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鑫
[摘 要]本文以金融危机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与此相关的内容。文章主要介绍了金融危机的概念、危机爆发原因背景、和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然后总结了金融危机给我们的教训,最终提出了预防金融危机的一些建议。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给我国应对金融危机提供一些指导和帮助。
[关键词]金融危机 教训 防范
“金融危机”作为一个近年来被社会各界广泛使用的词汇、对其内涵进行概念性界定、应该是这一领域严谨的学术研究所首先面对的问题。
一、什么是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最简单的定义是指突发的、覆盖几乎全部金融领域的金融状况恶化。金融危机在《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中的定义是:“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短期利率、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这一定义说明了金融危机所具有的三层含义:(1)金融危机是金融状况的恶化;(2)这种恶化涵盖了全部或大部分金融领域;(3)这种恶化具有突发性质,是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
二、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和背景
(一)制度缺陷
在牙买加体系下,内外部均衡的冲突依然存在,一方面政府要通过支出的增减来对国际收支进行管理;另一方面,利用汇率进行调整时,会对开放经济各个方面产生影响,因此政府对经济进行调控的难度加大。
(二)国际资本流动加速
二战以后,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不仅仅在发达国家之间,同时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之间国际资本流动的速度和规模也都大大提高。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速度的变化促使国际经济和金融形势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在一些发展中国家,资本流入的规模己经远远大于经常账户的赤字。而许多发展中国家又无力保障外汇收入的稳定,这部分额外的外汇储备往往又以各种形式流回资本输出国。
(三)宏观经济政策上的失误
包括一国政府在制定宏观经济发展政策,没有充分考虑到本国的实际情况,政策制定不够全面或者是制定了错误的经济政策而导致危机的发生,包括利率和汇率政策制定上的失误。
三、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
(一)外汇储备大量流失
金融危机大多从攻击一国货币开始,为了保卫本国货币汇率的稳定,各国银行通常要借助于外汇储备在外汇市场进行干预,无论干预成功与否,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储备流失的局面,这对于中央银行的干预能力、本国的信誉等都会有很大的消极影响。
(二)金融机构陷入经营困境
金融危机发生后,首先受到损害的自然是专门经营金融业务的金融机构。历次危机都有大量金融机构的破产或重组。其次,不规范竞争增多。当一家不稳健银行不惜一切代价寻找流动性时,它对利率和其他市场信号不大考虑,或者会做出相反的反映。这种行为显然对好银行的稳健经营构成威胁。
(三)股票市场急剧下跌
股票市场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股价一方面决定于公司的经营业绩和政策,但是在短期内更多的受到人们对经济信心的影响。金融危机或者直接从股票市场开始表现为股价指数的急剧下挫,或者因为经济基本面因为危机而恶化,股市参与者对经济失去信心而纷纷抛售股票形成股市一路下挫的情景。不管怎样,在历次金融危机中股市都是重灾区。
四、金融危机给我们的教训
(一)审时度势,及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
墨西哥和亚洲危机发生之前,宏观经济的失衡突出表现在国际收支方面。进行经济调整、转型已是迫在眉睫,而这些国家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个原因,也未能制定经济调整政策。经济状况恶化,使虚拟经济部分——金融、证券市场失去稳定的基础,引起国际投机资本追逐,陷入了难以自拔的危机境地。
(二)保持富有弹性的汇率制度
经济状况恶化是发生危机的土壤,那么固定汇率制度则是危机压力积聚的关键原因。美联储在1994年多次提高利率,1995年后美元币值一直趋升,这些国家又实行盯住美元的缺乏弹性的固定汇率制度,因此,就会带动本币升值,本币升值加剧本国出口困难,就会降低出口竞争力,在经济状况本身不良的情况下,使经济越发恶化。
(三)适时开放资本项目
随着贸易自由化的深入发展,在许多发展中国家,经常项目已经可自由兑换,现在资本项目的开放已经摆在面前。但是,资本项目开放会带来许多风险,发展中国家切不可操之过急,墨西哥危机和东南亚危机都与资本项目自由化有关。对发展中国家而言,为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汇率稳定,在经济实力不济时,应当对资本项目进行管制,当贸易自由化达到高程度后,再考虑开放资本项目。
五、怎么样预防金融危机
(一)建立国际金融危机早期预警机制
我国的金融监管质量和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金融监管乏力,金融机构违规操作现象屡禁不止。因此,建立国际金融危机预警体系可以弥补我国在制度缺陷上的不足。通常国际金融危机在爆发前都有一个酝酿期,这一过程通常会通过一系列指标值的变化表现出来。如果能对这些指标进行归纳和总结,构建起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对爆发前的金融危机进行预警,可有效减轻甚至消除危机的破坏程度。
(二)加强金融监管,实施金融体制改革与创新
针对金融机构违规违法现象增多的现象,国家监管部门要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和稽核,重点落实领导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不仅对引起重大资产损失的相关人员要处以行政和经济处罚,触犯法律的要移交司法机关办理,同时给相关负责人给予应有的处罚。
金融体制的改革,一是要降低我国过高的市场集中度。金融市场上的集中度是指由于个别金融市场从投资者或银行那里获取了大量的资金,导致一旦该市场参与者出现投资失误,就会给对其贷款的银行和其它投资参与者造成一定的恐慌,进而引发金融动荡。二是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商业银行,协助商业银行建立信贷风险管理制度,并在企业内部建立监督和制衡机制,健全和完善银行内部自律制度。三是通过帮助金融机构建立市场化的金融机制,调整政府与金融机构的关系,减少行政干预,维护金融机构的自主经营权。
(三)对外开放资本市场要与国内改革步伐协调一致
在资本项目开放上,我们必须循序渐进,稳扎稳打,在保证国家经济安全的条件下,为资本项目开放寻找有利条件。
从国内因素来讲,我们首先要充分认识到我国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完善货币市场和证券市场;其次要加强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提高国内企业适应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从国际因素来讲,我国应加强对外资的管理,将外商投资企业对外借款纳入外汇管理范畴,严格控制结售汇;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尽量压缩短期外债规模,使国际短期投机性资本难以通过这些容易流入的渠道进入我国套汇套利,以保证我国宏观经济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冰,金融危机后美国经济状况和走向分析[J]金融经济,2008,(24)
[2]诸大建,将美国金融危机转化为中国发展机会[J]沪港经济,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