口应蘸些草木灰,在干燥通风处晾2~3d,以利于切块伤口的愈合。
1.3.3播种与覆盖。播种时,芽眼朝上摆好。处理A、B(CK)、C均实行穴播,而处理D则实行摆播,即将种薯直接摆放在土壤表面,然后覆盖8~10cm厚的秸秆。种薯出苗后,处理A需要进行人工破膜,让幼苗长出地面。其他管理措施均相同。
1.4 观察项目
1.4.1出苗日期。统计出苗50%时的日期。
1.4.2出苗率。统计各处理的出苗数占播种总数的百分率。
1.4.3植株长势。采用顺序抽样法,分别对每个处理抽取25株作为样本,测量其株高和主茎粗,求其平均值。
1.4.4生长整齐度。观察田问植株生长的整齐度。
1.4.5小区产量。采收后,称量各小区的产量(大薯和中薯的重量之和),并计算折合成公顷的产量。
1.4.6商品薯统计。按薯块大小分级,50g以下的为非商品薯,50g以上的为商品薯,并统计其商品薯率。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栽培方式对春马铃薯出苗情况的影响
本试验各处理都于4月29日播种,但是其出苗期和出苗率都有较大的差别。由表1可见,各处理的出苗顺序依次为:处理A为5月28日,处理D为5月30日,处理C为6月2日,处理B(CK)为6月3日。其中以处理A、处理D提早出苗。出苗期的不同与前期地温的高低有关,也就是与各种栽培方式的保温性能有关,从而影响马铃薯的出苗期。各处理的出苗率情况,以处理A最高达86.9%,其次是处理C为85.9%,出苗率最低的是处理D仅为72.7%。
2.2不同栽培方式对春马铃薯植株生长的影响
2.2.1不同栽培方式对植株生长势的影响。不同栽培方式对春马铃薯生长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本试验于7月12日观测了各处理的植株生长情况。
由表2可见,处理A、处理C的长势要比其他几种栽培方式旺。其株高和主茎粗明显大于其他几种栽培方式,而以处理D的栽培植株生长势最弱。其原因是由于马铃薯生长前期地温较低,且有效积温要低于其他几种栽培方式所致。
2.2.2不同栽培方式对植株整齐度的影响。处理A和处理C栽培的出苗率高,出苗整齐,所以其植株整齐度好;以处理D栽培出苗最不整齐。
2.3不同栽培方式对马铃薯抗病性的影响
宁薯12号较易感染晚疫病和早疫病,特别是生长后期,田间湿度较大,在降雨量偏多的气候条件下,更易发生晚疫病,但各种栽培方式发生病害的程度明显有差异。
由表3可见,处理A的死亡率最高,达到了12.27%,其次是处理C达到11.50%,以处理D的死亡率最低。
2.4不同栽培方式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当马铃薯大部分茎叶已由黄绿色转为黄色时即可采收,本试验于9月30日采收,其产量以大薯产量+中薯产量进行统计。
由表4可见,处理C产量最高,折合产量为25.43t/hm2,较处理B(CK)增产26.0%,其次分别为处理A和处理D,折合产量为22.35t/hm2和21.58t/hm2,分别较CK增产10.8%和6.9%。
2.5不同栽培方式对马铃薯商品率的影响
由表5可见,不同栽培方式中商品薯率最大的是处理C高达87.1%,其次是处理A达77.0%,以处理B(CK)的商品薯率最低仅为61.4%。
3结论
由本试验可知,在地膜覆盖栽培、平种垄作常规栽培、双行平种垄作、秸秆覆盖栽培等4个处理中,以双行平种垄作栽培的马铃薯效果最好,无论是从马铃薯的出苗情况、植株生长势、抗病性和产量以及商品薯率等方面,效果均为明显,较平种垄作常规栽培(CK)增产26.0%。其次为地膜覆盖栽培,增产10.8%。秸秆覆盖栽培效果不明显,仅增产6.9%。
4参考文献
[1] 严正平,吴有祥,陈颖,等.不同种植模式对稻田免耕种植马铃薯产量性状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07(7):4,6.
[2] 邝伟生,张雪,刘玉佩,等.不同耕作方式对冬种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广西农业科学,2008(1):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