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友山
望江楼公园内的古建筑群,于2007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薛涛井处在古建筑群的中心位置,古井及井碑牌坊坐南朝北,而井前是宽阔的古木庭苑,在其北端才是有名的濯锦楼和望江楼。这种空间布局无疑显示了薛涛井才是此景区的主体。兹细数其文化价值如下。
一 纸房水井 唯一遗存
大明正德状元杨慎《别周昌言黄孟至》有云:“重露桃花薛涛井,轻风杨柳文君垆。”这是诗歌第一次出现薛涛井的例子。万历初,时任四川按察使的胡定有《薛涛井》诗二首,中有“好事至今传井渫,年年飞入九重天”。诗后附注:“蜀殿下取此井水造为万寿笺云。”明万历年间曾任四川右参政、按察使的曹学佺在《蜀中广记》中记曰:“予庚戊秋过此,询诸纸房吏云:‘每岁三月三日汲此井水,造笺二十四幅,入贡十六幅,馀者留存。”由此可知已有两百年历史的薛涛井还为仿制薛涛笺提供井水,纸房吏还在位,并定期仿制薛涛笺。天启《成都府志》对薛涛井有更多的记载:“薛涛井,旧名玉女津,在锦江南岸,水极清澈,石栏周环,为蜀王制笺处,有堂室数楹,令卒守之。”清康熙《成都府志》记载仍如前志,而时至今日,堂室数楹早已不见了,制笺器具没有了,唯一遗迹只有纸房水井了。
二 井以涛名 井存人古
明嘉靖《四川通志》记载:“薛涛井,在锦江南滨,女校书以水制笺,故名。”而在浣花溪条又记为:“华阳西南五里,一名百花潭,……女校书薛涛家潭旁,以潭水造为十色笺。”更显出明代中后期的地方官吏和文人墨客对薛涛井的重视,对以薛涛井为依托的薛涛纪念地的怀古深情。万历五年进士王士性典试四川时写有《薛涛井》诗,首联就有“为染薛涛笺,来看薛涛井。”曹学佺在《蜀中名胜记》卷二《成都府》说:“东门之胜:禹庙、大慈寺、散花楼、合江亭、薛涛井、海云寺,其最著者。”“薛涛井”条下更全录前人为薛涛诗序云:“薛涛字洪度。本长安良家女。父郧,因官寓蜀而卒,母孀居。涛及笄,以诗闻外,又能扫眉涂粉,与士族不侔,客有与之燕语。时韦中令皋镇蜀,召令侍酒赋诗,僚佐多士,为之改观。期岁,中令议以校书郎奏请之,户军曰‘不可,遂止。涛出入幕府,自皋至李德裕,凡历事十一镇,皆以诗受知。其间与涛酬和者,元稹、白居易、牛僧孺、令狐楚、裴度、严绶、张籍、杜牧、刘禹锡、吴武陵、张祜,馀皆名士,记载凡二十人,竞有酬和。涛侨止百花潭,躬撰深红小彩笺,裁书供吟,献酬贤杰,时谓之薛涛笺。晚岁居碧鸡坊,创吟诗楼,偃息于上。后段文昌再镇成都,太和岁,涛卒,年七十五。文昌为撰墓志,题曰‘西川校书薛洪度之墓。”
曹学佺在“薛涛井”条下,竟写下了有关薛涛的传记,选录了薛涛四首五言绝句和《王建集》中唯一的寄诗。很明显,他已把薛涛井列入了蜀中名胜的序列,试图让更多的文人学士了解薛涛的生平与文采,为薛涛井流芳后世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基础。正如清乾隆进士、四川学使吴省钦《薛涛井》所说:”曹郎推校书,乃有良家女。”“人去井到今,井存人亦古。”
三 康乾立碑 涛井留芳
为薛涛井刻石立碑,是在清朝康熙乾隆的盛世之时。康熙二十五年修《成都府志》载:“薛涛井,旧名玉女津,在锦江南岸,水极清,石栏周环。为蜀藩制笺处,有堂室数楹,令卒守之。每年定期命匠制纸,因为上进表疏。本朝知府冀应熊书‘薛涛井三字刻石。”《四川通志》载:“冀应熊,河南举人,康熙六年任成都知府。”《中国古今书画名人大辞典》载:“冀应熊,……清代书法家,擅大字。”他与都御史刘德地一道修缮杜甫草堂,重修汉昭烈之皇帝惠陵,并亲手题“汉昭烈之陵”墓碑。《鸿雪偶存》记载:“中碑高丈馀,中州冀公应熊擘窠书薛涛井三字于上。”薛涛井碑刻石,在清代未见毁损记载。1953年维修时,有关方面购得碑文拓片一张,按字样于原红砂石碑上重刻薛涛井三字。
乾隆六十年,奉政大夫、翰林院编修周厚辕出使四川乡试,留下多处手书题字碑刻。彭云荪先生《望江楼志》引旧《华阳县志》云:“出东门城外三里许薛涛井,翰林院编修江西周厚辕书王建诗一首,末附己诗一首,乾隆乙卯仲春立此两诗碑,分在薛涛井三字左右旁,与薛涛井三字合为一碑,今存”。
陶澍《蜀輶日记》载,嘉庆十九年九月初九日“有堂方伯来,邀游薛涛井。出东门,循锦江行五里,过雷祖殿,入修竹丛中,曲径疏篱,有小亭,石刻《万里桥边女校书》一诗。”
薛涛研究专家张蓬舟先生认为“与涛直接唱和者仅存三首”,而王建《寄蜀中薛涛校书》摆在首位,认为“此诗之重要,一则证实薛涛于元和初早已退隐浣花溪,时年将近四十。一则证实武元衡奏涛为校书郎,虽未实授,当时人如王建者,即以女校书称之矣。又:此诗自《鉴戒录》起,多谓晚唐胡曾所作,自属不确。”这是从薛涛传来说的,从对薛涛的人品和诗品的评价来说,是既高扬又中肯的。此诗碑的刻立,为游薛涛井、仰慕女校书的人士作了正确的导引和提示;其价值和功能,将会与日俱显的。
四川省文史研究馆李思桢先生《望江楼与薛涛》一文曰:“清代康熙三年(1664),成都知府冀应熊手书‘薛涛井三字并刻立石碑,作为正式地方标志……又过了一百年,至乾隆六十年乙卯(1795),清朝的翰林院编修、成都学使周厚辕来到成都,于杜甫草堂、武侯祠题写之后,又至薛涛井旁,雅兴盎然,浮想联翩。他推断薛涛井水既可汲来制笺,那么薛涛似应居住此地,就手书王建《赠薛涛诗》……他又另外写了《薛涛井诗》(剥蚀难认),将此两诗,刻石附立薛涛井旁,修建成牌坊形式,这就是现存可见的‘薛涛井牌坊了。”1984年再次维修古井和井碑时,补刻了周诗:“万玉珊珊凤尾书,枳花篱近野人居。井阑月坠飘梧影,素发飘飘雪色如。”诗由刘牧之先生补书,虽非原书,却完善了康乾立碑。
四 井旁建楼室 俨然成故居
浣花溪、碧鸡坊是薛涛故居所在地,而故址遗迹早已不存。自明蜀王府仿制薛涛笺的纸房水井,被称薛涛井后,一些文人认为薛涛应“家居井旁”,就把此地视为薛涛故居了。明嘉靖成都知府刘侃有《过薛涛故居》诗:“寂寂深林扫故居,江风江雨乱籧篨。蛾眉自古应无数,犹说当年薛校书。”清嘉庆十九年四川布政司方积、成都知府李尧栋等在薛涛井旁建吟诗楼和浣笺亭等纪念性建筑。次年,李尧栋跋吟诗楼云《唐诗纪事》云:薛涛井在锦江南岸,旧名玉女津。涛家井旁取水造十色笺纸,名浣花笺。又云:涛晚年居碧鸡坊,创吟诗楼,偃息其上,诸名士多与唱酬。碧鸡坊在城内西北隅。《益州记》:成都之坊,百有二十,第四曰碧鸡坊。岂旧居在锦江,而晚年始移居城内耶?“兹于井旁造小楼数楹,仍颜曰吟诗楼,以存其遗迹,登览者忽泥其地焉。”
民国《华阳县志》载:“光绪初,县人马长卿以回澜塔就圮,而县中科第衰歇,乃创议于井旁前造崇丽阁。……阁成,因即其旁构吟诗、濯锦两楼,乃浣笺亭、五云仙馆、流杯池、泉香榭、清婉室诸胜。”马长卿在《江楼全局竣工偶成五言二章》诗后有附识:“吟诗楼咸丰初年遭兵燹,毁拆几成荒土。井畔竖有前邑令朱公凤枟培修石记,末云风消雨蚀,百年后颓败,复兴者不知何许人也?卿于光绪甲申,由都门归里,省墓便游,触目生感。……抚今思昔,能勿动予补葺之怀哉!……募赀创建崇丽阁、濯锦楼。丙戊兴工,阅两寒署,崇丽阁告成,余工多未竣也。戊戌春,复谋武崧师、刘文生等,添修浣笺亭、五云仙馆,凿流杯池,筑吟诗楼,以复其旧。越年卿又添修清婉室,……废者备举,焕然一新。”清光绪十八年进士赵熙在《翠楼吟》词中吟道:“月过中秋,茶香碧井,登楼又访洪度。”光绪癸未进士胡延在《忆江南》词中唱道:“成都好,江矗薛涛楼。”光绪壬午北闱举人、戊戌死事六君子之一杨锐在《杨何甫招陪路廉访饭薛涛别墅》一诗中写道:“锦江水绿葡萄醅,诗楼吟作糟邱台。”“同游访古真意气,席前喧语声嗷嘈。上客一笑累十觞,清谈洒落神飞扬。”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几座建筑物的整体布局和位置安排,都在古井东侧和井前北端、临江南岸。薛涛井碑坐南朝北,井前是宽阔的庭院,几株高大古木名树,参天而立,虽浓荫密布,却显开阔疏朗。而最北端的临江南岸,才是造型为船形的濯锦楼,船头西向,船尾之东是最高建筑崇丽阁……新修《成都市园林志》认为:“整个建筑群布局自由,无对称和中轴线,从视野分析图中可以看出,每个建筑物的正立面要对着其他建筑物的‘空档,这种布局为室外观赏和游览线路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五 涛井扬后世 诗文多雅集
在《望江楼志》和《薛涛诗笺》两书中,以薛涛井为题的诗词多达64首,而在别题他作中有薛涛井句者不下百首。从这些诗词中,我们可以了解薛涛井的物质与精神的文化内涵,可以感知古人访井怀人的真挚情怀。
在访井怀人方面,有“重露桃花薛涛井,轻风杨柳文君垆”(杨慎)、“吟诗楼旁浣花溪,何幸芳名与杜齐”(陆文杰)、“人去井到今,井存人益古”(吴省钦)、“千载而上美其人,千载而下美此水”(詹赞元)。
在访井美笺方面,有“为染薛涛笺,来看薛涛井”(王士性)、“无波古井因涛重,有色遗笺举世珍”(陈矩)、“旧井尚供千户汲,名笺染遍万吟流”(何绍基)、“云封古甃清如许,浣笺桃花姓尚存”(冯誉骧)、“浣溪何处薛涛笺,汲水烹泉亦惘然”(张问陶)、“十样蛮笺此水中,欲寻佳境竟朦胧”(刘沅)、“井泉艳过花笺色,便恐桃花是薛涛”(赵熙)、“桐叶萧萧古井秋,名笺犹自见风流”(吴虞)、“犹有一澄香积水,漂红深浅似桃花”(王珙)、“邑重薛涛笺纸贵,地连工部草堂深”(谢家驹)。
在井风井貌方面,有“辘辘架银床,百尺垂素绠”(王士性)、“西川锦江边,犹有薛涛井”(曹学佺)、“碧甃银床不可探,井华清似百花潭”(董新策)、“汲来清且洁,人愿携一匜”(彭端淑)、“今古原泉依旧出,短长汲绠为谁留”(顾汝修)、“雨过苔钱上井眉,石栏数点淡胭支”(杨芳灿)、“其井冽而甘,汲之清可掬。不雨亦不枯,不治亦不浊。但闻桔槔声,昏旦绠缶续”(吴升)、“锦江春色原无价,古井苔钱绿到今”(金翮)、“只井干、深碧藓,还认唐年”(林思进)、“至今井水供烹茗,留得甘香醒酒徒”(伍肇龄)、“知否伤春客,心眢井不如”(陈叔通)。
从上述薛涛井历史文化价值的粗略考察,可知,薛涛井是成都古井文化仅有的遗存。它既是生成唐代才女薛涛纪念地的原点,又是薛涛井文化的载体;故应着力加强薛涛井的保护与薛涛井文化的发扬。
作者单位:成都建设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