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区域经济合作的探讨

2009-04-02 05:00王德宾
消费导刊 2009年4期
关键词:北部湾经济区广西

作者简介:王德宾,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副教授,副校长。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下,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想求得更好更快的发展,必须主动融入区域经济合作的大格局中去。区域经济合作是我国各个区域都面临的重大课题, 区域经济合作是发展市场经济、提高竞争力和创新力、完善管理体制和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2008年1月,国务院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标志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给它的定位是“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因此,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区域经济合作,不仅对整个广西发展意义重大,而且对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带动我国西南、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乃至东部发达地区的开放开发和经济合作,都具有重大、深远的现实和战略意义。

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区域经济合作在各方面都取得了阶段性、突破性进展,区域经济合作成效凸显,但也存在不少的困难和问题。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区域经济合作的进一步深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区域经济合作的进一步拓展与深化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区域经济合作的优势。

一是广西先后出台《关于全面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决定》、《关于促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若干政策规定》,分解落实重大产业布局、重大基础设施等任务。加快建设石化、钢铁、能源、电子信息等一批产业,加快完善产业布局。加快推进重点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保税、物流体系。沿海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二期工程已基本建成投产,出海、出边国际大通道建设取得新进展。

二是2008年,广西成功组建了广西北部湾银行,搭建起支持经济区开发合作的投资融资平台,积极推动沿海地区与其他地区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加快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金融合作发展新格局。

三是广西在构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下,区域经济合作正在务实地推进。中石油钦州千万吨炼油项目、武钢柳钢千万吨钢铁项目、千万亩速生林支撑的芬兰斯道拉恩索、印尼金光集团两大林浆纸一体化项目、年榨大豆千万吨的粮油项目、年产水泥超千万吨海螺集团项目、总装机容量达一千二百万千瓦的电力项目、新增吞吐量一千五百万吨的北海、钦州、防城港三市深水公用码头建设项目、产值达一千亿元电子产业项目、投资一千亿元的铁路改造和扩建“一揽子”项目都已启动。

四是港口合作成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合作新亮点,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公司积极与东盟国家各主要港口开展交流与合作,新增了防城港越南海防直达的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中远集团、中海集团、深圳盐田港集团将与广西开展战略性合作,共同加强港口建设,开辟更多的国内外航线;还与菲律宾苏比克湾特别经济开发区(苏比克湾自由港)以及越南的海防、胡志明、岘港等港口签署缔结了友好港口的协议,建立了港口间友好往来、人力资源培训、信息交流、贸易发展、货运服务、投资合作的平台。

(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区域经济合作的劣势。

一是合作发展观念比较薄弱。受传统的封闭式发展观念的束缚,对“大区域、大合作、大发展”的发展新理念认识不足;区域内各城市之间的“龙头”之争从未停止过,在港口建设、城市建设、产业建设等方面存在着重复建设与雷同的现象,各地区、政府之间存在着产业布局的恶性竞争背离了区域经济合作的初衷;区域经济合作的积极性还有待提高,合作共赢的意识还不强,小农意识,官僚主义已经成为阻碍区域经济合作的绊脚石。

二是行政壁垒与地方利益的存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区域经济合作的实施更多的表现为政府推动、行政撮合。一方面,在高度集中的旧的管理体制下,脱离了市场实际,区域经济合作优势得不到体现,缺乏产业和资源的优化整合和合理利用,资源被条块划分,使得政府对企业在区域经济合作中“合而不作”和机会主义的监管不力,另一方面,政府主导下的区域经济合作缺乏双赢的利益纽带,明里讲互利互惠,背地里却想方设法争夺资本、资源和政策,导致区域性壁垒、地方利益和地方保护主义依然存在。

三是经济发展基础较差,起点较低。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发展总体水平比较低,区域工业基础较差,广大地区仍是落后的农业地区,缺少真正市场经济的投资硬软环境,缺少城市发展的资金,缺少人气,经济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四是广西属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总体经济实力还不强,工业化、城镇化水平较低,缺乏大型骨干企业,港口规模不大,竞争力不强,陆路、海路及航空通道尚待完善;经济关联度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至今还没有形成一个实力足以影响各方、统领全局的经济中心城市,缺乏区域经济合作的向心力,区域内部分新兴产业雷同,竞争大于合作;现代市场体系不健全,民间资本不活跃,人才开发、引进和储备不足等制约着区域经济合作的拓展与深化。

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区域经济合作的基本框架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地处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与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与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相连,沿江、沿海、沿边,是唯一与东盟国家既有陆地接壤、又有海上通道的省区。在中国与东盟、泛北部湾、泛珠三角等国际国内区域经济合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区位优势,区域经济合作的领域极其广泛,合作的内容极其丰富,合作的层次极其多样。

(一)从区域经济合作的内容上看,有海上经济合作、陆上经济合作、空中经济合作。

海上经济合作,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拥有的十八亿消费者及其源源不断的生产与贸易,将形成迅速增长的巨大市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港口与泛北部湾、长三角、环渤海湾、东盟港口等合作,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符合多方利益,有利于多方港口的繁荣和发展,将有力地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和建设“海上东盟”。

陆上经济合作,在加快“两廊一圈”框架下,逐步实现南宁至越南河内、胡志明市的高等级公路连接和中南半岛的铁路干线贯通;加强集装箱联运与国际中转、运输航线、物流与煤炭配送、公路铁路客运等合作;以陆路通道连接起香港、广州、南宁、昆明、长沙、河内、胡志明市、金边、曼谷、吉隆坡和新加坡城等区域内发达的重要城市,形成陆路合作联动新格局,抓好保税、物流基地建设,为东南亚与东北亚的往来架起“陆上桥梁”。

空中经济合作,要建设“大密度、广覆盖”的航空通道,加大广西桂林机场、南宁机场、北海机场等空港的合作;重点加快实施南宁机场的扩建工程,完善配套设施,加密通往国内主要城市、通往东盟、日韩、欧盟的航线和航路,把南宁机场建设成为面向东盟的国际性枢纽中心;尽快完善北海机场的扩建,开辟覆盖广西主要城市的支线航班,形成支线航空网络。争取在国家的重点支持、东盟各国的积极参与下,早日建成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到中国各地、东盟各国、日韩、欧美等地的“空中走廊”。

(二)从区域经济合作的层面上看,有区内经济合作、国内经济合作、国际经济合作。

区内经济合作(特指广西壮族自治区内的经济合作),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区域内应加强首府南宁市在区域经济合作中的核心地位和龙头作用;切实强化南宁市与桂林市、柳州市、梧州市、北海市、防城港市、钦州市、玉林市、百色市、河池市、崇左市、贵港市、贺州市等二级城市的经济合作,加强各地级市与三级城镇及四级城镇的经济合作。经济合作领域的重点是深化交通合作、加强产业合作、积极探索金融合作,开展物流、旅游、能源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合作,形成全区“一盘棋”的经济合作新格局,避免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

国内经济合作,积极参与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主动承接粤港澳产业、资金、技术转移和辐射,成为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地;加强与粤湘黔滇周边省交通、物流、旅游、能源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合作;依托西南出海大通道,进一步扩大与西南地区的经济协作,推动形成联系紧密、带动力强的南宁、贵阳、昆明城市带;加强与长三角、环渤海湾地区经济合作,吸引资金、技术、管理和人才;深化桂、台经贸合作,建设海峡两岸(玉林)农业合作试验区。

国际经济合作,积极参与1992年由亚洲开发银行发起,涉及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内的中国、越南、缅甸、老挝、柬埔寨、泰国6个国家,旨在通过加强各成员国之间的合作与经济联系,消除贫困,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方位多领域扩大与东盟经济合作,加快推动形成以大湄公河区域经济合作和泛北部湾经济合作为两翼、以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为中轴的中国东盟“一轴两翼”区域经济合作新格局,打造区域经济合作的新亮点;积极拓展与日韩、欧美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合作。

三、深化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措施

(一)抓好平台建设,实现区域经济合作的信息共享。

抓好区域经济合作的平台建设,一是继续利用好中国东盟博览会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平台。二是举办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区域经济合作论坛,使之成为泛北部湾国家专家、学者、政府官员以及各方面参与的合作平台。三是逐步建立起旅游、动植物检验检疫、港口物流等方面的经济合作平台,并推进具体合作项目的实施,努力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打造成为全方位经济合作的大平台。

实现区域经济合作的信息共享,一是建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区域经济合作信息库,创建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电子金融等服务平台。二是区域内各城市间建设一个统一的信息交流平台,设立各地市场信息和动态数据库,实行信息互通,实现信息共享。三是信息共享的内容应围绕经济合作的有序运行,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隐患。加强区域经济合作的信息交流与共享,目的在于增强跨行政区域的经济合作,实现大范围的资源配置。

(二)举办定期会商,完善区域经济合作的机制保障。

举办区域经济合作的定期会商,每年召开一次政府、行政管理部门、企业、研究机构、行业组织、社会团体会议。一是政府、行政管理部门协调决定相互间的重大合作事项,解决经济合作中的重大问题,制定具体的合作策略和措施,共商经济合作的具体内容。二是研究机构、行业组织、社会团体之间的交流合作,要通过研讨会、论坛等各种形式,加强对经济合作中重大事项的研究和研讨,为经济合作献计献策,推动经济合作进程。

逐步完善合作机制,一是建立包括政府间合作、重点领域合作、企业间合作等经济合作机制,巩固和深化区域内各地业已形成的各种合作关系。二是政府要积极组织和指导区域内外的广泛经济合作,将政府间的合作协议、文件变成企业的合作行动。三是经济合作的各方应建立会晤、互访、检查、落实、联络等良好的合作保障机制,确保合作计划和交流项目落到实处。四是各方都设立固定的联络机构,负责区域合作交流的具体日常性工作,每年会晤互访一次,对合作计划和交流项目作进一步的确认,检查上一年度的合作交流情况。

(三)加大开放力度,推进区域经济合作的领域拓展。

加大区域经济合作的开放力度,一是建立和完善促进开放合作的体制机制,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国家给予的各项扶持政策,充分依靠市场经济的办法和制度创新来加快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合作。二是在完善利益分配机制的基础之上,不断推动区域内各方的开放和准入,打破区域封闭、条块分割、行业分离和地方保护、部门保护、行业保护的闭关自守状态,逐步取消壁垒和进入障碍,形成大区域统一市场体系,逐步实现“无障碍”合作。

积极推进区域经济合作领域的不断拓展,一是大力推动对东盟、港澳、台湾、日韩、欧美等重点区域的经济合作。二是深化与国内省区市的经济合作,积极与我国大型央企、大型民企、中外合资、外资企业等经济合作。三是继续鼓励区域内各方不断拓展合作领域、丰富合作形式、充实合作内涵,采用相邻区域合作、条带状合作、非相邻合作等各种方式,推动合作领域由以开拓市场为主向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合作转变。

(四)深化投融资改革,强化区域经济合作的金融支持。

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探索组建新的投融资平台,一是全面推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和国家开发银行的合作,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资源开发、人才培训等方面开展合作,参与组建北部湾银行和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加强与其他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合作,建立发达的一体化区域金融网络。二是创造条件争取港、澳、台、东南亚国家和日韩、欧美等的境外或外资银行、证券机构等金融机构在经济区设立分支机构。三是加快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加大政府对农村金融的扶持力度,着力推进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努力提高农村金融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四是整合经济区内的优良资产,培育公司在境内外上市,为区域合作和发展筹集更多的资金。五是培养国际型金融人才,着力培养一批精通外语、法律、管理、财务,且熟悉国际市场资本和金融运作规则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并且互派人员进行交流和学习,建立区域金融人才交流、培训中心。

(五)转变政府职能,营造区域经济合作的良好环境。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一是要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建设服务型政府。二是完善行政区划设置,创新经济区管理模式,建立统筹城乡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运营和管理机制。三是加强人口综合管理制度改革,把改革户籍管理制度与完善城乡土地管理制度相配套,并与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的规模相适应。

全面营造良好的硬软合作环境,一是经济合作硬环境建设,要集中财力,加大融资力度,先行建设好基础设施,特别是沿海地区。二是经济合作软环境的营造,要做好干部作风的转变、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使广西行政体制顺、干部作风好、办事效率高;制定有利于开放合作、开放开发的好政策,让投资者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合作开心、投资热心、发展放心、收益爽心。三是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动员全社会都来重视、关心和支持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合作,吸引更多的海内外客商参与广西的开放合作。

总之,任何区域合作不论是经济发达区域,还是欠发达区域,或者两者皆有的区域都是一个历史过程,从松散到严密,从初级到高级,与经济发展同步俱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只有通过深化国际国内多区域合作、拓展开放合作的新空间,才能实现多区域互动发展、多区域多方共赢,支撑起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第四极”的梦想。

参考文献

[1]孙久文,区域经济规划[M],商务印书馆,第146页~第149页,2004年11月

[2]广西区统计局,广西统计年鉴2007[M],中国统计出版社

[3]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广西区政府网,2008,06,17

[4]广西综合交通“十一五”规划,广西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2007,06,20

[5]广西壮族自治区沿海港口布局规划,广西区政府,2007,10,20

猜你喜欢
北部湾经济区广西
北部湾大学坭兴陶教学改革探究
广西广西
建强堡垒铸就“ 北部湾第一哨”
广西尼的呀
北部湾的风
Preparatory Work before 2016 Pan-Beibu Gulf Economic Cooperation Forum
甘肃省主要经济区联动发展战略探讨
图解北部湾经济区同城化
为什么要建设一带一路经济区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