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汶川地震灾区迎来震后的第一个春天。在各方关注中全面启动重建。以人为本、尊重自然、因地制宜、科学重建,是社会各方对重建工作的期待。承担着历史的责任,家园重建愈发需要走得务实而科学,北京红基会“5•12生态民居援建工程”正努力探索当地生态、建设能力与成本的平衡。
重建家园需要关注社会福利
王素英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副司长
汶川地震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943亿元,其中城乡住宅损失达2738.1亿元,城镇非住宅损失1093.5亿元,基础设施损失1943.1亿元,重建任务相当艰巨。
重建要考虑特殊群体的特殊需要,地震带来的残疾人问题、孤儿孤老问题十分突出,特殊困难状态下的弱势人群,他们的生活保障与未来康复、医疗、教育问题亟待解决;灾区对社会福利的特殊需求加大。因此,社会福利设施重建应与城市规划相衔接,与人口老龄化的需要相符合。在灾区,可能比任何一个其他城市都更应关注这个问题。
汶川地震是罕见的自然灾难,救灾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巨大力量,在恢复重建过程中,政府有责任,社会有责任,企业同样可以承担责任。造就一个富有责任感,充满公益、诚信和温暖的社会,我们这一代人能投身其中就是一种责任。
灾难与重生都会载入历史,我们应思考能给灾区人民留下什么?能给历史能留下什么?希望每一个参与者都能留下责任。有了责任,灾区人民才会有安全、方便、环保、舒适的房子,这是责任感才能带给他们的。
安全为重:重建一个新北川
朱子瑜北川新县城灾后重建总体规划项目负责人、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
去年11月16日,温家宝总理到北川新县城选址现场视察城市规划和重建工作,当场总结了12个字:安全、宜居、繁荣、特色、文明、和谐。总理说安全要放在第一位,这是我们做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思想。
历史上很多城市选址并不尽如人意,还有相当一部分老百姓居住在地质并不安全的地带。建设规划首先是要避灾,其次要防灾,第三,遇到灾害,如何自救和实施援救?避灾要尊重自然、尊重科学,防灾和救灾就要努力提高每个城市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这次地震,大量小乡镇都是只有一条道路出口,新规划中就特别注意了多路口疏散、多通道救援。
从现场分析看出,受灾主要原因是地震,但地震引发的山体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也特别明显。现在,住在活动板房里和帐篷里的受灾群众95.29%同意选址搬迁,88.55%的百姓非常害怕仍然住在山里,60.19%的人希望搬迁到地质比较安全的地方。
异地重建也要考虑精神抚慰问题,灾区群众大多希望尽量和原先的邻里住在一起,社会结构不被打乱。为此我们专门规划了两个相对比较集中的地方,原来街道名称都移植过来,保持羌族风格,体现地方特色,使群众觉得还是自己的家园。
目前,新县城安昌河边两个片区已经开始建筑设计,争取在4月份动工,这样才能保证让受灾群众在下一个春节有新房住。
重建中的科学品质与公益情怀
孙硕鹏北京市红十字基金会理事长
作为一个公益机构,灾后我们投入了3个多亿的资金,主要是在什邡地区。项目大规模启动后,发现当地建筑成本特别高。后来,红基会在汶川、茂县开展了一个生态民居项目试点,尝试从资金援助向提供新科技建筑解决方案转变。
灾后重建是物质工程,本质上也是民生工程、爱心工程、社会工程,要有人文关怀、科学品质,还要有一种公益情怀。建筑,以民生为主,首先得让老百姓住的下,住的起,同时考虑安全、环保。现在不可能全部无偿提供,那建筑成本怎么分担?这就需要建设企业压缩利润,付出关爱、道义和责任。
这次灾后重建,绝不是一个简单的建筑,它反映出人类社会发展的要义,需要把一个环境友好、生态文明、资源节约的核心家园展示给大家,形成一个具有文化内涵、适合生存发展的新家。别忘了,我们所有的努力都是一场山崩地裂的巨震和八万生灵的罹难换来的。
我去什邡的时候,看到一面照片纪念墙上贴着许多孩子鲜活的面容,它渗透着太多的悲怆。要对得起那些死去的人们,而一旦这种守护安宁的社会共识形成了,成为精神文化、制度理念的综合体现,未来的家园才能真正建好。我们即将启动的“5•12生态民居援建项目”将较好贴合抗震、易建、低成本的多方面要求。
建筑设计应切实满足地区需求
郑实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
地震大量房屋倒塌,第一是质量问题,相当多都没有按照建筑规范设计施工;第二是选址原因,如果建在地震断裂带上,再结实的房子也不行;第三,确实有些地段大大超出了抗震设防标准,综合原因造成了严重后果。
灾后重建,建筑是主角。学校、医院作为群体场所,加强设防是应该的。但是这次地震发生在白天,学校损失惨重,这个问题显得突出,如果发生在晚上,人员可能更多地在住宅里,是不是也要加强住宅设防标准?所以,牵涉到基本国际民生的标准要适当提高但不能定得过高。另一方面,重建中要特别加强建设安全质量监管,不能因为资金紧张就牺牲建筑安全性。
灾区重建的可持续发展
谢英俊台湾灾后重建生态建筑专家
任何一个房屋都是老百姓一辈子的积累,损坏之后不可能在很短时间内恢复,必须透过融资安排来解决重建资金。国外很多地区,灾后重建资金几乎全部都是通过银行融资,然后政府或慈善单位补贴利息。而农房重建,穷人从银行融资有困难,如何利用很少的资源恢复家园,我做过的示范项目一直在强调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
据建设部统计,汶川地震农房重建总共有218万户,这是超出人类历史经验的一个重建过程。重建必须要强调自力更生,成千上万的农民,让他们的劳动力投入重建,一方面解决就业,另一个方面达到快速重建的目标。我们在青川盖的房子,基本都是农民自建,就地取材、废弃材料回收重新再利用,花一个月时间把架子建起来,就住进去一楼,以后有了钱,再慢慢把楼上盖起来,弹性克服资金短缺问题。这样如果做到把现代技术、工业化的力量跟农村劳动力结合,重建就会降低造价,开展顺利。
跟一般建筑设计的观念不一样,在农村农房建设标准很难发挥作用,应该用一种弹性变化的构造体系来思考,让农民参与其中,在基本原型架构之下能够不断延伸,才可能出现一个非常丰富的农村风貌,才能体现当地文化特色。
两大援建模式保障灾区重建
杨文中国红十字基金会项目合作部部长
灾情发生后,中国红十字会募集了超过15亿元人民币资金。截至目前,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已落实灾后重建项目5872个,到位资金8.8亿元人民币。
重建主要采取直接资金资助和间接合作援建两种模式。直接援建项目按照灾民需求,多数须在2008年11月份动工。但实施半年来,因为灾区大型项目招标程序比较复杂,截至目前,直接援建项目有50%还处于设计规划或者招标环节,进展相对缓慢。
间接合作是向社会民间组织公开招标,联合社会力量共同开展灾后重建。截至去年年底,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与66家公益组织合作,从67份灾区公开招标项目中确定16个项目,资助资金超过1700万元人民币。从6月份开始,在四川6个重灾地市的乡村很快完成了200多套轻钢结构村级卫生站建设。
重建需要一个动态分析过程
李邵建美国欧特克公司工程建设行业总监
重建是一个庞大繁杂的社会工程,作为专业技术厂商,我们提供的是实现科学思路的方法手段。
建筑是不可逆、动态和有机关联的。在短时间内大量快速复制几百万间房屋建设,每个房屋是否成为市政规划当中有机组成部分?成本是不是可承受?未来人口增长,环境改变了,是不是还符合那时的要求?重建需要一个动态模拟分析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