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昊
盆景《双雄》是杭州“怡然园”鲍世骐先生的藏品之一,该作品自1993年9月创作,经6年精心养护,于1999年参加“澳门回归杯盆景展览”崭露头角,获得特等奖,继而于“2004年泉州第六届中国盆景展览”中荣获特等奖,时隔2年,在“2006中国(陈村)国际盆景赏石博览会”中获得总冠军,又于同年参加“2006中国沈阳世界园艺博览会盆景艺术展”荣获大奖。《双雄》在短短七年中频频亮相,并获得四个国家级及国际级盆景展的最高奖项,一时名扬海内,成为盆景界人人皆知、耳熟能详的铭品。而今,《双雄》将于更成熟完美的身姿展现在您的面前。
《双雄》形如其名,是一盆雄壮古茂的双干刺柏盆景。双干的趋向一致,高低、主次分明。肥厚饱满的水线在双干、枝间穿梭隐现,跃动着生命的节律;如石般坚硬的舍利干巧拙变化、纹理自然;舍利的线条瘦劲而扭转有力,肥筋瘦骨交相辉映。枝片的布局长短、疏密多变,合理的前后参差枝使整体树形显得凝重深厚而含蓄,精扎细剪的枝片繁而不乱,每个层片都是枝中有枝片中有片;枝片的线条道劲而流畅,与刚健苍古的双干相协调,左边一舍利干与双干同步左斜,与主体枯荣相济、虚实相生、气脉相连、给人一种空灵感。
面对这苍古宁静而又充满内在生命律动的审美对象,我们的思绪在不自觉中会被引向深远。深远的过去是现实之外的存在,是刻录在它躯干中的历史痕迹所带出的动人气息和情景,这种气息逼迫我们去追忆它的历史,遥想它过去的命运。
迄今为止,《双雄》可谓是一件最为成功的刺柏盆景作品之一。作品的成功源于创作者对自然树性的理解、技艺的娴熟和对作品总体气韵的把握。
自然界形形式式的植物中,柏树是懂得“舍得”之道的神奇树种。年轻的柏树树干浑圆而具有完整的树皮。随着年岁的增加,树干逐渐筋脉隆起,凹陷处的树皮会被“舍”去而逐渐死亡,经年久树皮腐烂露出木质部。在年成好生长旺盛时,隆起的筋脉(水线)因得到更多的养分回馈,会迅速肥厚和增宽。而当灾害性年成长势欠佳,或因干旱缺水时,柏树则会主动舍去部分枝叶而得于保全生命,此时原本增宽肥厚的树皮因养分缺少,又会被主动舍去部分以求得生长平衡。柏树的皮是会横向输送水分和矿物质的,所以当该树皮所对应某一枝死亡或因自然灾害被折断时,相应的水线会从横向连接处将水分和矿物质输送至另一枝上,只要有活皮的连接点,即便是从连接处向下再横向连接向上,照样能够很好的供应给他枝。同时,生长强壮的枝还能将供应弱枝的水线吸引过来,舍去弱枝以使强势枝生长更加旺盛而充满生命活力。如此周而复始,老柏便形成了扭筋转骨的树相。
老柏的木质部即使枯死裸露在外,也不会腐烂,因柏树的木质中有一种芳香的油脂,具有防蛀抗腐的作用。木质部经年久风化和岁月洗涤,露出天然的纹理和扭转变化的线条,且白如骨、坚如石。我的家乡就有很多这样的古柏。我小时候就看到的枯干枯枝,至今已四十余年过去,仍然一如既往,纹丝不动。难怪人们将柏树的枯干枯枝称之为“舍利”,又将舍利枝称为“神枝”,将露顶舍利称为“天神”,将舍利喻为精神不灭的象征。古人在造字的时候就观察到自然界的老柏具有白色的舍利干和舍利枝,所以柏树的“柏”是由“木”和“白”组成的会意字。
“识性”与“适性”是盆景创作中的必备条件。
我们在创作盆景时所得到的柏树素材并非都有天然舍利,而有可能是杀头杀脑的一截材料。但只要我们选取筋肌发达且多桩节的材料,这样的材料老而纹理多变。根据柏树的特有树性,可以通过雕刻来塑造出古柏的干相和舍利。
柏树盆景的创作如同雕塑一样的道理,雕刻其身,塑造其型,“无中生有”。本来无形的材料,却因心中有形而塑造出一件盆景作品来。正如米开朗基罗所说的那样:巨大的岩石中本来就隐藏着一具躯干,艺术家所要做的只是将躯干从巨石中解放出来,仿佛将灵魂从禁锢中释放,从睡梦中唤醒。大师在告诉我们美是无处不在的,看你是否具有慧眼去发现它,用点石成金的手去点醒它。
雕刻舍利前必须先认真察看柏树的水线(活的皮层部分),找准水线所在的位置。如果盲目下手,说不定等你雕刻完舍利,发现留下的全是死皮而前功尽弃。如果是全身皆活的材料,则要在树干筋脉隆起的位置来确定保留水线。因这样的水线健壮且相对应的部位定有树枝生长,是最佳的生命线。每棵桩干上最好能留有两条以上的水线,水线之间要有宽有窄,要有聚散开合的变化。如果素材只有半边是活的话,那么也可留一条较宽的水线,在有桩节的地方使水线分开,绕过桩节而合拢,也可在水线太过平板的地方顺水线的走势刻一道线,刻线的位置不要将水线分得太均等,线的长短宽窄也要根据水线变化的要求来决定。水线的位置最好能起于两侧或一侧,使前后都能看得到,水线的走向也应根据树干的形态和纹理来确定:或扭曲盘旋:或直行上扬,使水线和舍利干的纹理相一致。但水线最好别挡在正前方或正后方,在正前方则会将树干一分为二而影响树干的整体美,在正后方则因看不到水线而显得死气沉沉,使人觉得莫名其妙。
舍利的雕刻可采用机械帮助雕刻或手工雕刻。但机械雕刻最后也必须通过手工来消除机械的痕迹。雕刻时须把握线条的自然变化,弯曲的树干如材料允许,应尽量使线条旋转扭曲,但这种旋转千万别做得像弹簧一样,应注意线条的节奏变化。直干挺拔的材料可以做成直行的线条,但不是两点一线的直,要具有抑扬顿挫的效果。凹槽的线条也不能做的太直白,要有转折藏露。总之舍利的雕刻要巧拙互用,做到自然逼真。神枝的处理要根据造型布势的需要而决定其长短取舍,并非多多益善,并且做到自然而灵动。
柏树舍利的雕刻是一门涉及到多领域艺术的创作,如雕刻、书法、绘画、音乐等。这需要作者有丰富的学养基础,要不然拙劣的雕刻一如有人批评的那样,成为“白骨堆”和“高速公路”。艺术创作的目的是使其成为审美的对象。诚然,“白骨堆”并不美而是代表着死亡,但“舍利”却是柏树的本质、历史的载体,它象征着精神的永恒。“高速公路”不是审美的对象,但抑扬顿挫,起伏变化的线条如同美妙音乐的节奏,赏之使人心灵随之跃动,思绪随之畅想。
雕刻完成后便要开始整枝的工作。整枝采用金属丝攀扎和修剪相结合的手法。枝的线条和层次的形状要根据不同的品种和不同的树形而采取不同的表现手法。蟠曲柔和的真柏、圆柏等品种可将枝条做得弯曲柔和一些,层片做成较为自然的团簇状。团簇的层片必须松散一些,在团簇间看得见如鹿角般的枝爪。而生性强硬的刺柏及天然成片的堰柏,则适合做成云片状,这种云片状不是死板的一片,而是要做到枝中有枝,片中有片,每枝每片都能独立成景,枝的线条也不能过分盘曲。纤秀垂枝的缨络柏,适合做成垂枝式盆景,垂枝必须疏密变化,要看得见枝的线条和内部的结构。但无论采取哪种表现手法,都要把握好树枝线条的节奏劲势与起伏变化,无论曲、直、宕、扬的枝线都不能一根线的做到底,要通过剪扎结合的手法,来转化线条的弯曲角度和长短跨度,从而使角度软硬结合,跨度长短有变化。枝片的经营位置应根据树的取势和营造意境的需要掌握好枝片的疏密、长短、轻重之间的关系。
雕刻和整枝都是为塑造形体服务的,而形体又是为传达意境和内涵服务。这就需要我们在创作前就有自己的心里想法,做到胸有成竹。没有思想的造型便是一棵平常的树,是一棵只有躯壳没有灵魂的树。而融入了思想和智慧的创作则是以作品围绕人的思想营造气韵,使作品具有虽不能见但能使观者感知的灵气。
有灵气的作品必然有动人的形态,动人的形态必然包含着动人的意境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