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 冬
小苗是一个开朗的女孩子,整天笑嘻嘻的。近一段时间却突然变了样,上课时坐着发呆,下课后也是一个人呆着,不和同学说话。老师找她谈心,她一开口就说:“活着真没有什么意思。”老师的丈夫是一名医生,听了妻子的介绍,认为小苗患了抑郁症,让妻子转告小苗的父母,请他们尽早带孩子去看医生,却被小苗的父母拒绝。一段时间后,小苗连学都不愿上了,还几次试图自杀,这才引起了父母的重视。到医院经过检查,小苗被确诊为抑郁症。医生说,她的患病与家庭有一定关系。
家庭及社会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十分重要。研究表明,抑郁症与遗传因素有关,家长,尤其是母亲抑郁程度比较重者,可以遗传给自己的子女。调查资料证明,母亲患有抑郁症的孩子,比母亲没有患抑郁症的孩子更容易出现行为问题,发生抑郁症的也较多见。
父母生育孩子时的年龄与抑郁症有一定的关系。据统计,父母在23岁前生育的孩子,患抑郁症者及严重程度都高于父母在23岁以后生育的子女。女性在30岁左右生育孩子,其子女患抑郁症的可能性最低。原因是此时女性发育比较成熟,生理状态比较稳定,对婚姻准备相对充分,有一定稳定的经济收入,身体健康状况良好,等。过早生育,则孩子的父母亲在生活方面经验少,不能用正确的方法教育孩子。长久下来,必然影响孩子的精神健康。
生活中的一些变化,如果不能较好地加以处理,也会使孩子患抑郁症。如搬家、父母失业、亲人的离逝、自然灾害等。一个家庭搬离原居住地后,往往需要孩子转学,此时,青少年要重新适应新的环境和人际关系,而那些难以面对现实或处理问题不好者,会使他们有一种失败感而产生抑郁。父母失业会使家庭的经济状况受到影响,一些孩子会由此产生不稳定与不安全的感觉,情绪出现低落、抑郁。亲人的离逝和自然灾害的发生,使一些少年儿童感觉到人生的无常与无助,抑郁随之而来。还有,当孩子出现一些问题时,如果家长的文化水平较低,不能正确指导或疏导孩子,会促使孩子抑郁症的发生。
家庭在社会上的地位、父母之间的矛盾及婚姻的破裂等,都会对孩子造成不利影响。研究表明,夫妻一方抑郁会对另一方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可使其产生抑郁。处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对孩子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更容易使其发生抑郁。
如果父母亲与孩子之间的关系不正常或教育方法不得当,容易使孩子发生抑郁或在走向社会后屡受挫折。过度关心与保护孩子,从表面上看是父母对孩子的关爱,但这种极端的爱往往会造成家长们不愿看到的后果——孩子产生抑郁。反之,对孩子缺少关爱和情感上淡漠、过多的拒绝,也会造成孩子抑郁。家长如果对自己的孩子报有过高的希望,会使孩子感到压力很大;经常受到批评性的教育,尤其是来自父母方面的责骂,会使孩子对自己失去信心,容易患抑郁。
如果您的孩子患了抑郁症,应及早去医院诊治。除了药物治疗外,还应辅以心理上的治疗,找出患者产生抑郁的原因,进行有针对性的疏导;家庭的配合治疗也是必不可少的,要改变那些不和谐、不合理的家庭环境及不正常的教育方法,科学地关爱、教育孩子。实践经验表明,良好的家庭环境、相互之间的真诚交流、积极的人生态度,是预防抑郁症不可缺少的条件。这些条件需要家长去精心设计与营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