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可钦:在平和中找寻做教师的幸福

2009-04-01 07:42
师道 2009年2期
关键词:数学老师孩子

佚 名

刘可钦简介:

历任河南省实验小学校长、北京建华实验学校校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为国家义务教育教学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新世纪版小学数学教材编写组核心成员,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兼职教授,曾获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第三届全国中小学中青年十杰教师等荣誉,2D05年2月底至今任中关村第四小学校长,同时任海淀中心学区副校长。

初读刘可钦,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亮丽的语言,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但我们却无法拒绝一种感动,为那平实中的温暖,为那平淡中的坚守,为那平和中的智慧,亦为那点点滴滴润物细无声的爱……

也许有人会说,刘可钦是幸运的。阳光照耀着她,雨露润泽着她,鲜花环绕着她,掌声激励着她……但我要说,刘可钦的可贵,正在于当一切的幸运来临之时,她依然微笑着默默地行走着,平和而从容地自我超越,真诚而宽厚地爱着每一个孩子,矢志不移地追寻着做教师的幸福。

和很多教师一样,年轻的刘可饮也曾在传统的教学中日益成熟,也曾以自己教出成百上千听话的“高分”学生而骄傲,但面对着那所谓的“成熟”与“成功”,刘可钦的心却渐渐地失落了,困惑了,迷惘了,倦怠了。她在“初为人师”一节中曾这样反问自己:“难道当老师就是上上课、钻研钻研解题技巧、给差生补补课以便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吗?自己的情绪为什么越来越低落呢?这样年复一年地干下去,究竟有什么意义呢?”可以说,这样的反思才是刘可钦叩问教育真谛的开始。随后的北师大进修唤回了她久违的走上讲台的冲动,而主体性发展教育实验则给了她一个得以重新审视自我、审视教育的舞台。在那个舞台上,刘可饮用自己全部的激情,全部的灵感,全部的智慧,全部的心血跳出了全新的舞步,并以其鲜活的教学体验勇敢地向过去一切陈旧的不合理的“经典”教育现、师生观、教学观提出了理性的质疑和批判性的反思。将主体性教育思想完美地融入到自己教学生活的点滴之中。

“什么是教育?那就是一个成人做了有利于孩子发展的正确的事情。”刘可钦对教育本质的理解虽然通俗易懂,却不可谓不深刻。我想,这便是一位教师在多年的历练与反思之后对教育最平易最贴近心灵的追问。是啊,任何良善的教育,其出发点和归宿都只有一个:那就是孩子的发展。

对待孩子,刘可钦是老师,是慈母,是朋友,又是引路人。在她眼中,每个孩子都是有着自己独特个性和闪光点的活生生的个体,每个孩子都需要得到充分的理解、尊重与关爱。无论是爱画画却不爱数学的小然,数学课上偷看小人书的丁丁,创造有减法的加法表的小飞,还是年龄太小跟不上大伙的雯雯,先天不足行走困难的小兵……在刘可钦笔下,他们都是那么的可爱,那么的重要。“爱是什么?爱就是要真正走入孩子的心灵。”刘可钦用她的全部能量小心呵护着孩子们的自尊,认真聆听孩子们心灵深处的声音,用无限的信任与宽容诠释着她对爱的理解。她总是坚信,每一个孩子都是想学好、能学好的孩子,每一个孩子都有积极调整自己行为的能力。而作为老师,其全部的生命价值就在于为每个孩子提供足够多的思考、选择、创造、展示的机会,帮助每个孩子成长为“最佳的我”。

对待数学教学,刘可钦是艺术家,是思考者,又是开拓人。在她眼中,数学是魅力无穷的,课堂是妙趣横生的,教学是充满着理趣、情趣、乐趣,弥漫着浓郁的生活气息,渗透着奇妙的创造之美的。“教师有责任使学生信服数学是有趣的。”这便是刘可钦全部教学智慧浓缩之精华所在。她坚持不懈地反思、学习、创造,只为将数学课程变为“思考的数学”,而不是“操练的数学”;变为“有趣的数学”,而不是“令人生厌的数学”;变为“学习者获得不断成功的数学”,而不是“可怕的,使人失去信心的数学”;变为贴近学生生活的“现实的数学”而不是将学生的生活世界抛在一边的抽象的数学;变为带着“文化味”,闪耀着思想火花的数学,而不是作为解题工具的数学。在《刘可钦与主体教育》一书中的课堂教学赏析案例中,我们可以更深刻地体会到一堂好课的真正内涵。一堂好课,绝不意味着繁杂的教学方式,高超的教学手段,也不意味着多么丰富多彩、激动人心的教学活动。一堂好课,便是师生之间一次真诚的悟对;便是智慧火花进发、灵感涌现的一个个瞬间;便是一幅生动饱满的课堂生活剪影。而此等的“朴实无华”,也正是刘可钦所追求的“返璞归真”的教学境界。

人的一生像一条河,而刘可钦已是“渐行渐宽”。20多年的历练已洗净了她所有的浮躁、倦怠、困顿、偏激……跃然纸上的,是一个睿智而达观,真诚且宽容的好老师、好校长。正如她开篇所说的那样,“我已过四十不惑的年龄,希望自己也能像这条渐行渐宽的河,深沉平稳地流着,给别人,也给自己创造着幸福,不舍昼夜……”。我想,刘可钦已经做到了。也愿天底下所有的老师们,都能如此平和而幸福地行走在教育之路上,将自己最真的爱撒遍每一个孩子的心房。

刘可钦的教育感悟:“教育不是一味的批评、教化,而是一种激励、引导和召唤,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心灵的沟通。因此,作为教师,应该学会笑着做老师、蹲着看学生、乐着做同事,以从容、平和、真诚的心态带给学生爱的感召,帮助他们排解学习、生活中暂时的障碍和困难。作为校长,应该学会适当后退,不断把老师推向前台,激发老师的教育智慧。通过自己对学校发展方向的把握,为老师和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让他们感受到育人和学习的快乐,是校长最大的成功和快乐。”

刘可钦的教学语言集锦

1、学生举手回答问题站起来却不会

孩子举手要回答问题,结果站起来却不知所云。经过向孩子询问得知:是因为想好了的时候老师没有点名,但是没有想好的时候老师点到了他。

刘可钦这样说:“这不怪你,怪咱们师生之间还没有达成默契。知道什么叫默契吗?就是说刘老师的一个眼神,你的一个手势,双方都能明白。这样吧,咱们约好,当你还没想好又想举手呢,你就举右手,刘老师不叫你;当你想好了,你就举左手,刘老师再叫你。”

2、学生迟到了

当学生迟到了,兢兢业业的站在门口。

刘可钦这样说:“你瞧,我们都在等你呢。”“我们都在为你担心呢!”

3、检查学习效果

检查学习效果时不知道学生听懂了没有。

刘可钦这样说:“听明白的点点头”、“完成任务的笑一笑”。

4、昨天孩子没有来上学

某个孩子昨天没来上学,今天来了。

刘可钦夸张地说:“嗨,你昨天怎么了?我们都想你呢!”

5、孩子有问题先问老师

一上课,孩子有问题先问老师。

刘可钦这样做:会耐心地听他讲完,再细心地做些解释,直到他满意地坐下。如果需要放到下课才能继续,会缓和的告诉他,“还有比这个问题更重要的,那就是大家共同关心的事。”

6、准备上课了,有学生还在说话或玩自己东西

上课了,别的孩子都做好了准备,有学生还在说话或玩自己东西。

刘可钦这样做:会和大家一起等他,直到他醒悟。不会责备,只有善意的期待:“没关系,我们都会等你。”孩子听了脸一红,很快投身学习,因为他明白在大家心中自己是重要的。

7、学生近来学业不佳

假如,某个学生近来学业不佳。

刘可钦主动寻问:“你有什么困难,需要我的帮助吗?”假如他还不愿与老师说,刘可钦会主动地帮助别的同学,并告诉他:“老师随时等着你。”孩子听了,感动得直点头,因为他体会到在老师的心目中自己是最重要的。

8、面对有挑战的任务

面对一项带有挑战性的活动。

刘可钦通常这样做:“试一试,你行。”一旦学生试了,不管成功与否,老师都给予肯定和鼓励,使孩子们能感到英雄般的成功感。

9、当学生站起来不会回答问题时

刘可钦这样做:如果学生站起来说错了,她会抓住这个机会,引发课堂辩论,让这个学生和其他人充分发表意见,问题弄清之后,说:“想一想,是谁的问题引发了我们精彩的讨论呀?噢,是他。来,我们一同谢谢他。”

10、学生作业没有完成

来到教室检查家庭作业,而总是有某个学生不带作业本,某些学生没有做完,或写得潦草。

刘可钦这样做:耐心地等待学生准备好作业本和书,如果仅有两个人没完成作业,就与这两个学生个别谈话,而不训诫全班,努力用有趣的作业吸引孩子们,用平静的不偏颇的语言,尊重的语言提示学生。

11、少问为什么,多问你是怎么想的

当学生有了想法,老师鼓励学生说明想法时。

刘可钦会说:“你是怎么想的”“能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吗?”

12、鼓励孩子发言

刘可钦这样说:“谁愿意讲给大家听?…‘好极了!”“真棒!”“没想到你又为大家带来一份惊喜。”“我知道这些题你一定能做出来。”“你能讲讲是怎么想的吗?”

“你的思维很独特,咱们再听听其他同学的意见。”

“这是答案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你的思路是正确的。”

“我们对你的想法很感兴趣,你能再给大家说一遍吗?”

13、当学生百思不得其解时

刘可钦会这样说:“老师这儿有一种解法,你们看行不行。”

14、当学生面对全班同学读书困难时

刘可钦说:“你愿意××同学跟你一起朗读吗?”

15、当学生表述得不够清楚时

当学生的想法有道理,但表述得不够清楚时。

刘可钦常说:“你的想法很有道理,老师已经明白了你的意思。如果说得更明确些,那么大家都能明白你的意思了,试试看。”

16、当学生的想法完全错误时

刘可钦会用委婉的口气说:“看得出,你正在积极思考,但这种结论是错误的。没关系,再想想。”

17、当学生的想法出乎教师的意料时

如果有的学生的想法出乎教师的意料,但很有道理。

刘可钦会欣喜地说:“好!有创意!老师也从你的想法中长了见识。”

18、启发学生用多种方法解题

刘可钦常说:“还可以怎样想”、“你有哪些方法”、“这么多的方案中你认为哪一种更合适?请说明你的理由。”

19、布置作业

刘可钦常常这样问:“该给你们做怎样的习题,简单一些的,还是复杂一些的?容易一些的,还是难一些的?”(通常学生都选择难而复杂一些的题)或者问:“你们谁愿意解答这些问题,其中有容易一些的,也有难一些的。”在布置家庭作业时,刘可钦又会问:“为明天,我们应准备什么样的练习题?”或说:“在这几道题中你们想做哪几道?”(其实做会哪一道都能达到同一教学目的)

20、丢钱了

学生丢了钱,班上的学生都聚在一起猜疑是某某偷了。

刘可钦是这样做的:“再去找一找。又没出教室,说不定掉在哪个角落了。”“钱虽然丢了,但我们不能丢掉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大家不妨分析一下钱究竟哪去了。”有的同学说:“故意拿钱的可能性很小,因为我们是实验班的学生。”还有的说:“钱就在小沈身上,要从她身上拿走,也没有那么高的技术。”还有的说:“即使是某同学拿走了我们也不应逼问,要信任他。”“是呀,大家分析得有道理。”刘可钦接过话茬说:“无论如何,我们首先不应丢掉相互间的信任,也许丢钱的同学忘记放在什么地方了,以为丢了,也可能是某位同学看见了,当时一念之差,捡起来装在自己身上。如果是这样,他一定正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懊悔呢,我们更应给他一个机会。”

21、学生退步了

刘可钦是这样做的:给学生选了一个精美的书签,上写:“曾经有一个某某同学,上课积极主动,解答问题从不满足于一种解法,独特的思维,常令大家羡慕,令老师欣慰,可这一学期我很少见到他,你能帮我找到他吗?刘老师和班里的同学都十分想念他。”

责任编辑萧田

猜你喜欢
数学老师孩子
孩子的画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老师,节日快乐!
孩子的画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