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海
中国新近推出的一系列救市惠民政策,均被媒体和各界人士看作中国经济逆市上行新亮点。他们认为中国在作出4万亿元应对金融危机的决策后,将采取“不同寻常”的措施刺激经济增长。
经济复苏信号
对于中共中央今年的“一号文件”,福布斯网站发表题为《中国农村救援计划对抗危机》的文章。文章说,中国的8亿农业人口面临一个艰难的2009年,政府发誓用价格支持和补贴等多种形式稳定农民收入。俄罗斯《新闻时报》也发文称,面对目前的危机,中国决定加快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帮助回乡的农民工学习新知识,并为私营企业者提供优惠税收和贷款。同时从新年起,中国政府给每个购买家电的农民家庭提供13%的补贴,以促进农民消费。而这些家电产品国外消费者购买的并不多。中国这一举措将促进经济发展。文章还说,目前中国拥有的8亿农民,他们完全可以替代美欧消费者,完成中国扩大内需的任务。
显现大国形象
著名投行里昂证券公布数据显示,中国1月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42.2,已经连续两个月反弹,显示制造业经营状况有所缓和。分析人士认为,这是经济见底反弹的第一个信号。
近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也对中国经济发出见底回升的预测,认为2009年中国经济将增长6.7%,2010年增长恢复至8.0%。联合国日前在北京发布2009年世界经济报告对中国经济的评估更乐观,认为中国2009年有望保持8%的增长,而今年全球经济增幅将降至1%,中国经济在今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达到50%。中国老百姓的信心更足。国家统计局最近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80.9%被调查对象看好中国经济基本面,认为中国经济能持续发展,他们对国际金融危机“关心担心但不害怕”。这是中国社会的主流。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说,中国的经济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像超级大国了”,虽然存量小,但增量的势头很好。因为手头有点活钱,所以在国际上很受重视。中国总体上也保持合作姿态,边自救边参加国际合作。这样下去,中国政府在国际金融问题上发言权会越来越多,作用是很大的。外资继续看好中国市场,不仅没有撤退迹象,相反想尽各种办法到中国淘金。
英国《卫报》网站发表文章称,中国现在作为全球增长的一个主要发动机,已经被金融危机推到聚光灯下。北京也一直表态说想在对抗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出力。
自救速度快捷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副所长赵锡军表示,中国经济确实有“回暖迹象”,这在很多方面都有体现。他强调,春节消费增长的现象显然包含着传统因素,但不可否认,去年11月起陆续出台的刺激消费政策,比如农业补贴、企业减税、公共服务等政策,也让老百姓心里有了底。
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常务理事周世俭认为,“家电下乡”政策是一种非常灵活的办法。实际上,补贴给农村百姓的13%,正是家电出口的退税额。也就是说,当家电出口遇到困难时,我们就将打开国内市场。这个办法可以说是一举两得,既救活了企业又让老百姓得到实惠。同样的,大学生当村官政策不仅解决了大学生就业问题,还可以让青年人得到锻炼。
国内对于中国经济也有多种看法,著名经济学者叶植认为,中国经济与其说是沙漠中的绿洲,不如说是全球经济矮子中的将军,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不可能一蹴而就。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副行长刘信义坚持认为,中产阶层的壮大,成为中国目前的消费中坚,因此中国的状况要比欧美好得多。而近日中国商务部在各省市调研的结论是:部分外贸企业有很强的应变能力,出口形势已经转好。
西方羡慕中国
正当中国政府继续推出一项项具体救市措施的时候,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上发表署名文章,对奥巴马8千亿美元经济刺激方案提出8点疑问:包括经济刺激方案资金来自哪里,该计划能够创造怎样的就业岗位,美国经济将在何时开始复苏,等等。
2月2日,韩国公布了1月出口增长率,为创纪录的-32.8%。中国国新办当天也召开新闻发布会,发言人承认有2000万农民工失去工作或者还没有找到工作就返乡了,但表示党中央和中国政府对农民工就业问题高度重视,已出台六大政策。路透社有一篇报道,总结金融危机给世界带来的社会动荡情况,提到的国家有法国、俄罗斯、马达加斯加、冰岛、瑞士、保加利亚等,中国显然不在其列。
更多的西方媒体开始承认他们羡慕中国的经济状况。伦敦《标准晚报》说,当中国总理在伦敦讨论中国经济下一步的走向时,英国人自然把英国经济的未来与之比较。英国经济在1月初正式进入衰退期后,官方已经预计一年内不可能有起色。《卫报》说,中国刚过去的春节让人看到依旧茁壮的市场经济和消费信心。日本《产经新闻》日前报道称,在世界范围的景气加速减少之时,中国春节的商战却热气腾腾。该报用“绝好调”一词描绘中国春节消费势头。报道还说中国一般民众还没有感受到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心理状态仍然很好。一名日本老百姓说,中国人比过去有钱了,甚至很多人比日本人还有钱,日本人虽然不愿意接受这个现实,但却必须接受,并调整心理去适应这种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