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其寒
2009年1月的北京,寒风刺骨。在我们工作室所处的望京地区,冷的似乎不仅是气候,还有那些遭遇金融海啸冲击而倒闭的韩国超市、韩国餐馆。在小区广场扎堆晒太阳的韩国妇女不见了踪影,冷清的街道上,偶然走过的韩国人显得忧心忡忡,失去了往日自得的神情。我和我们工作室的摄像王凯军,用刚刚拿到的SonyPMW—EX3摄像机记录着这一切。当时我全然没有料到,这个对于纪录片人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下午对我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
昨日期待
在没有使用EX3之前,我对它最深刻的印象是;它是一款可以更换镜头的便携高清设备,关注它的原因则是出于一种对于制作低成本数字电影的偏好。说起来似乎有些不可思议,我初次听到EX3的名字,竟然是在它面世以前。记得当时在Sony PMW—EX1的推广会上,有消息灵通人士曾经提问,可以换镜头的EX3什么时候上市。我当时就想,这款机器出来以后,我一定要找机会使用一下。于是在终于有机会使用这款机器的时候,我一反常态,没有来得及仔细阅读说明书就兴冲冲地提着机器跑了出去。
便捷的素材上载
风依然很冷,我们的拍摄仍在继续。当摄像王凯军醉心于EX3的16:9的可手动操作的专业高清镜头,16:9的高清晰度寻像器的时候,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即使在回放时可以瞬间找到我希望看到的画面,我也没有特别清晰地意识到这些以文件形式分类的镜头对于实际编辑操作的意义。在王凯军说EX3的液晶屏是他见过的最清晰的液晶屏时,我还在笑他是技术至上论的典型。然而,当我们结束拍摄后回到工作室,我们的剪辑师用USB连接线把EX3和后期编辑系统连接起来,我们拍摄的素材以文件传输的方式迅速上载到后期编辑系统中的时候,我才真的感觉到了一种震撼。尽管之前也在BIRTV展会上看到过EX3的素材上载,但没有真正进入拍摄,它只是提供给了我一个概念。当我发现,在进行素材上载时,EX3被计算机认定为一个文件读取设备、而我刚刚拍摄的素材也不再需要一比一的时间进行采集,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传到后期编辑设备中进行编辑,我才清楚意识到我手中的这台摄像机终于告别了它的前辈和同伴相对独立也相对孤独的存在方式,真正地与电脑,与后期剪辑软件无缝隙的融为一体。我们已经悄然迈入了全程数字化的,融摄录编为一体的影像制作的新时代。
高画质的影像体验
记得有位大师级的国外摄影师曾经说过:“摄影是升级了的谋杀”。这通常是指照相机和摄像机对被拍摄体所构成的侵略性。作为一个纪录片人,我一直对保护被拍摄者的隐私与拍摄要求之间的矛盾有着清醒的认识。但当我可以充分表现拍摄主体时,我又对图像质量有着近乎苛刻的完美要求,在很多的DV纪录片展映会上,我都提出过DV纪录片绝不应该是技术粗糙的代名词的观点。所以记得当我看到PMW-EX3的介绍,说它的图像质量可以达到真正的1920x1080有效像素的画质时,曾经非常兴奋,由于它还可以更换镜头,可以进行多种拍摄,所以我曾向我的朋友们宣称:EX3是低成本电影,纪录片的首选机型。但在兴奋之余我还抱有一丝怀疑,毕竟没有真的使用过,到底能不能达到我想象的那种效果还是个未知数。当我亲眼看到我们用这款机器拍摄出来的真的可以用“细腻”来形容的画面时,心里的一块石头才算落了地。特别是晚上在低照度下拍的镜头终于让我有了电影胶片的感觉。工作室里热爱研究电视技术发展史的剪辑师在兴致勃勃地测试了EX3本身带有的电影伽玛和色彩调节功能之后宣称:属于XDCAM Ex家族的RVIW-EX3真是便携摄像机的一大进步。我听了之后不禁笑了起来,都说视觉艺术是欺骗眼睛的艺术,现在人们的技术手段真的是越来越高明了。
EX3使摄像机不再孤独
我凝视着我手上拿着的薄薄的32GB SxS存储卡,仍惊异于它带给我的全新的感受。我之前不是没有用过带有存储卡的前期设备,但是像这样完全独立的。可以在任何目前流行的带有ExpressCard卡槽的电脑里直接使用,传输速度可以达到800Mbps的存储卡我还是第一次见到。我不是以熟谙摄像技术见长的导演,但是对于便携高清摄像机的普及,从而打破活动影像记录的专业统治权的影像平民化浪潮却是由衷地欢迎。我本能地意识到,随着ExpressCard 3/4卡和SxS存储卡的普及,当普通人也可以在自己的电脑上快速编辑自己刚刚拍到的活动影像时,活动影像记录将完全失去它曾经代表的权威、专业以及由此带来的霸权形象,成为普通人记录现实或者表现生活的方式。就像我们不再需要去照相馆,不再需要专业的照相师傅,而是用我们自己手中的数码相机就可以照全家福一样。也许我们的照相技术远远比不上那些专业的师傅,但我们自己照出来的全家福,所有的家庭成员脸上的表情可能更自然、更随意更像平时生活中的自己。
在工作室相对安静的房间里,我对着Sony PMW-EX3摄像机,为我自己拍摄的纪录片配音。我知道过一会儿,我就会在后期编辑设备中看到自己的形象,听到自己的声音,如果觉得不合适,我会重新再录。明天,我制作的纪录片就会上载到网络上,让更多的人看到。我从他们的评论中就可以清楚的知道他们喜欢与否。对于DV爱好者来说,这并不是梦想,而是马上可以实现的目标,但对于很多像我这样的以专业导演自居的人来说,做到这一步,还需要突破心理上的障碍。当像EX3这样的摄像机不再是孤独的前期设备,不再仅仅是专业人士手中的工具时,当高清设备所体现的不再仅仅是清晰度上的优势,而是意味着摄、录,编可以真正实现无缝衔接的全程数字化的趋势时,当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数字革命已然在我们熟悉的领域悄然进行时,作为一个在这个领域中奋斗的人,是否也能真正与这个时代实现无缝隙对接,并成为数字化时代应付自如的弄潮儿呢?也许,答案就在我们自己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