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民生
1.操作不当引起注射剂量不准
宫师傅今年47岁,使用预混胰岛素治疗近4个月。他说,在装入新笔芯后,头几次注射时血糖控制都比较理想。但随着笔芯中的胰岛素减少,血糖常出现大的波动。
分析后得知,宫师傅由于怕麻烦或担心弄脏针头,每次注射后针头一直装在笔上,重复使用。问题恰恰就出在这儿。他使用的胰岛素30R预先混合了30%的短效胰岛素(R)和70%的中效胰岛素(N),静置一段时间后,药液就会分离成部分透明的上清液(R)和部分不透明的米汤样液体(N),故需要在每次注射前上下摇动十余次使其充分混匀。若针头一直装在笔上,环境温度或是注射前摇动以及其他因素,都会使笔芯内外压力改变,导致部分药液从针尖渗出,使预混液的剂量发生改变。反复出现这种情况,血糖就控制不好了。
使用预混剂型笔芯者,一定要坚持每次注射后都将针头卸下。如果重复使用,装卸针头时必须格外注意,最大程度地避免感染。当然,有条件的人还是应该及时更换针头,避免多次使用引起皮肤感染,同时还应做到随时监测血糖。
2.反复在同一部位注射惹的祸
马大爷今年58岁,用胰岛素治疗近2个月。他习惯在腹部的同一部位注射胰岛素,很少换地方。结果,这个注射部位鼓出了一个小包。
胰岛素皮下注射的部位要经常更换,最好1周之内不要使用同一位点注射。短时间内多次在同一部位注射,不仅使局部皮下组织吸收能力下降,影响胰岛素的吸收和利用,而且胰岛素制剂还会与体内一些成分结合,在皮下形成块状物,造成毛细淋巴管堵塞。
胰岛素常用的注射部位有腹部(旁开肚脐5厘米)、上臂外侧、大腿中段外侧、臀部。各部位皮肤对胰岛素的吸收速度不同,上臂及腹部比臀部及大腿吸收快,在注射时应予以注意。为防止脂肪萎缩或肥厚,应轮替注射部位,可在上臂注射一段时间后换腹部或臀部再注射一段时间。在同一部位排序进行多次注射时,两次注射间距应大于2厘米。
有硬结或脂肪萎缩的部位会影响对胰岛素的吸收,应避免在该处注射。
3.不应长期使用同一针头注射
孔老师今年49岁,使用胰岛素不久,血糖就得到了较好的控制。但最近注射部位出现了瘙痒、红肿、疼痛的症状。原来,由于胰岛素笔不属于医保报销范围,她出于经济方面的考虑,就反复使用同一针头,有时还用酒精棉球擦拭用过的针头后再次注射。
胰岛素笔的针头是—次性使用的,重复使用的危害包括:①胰岛素笔针头非常细,是按照一次性使用标准生产的,重复使用容易使针头折断在体内。②使用过的针头针管内会有残留的胰岛素结晶,反复使用会堵塞针头。③重复使用会使针尖出现钝、毛刺、弯曲和倒钩,导致注射部位出血、擦伤,还会加剧疼痛感,造成皮下组织的微型创伤,时间长了会导致皮下脂肪硬结的产生,使胰岛素的吸收率下降。④重复使用后,空气中和针尖上的细菌可通过针管进入笔芯,既污染了药液,也增加了局部感染的风险。⑤影响胰岛素的浓度和注射剂量。如果注射后不卸下针头,当病人将注射笔从凉爽的地方带到温暖的地方(比如夏季出门,或冬天进入有暖气的大楼)时,笔芯里的胰岛素会膨胀从针头溢出,导致混合胰岛素的浓度改变。反之,当病人将注射笔从温暖的地方带到凉爽的地方,胰岛素体积收缩使空气进入笔芯产生气泡,可能导致注射后漏液,影响剂量的准确性。⑥用酒精棉球擦拭针头会破坏其表面的保护层,增加注射时的疼痛感。因此,最好不要重复使用胰岛素笔针头。
4.注射方法不当引起疼痛加剧
刘经理39岁,因工作原因经常在外用餐,医生建议他用胰岛素治疗。但他因为害怕疼痛而非常紧张,每次进针都犹豫不决,结果每次注射后都觉得很痛。为此,他甚至想放弃胰岛素治疗。
可减轻疼痛感的方法有:①注射前用一只手轻轻捏起约3厘米宽的皮肤,引起轻微疼痛后再注射。这样既方便注射,又能分散扎针引起的疼痛感。②注射时进针要果断,进针越慢越犹豫,疼痛感越强。进针和拔针时要保持同一个方向,以避免因损伤而引起的疼痛。③及时更换注射部位,与上一次注射部位的距离应大于2厘米,注意避开皮肤感染处及皮下硬结处。④在消毒皮肤的酒精干了再注射,也可以减轻疼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