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轶敏
摘要: 语用预设是文学、广告、新闻英语中常用且行之有效的一种手法。本文对语用预设在文学语篇中的作用作了初步探讨,阐述了预设使语篇简洁、衔接和促进情节发展、制造幽默效果等功能。对语用预设的研究势必推动多个学科的发展。
关键词: 文学语篇 语用预设 功能
一、关于预设
预设(presupposition),又称前设或前提,是推理中认定的前提。这个概念首先由19世纪德国著名逻辑学家Gottlob Frege在其著作《意义与所指》(On Sense and Reference)中提出。他认为任何断言都存在一个理所当然的预设,断言中出现的专有名词无论简单或复杂都有一个所指。预设概念自诞生以来先后成为哲学家和语言学家关注的焦点之一。在逻辑语义学领域,学者们把预设看作是句子和命题间的关系,认为一个句子一经形成,预设就已蕴含于句义中。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很多语言学家冲破语义预设的局限开始从语用学角度来看待预设,认为它是发话者与语段间的关系,这样就能解释语义预设的可撤销性和语境依赖性等特点。Leech(1983:289)将语用预设阐述为:“说话者S在讲话语X时,自认为Y是真实的。”何自然(2001:68)认为,语用预设是指那些对语境敏感的、与说话人(有时包括说话对象)的信念、态度、意图有关的前提关系。在预设定义的表述上,语用学家尽管措辞有所不同,但我们可以看出预设是发话者在说话时自信或假定听话者已知的信息,它与语境和谈话双方,尤其是发话者密切相关。
语用预设的两大基本特征是合适性(felicity)和共知性(mutual knowledge)。合适性是指预设要与某一具体语境相适应。语用预设的合适性有助于正确发出言语行为,并使听话人正确理解这个言语行为(何自然,2001)。共知性则是指预设信息要为言语行为双方所共知,或能被受话者推导出并予以接受。此外,语用预设还具有单向性、主观性、隐蔽性和可撤销性等特点。Levinson(2001)总结了13种能够产生预设的语言成分,即预设诱发语(presupposition-trigger)。它们是确指描写语(definite descriptions)、叙实动词(factive verbs)、含意动词(implicative verbs)、状态改变动词(change of state verbs)、表示反复的词语(iteratives)、判断动词(verbs of judging)、时间状语从句(temporal clauses)、分裂句(cleft sentences)、带重读成分的隐含分裂句(implicit clefts with stressed constituents)、比较和对照语(comparisons and contrasts)、非限制性关系从句(non-restrictive relative clauses)、反事实条件句(counterfactual conditionals)和问句(questions)。
二、文学语篇中的语用预设
法国语言学家Durot(1972)曾指出,预设的基本功能就是为语篇的进一步发展建立一个框架。Vennemann,van Dijk,Caffi,朱永生,苗兴伟等国内外学者也从不同角度阐述了越过单个句子,从语篇角度研究预设的必要性或重要意义。文学语篇是语篇类型的一种,语用预设在文学语篇中的作用不可小视。
1.语用预设使语篇简洁、表达经济。
文学作品力求简洁凝炼,结构精心安排,以最少的语言传达最多的信息,这就要求作者对素材加工提炼,合理选择信息并以恰当的方式传递给读者。在语言交际的信息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语用预设恰好能为这一目的服务。上文已经提到,共知性是预设的一大特征。发话者所发出的信息一般包含断言信息和预设信息,二者分别为信息流中的新信息和旧信息,预设信息传递的是发话者对共知信息的假设或言语行为双方都接受的信息。我们可以想象,如果发话者不论信息的主次新旧把它们统统纳入语段之中以显性方式表述出来,话语会是多么乏味冗长,受话者也难以抓住重要信息真正理解发话者的交际意图。在创作文学语篇时,可以进入语篇信息流的信息非常多,作者可以根据其对目标读者群知识水平、世界经验的分析预测,将读者和作者共有的或虽不为读者所知、但自信能被他们接受的信息以隐含的方式表述为预设命题作为背景信息,以突出更重要的新信息,从而使语篇简洁紧凑,信息传递更有效率。请看下例:
例1. “The Bottoms”succeeded to“Hell Row”.Hell Row was a block of thatched,bulging cottages that stood by the brookside on Greenhill Lane.There lived the colliers who worked in the little gin-pits two fields away.The brook ran under the alder trees,scarcely soiled by these small mines,whose coal was drawn to the surface by donkeys that plodded wearily in a circle round a gin.And all over the countryside were these same pits,some of which had been worked in the time of Charles II,the few colliers and the donkeys burrowing down like ants into the earth,making queer mounds and little black places among the corn-fields and the meadows ... formed the village of Bestwood. (D. H. Lawrence,Sons and Lovers)
在小说《儿子与情人》的开头部分,作者描写了19世纪英国一个名为Bestwood小矿村的基本风貌。文中确指描写语的使用触发了很多存在预设(existential presupposition),如存在名叫The Bottoms,Hell Row的地方,存在称为Greenhill的小路,存在查理二世、小溪、煤矿工、煤矿、矿坑、煤、驴子、桤树、乡村、玉米地、草地等人或事物。其中真实存在的只有查理二世,是作者和读者的共有信息,而其余事物均为作者虚构并不为读者所知,但目标读者完全能结合自己的经验和图式知识接受这些作者预先假定他们都知道的信息。可见,预设能帮助作者建立虚拟的语篇世界,为故事的发展提供背景信息,有效拉近读者与语篇的距离,使读者马上融入作者建立的虚拟世界,作者也因此省去了许多繁冗笔墨。
除了文学作品的开篇外,语用预设还经常出现在篇章的其余部分,帮助作者合理编排信息精练字句。再看《红楼梦》第五回中的一例:
例2. ……这日不知为何,他二人言语有些不合起来,黛玉又气的独在房中垂泪,宝玉又自悔言语冒撞,前去俯就,那黛玉方渐渐的回转来。(曹雪芹、高鹗,《红楼梦》)
这是整部小说中除第三回黛玉初入贾府外第二次写黛玉垂泪,而上文两个“又”字触发的两个预设:“黛玉曾气的独在房中垂泪”和“宝玉曾自悔言语冒撞,前去俯就”可让读者推断出黛玉被宝玉气哭、宝玉后悔俯就的事已经不是一两回了。预设不仅使作者节省笔墨,无须赘述黛玉哭泣的次数和缘由,而且留给读者充分的想象空间,巧妙地折射出宝黛二人的性格特点。
2. 语用预设促进语篇衔接。
在语篇信息流中预设充当的是已知信息,作为信息流的起点引出新信息,即断言信息,而断言信息又能转化成预设引出下一个新信息。这样上下文通过预设就形成了衔接关系。例如:
例3. Tony was in the lab yesterday. He was there the day before yesterday,too.
在此例中,第二句中的“too”触发了预设“He was in the lab some other day”,正好重复了第一句的命题。也就是说,前一句的断言信息成为了后一句的预设信息。这样就使第二个句子在传递断言信息:“He was in the lab the day before yesterday”的同时与第一个句子衔接起来。再看一例:
例4. Today I am known for my voice as much as for my acting. It has been my good fortune to receive jobs such as the speaking role of Darth Vader in George Lucass Star Wars trilogy and the voice over announcer for CNN cable television.I also narrated Aaron Coplands Lincoln Portrait on a compact disc I recorded with the Seattle Symphony.Perhaps my greatest honor came when I was asked to read the New Testament on tape.
But it took a long time to believe such good things could happen to me. When I was a youngster I stuttered so badly I was completely unable to speak in public. (James Earl Jones,How I Found My Voice)
在上述语篇中,作者在第一段提到了“我”所参与的一些引以为荣的工作。第二段第一句话触发的预设信息是“such good things ever happened to me”,而这正是第一段中分别由几句话引出的新信息的总和。可见,这一预设与上一段信息相承接,又引出了本段的主题,使段落间相互衔接。
3. 语用预设推动情节发展,制造幽默效果。
我们知道,预设信息是发话者单向做出的,在被受话人理解前只有发话者知道预设的含义,它不一定是交际双方都共有的,也不一定真实,但必须至少是发话者认为能被对方推导出并接受的信息。预设的单向性和主观性就体现在此。一般来说,当言语行为双方预设错位时交际会失败,但技巧高超的作家常常利用预设的这些特点来制造高潮,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例5. 周蘩漪:萍,过来!当着你的父亲,过来,给这个妈叩头。……
周朴园:(明白地)怎么——(向侍萍)侍萍,你到底还是回来了。……
周朴园:(冷冷的)侍萍,我想你也会回来的。……
周蘩漪:(惊愕的)侍萍?什么,她是侍萍?
周朴园:(厌烦的)你不必再故意问我。她就是萍儿的母亲,三十年前死了的。(曹禺,《雷雨》)
周蘩漪第一句话的预设是:侍萍是四凤的母亲,四凤与周萍是恋人关系。她所说的“妈”是指“岳母”。可周朴园没有推导出这个信息,错误地把“妈”理解为“生母”,他发话时的预设是:周蘩漪及其他人已经知道了侍萍是周萍的生母。他第三次发话时的“故意”更是强调了这个预设,并且最后将“侍萍是周萍的生母”作为断言信息表述出来。周蘩漪与周朴园的预设错位不仅没有导致交际失败,反而意外地揭示出事情的真相,最终掀起全剧高潮。
此外,在很多情况下,当预设信息因违背事实或常理而不被受话者认可产生预设冲突时会产生幽默甚至荒诞的文体效果。在《阿Q正传》中,由此类预设冲突产生的幽默比比皆是,让人哑然失笑,又叫人沉思悲痛。请看下面几个例子:
例6. 譬如用三尺长三寸宽的木板做成的凳子,未庄叫“长凳”,他也叫“长凳”,城里人却叫“条凳”。他想:这是错的,可笑!油煎大鱼头,未庄都加上半寸长的葱叶,城里却加上切细的葱丝。他想:这也是错的,可笑!
例7. “我的儿子会阔得多啦!”(阿Q语)
例8. “秃儿!快回去,和尚等着你……”(阿Q调戏小尼姑时语)
(鲁迅,《阿Q正传》)
例6包含了这样的预设:“用三尺长三寸宽的木板做成的凳子应该也只能叫长凳”、“油煎大鱼头应该也只能加上半寸长的葱叶”。阿Q因为孤陋寡闻而做出了这样的预设,可笑的正是他自己。而例7中,“我的儿子”根本不存在,阿Q未婚单身一人,这个存在预设完全是他凭空想象出来的,阿Q的精神胜利法实在让人捧腹。最后一个例子的预设信息是:“和尚和你(小尼姑)相好”,而这个事实是阿Q为了挑逗小尼姑而捏造的,他毫无意义的话语难免让“酒店里的人”及读者大笑了。
三、结语
本文初步探讨了语用预设在文学语篇中的作用,笔者认为在使语篇简洁、衔接和促进情节发展、制造幽默效果上语用预设功不可没。预设理论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构建文学语篇,而且能够帮助读者对篇章中的预设进行分析,更好地解读文学作品。事实上,语用预设在广告语篇、新闻语篇等其他语篇类型中也有很广泛的应用,具有重要的语篇功能。对语用预设的研究势必推动多个学科的发展。
参考文献:
[1]Durot,O.Dire et ne pas dire.Paris: Hermann,1972.
[2]Leech,G.Principles of Pragmatics.London:Longman,1983.
[3]Levinson,S.C.Pragmatics.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4]何自然.语用学概论.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
[5]徐盛桓.“预设”新论.外语学刊,1993,(1):1-8.
[6]朱永生,苗兴伟.语用预设的语篇功能.外国语,2000,(3):2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