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可正
摘要:2006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六条”,明确新建住宅结构比例。从国家政策可以看出,我国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控制住房建筑面积和大户型面积的比例,小户型将成为市场主流。如何设计好小户型居住建筑成当务之急。文中指出了当前小户型建筑设计中存在的不足,经过分析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小户型居住建筑设计思路。
关键词:小户型 住宅 建筑设计 空间
小户型就面积而言常指一房一厅在50平米之内,二房一厅在70平米之内,三房一厅在90平米之内。小户型不是低标准、简陋的代名词,小户型正是国家对节约型社会住宅面积的重新认定。未来小户型的开发设计需要我们重新思考关于住宅本身的问题,探索新的住宅空间体系的设计模式。这需要我们正视当代居住的真实需求,并带有远见的预测未来的变化。
一、当前小户型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房型不合理,居住功能差。现在,小户型住宅中大多是宾馆标房式的一室户房型,无独立厨房、无日常起居的活动空间,往往只具有通常集体宿舍的功能和旅店暂住的功能,而缺乏日常居家生活的功能。这类标房式房型实际上就降低了作为居住物业的使用价值,因为即使是酒店式住宅,其毕竟还是供人居住生活的“住宅”,而非“酒店”。
(二)得房率低,走道过长。如今,小户型住宅的得房率普遍远低于常规住宅,大多在70%左右,有的甚至只有60%。这与通常新建住宅80%以上的得房率相比,实在是相差悬殊。
(三)识别性差,存在安全隐患。由于小户型住宅设计的陈旧,一个层面几十户,鱼骨状、回环状一贯通的平面布局,便必然导致各家各户识别性差的弊端。进入走道,除非辨认门牌室号,几乎无其他可识别的不同空间格局的标志,往往使人不辨东西,失去方位感。有的甚至七拐八弯,仿佛进入了迷宫,一旦有火警便难以迅速疏散。
(四)一梯几十户,上下不便。现有小户型住宅,大多都是一梯几十户的集中式的电梯设置。平均每部电梯每天要承载一百多户至二百多户的上下,有的小户型甚至平均一部电梯要超过三百户的运量。就算每户只有一人居住,那么每天几百人上下进出,其拥挤状况、久等状况也是可想而知的。
二、小户型设计的优化与对策
(一)借鉴融合、力求创新。在日本东京50年代形成的集合住宅,一室户面积只40平米上下,但厨、卫、厅、卧功能齐全,有3~4个壁橱和一个小储藏室,这种被精确到榻榻米模数尺寸的设计思路和产品及配置至今仍深受欢迎。在香港,90平米面积可以做出功能齐全、分区明确、采光通风良好的三室二厅二卫一厨带佣人房十分舒适精致的标准。这些精耕细作的设计经验值得分析借鉴,当然更需结合各地实际,设计创新、产品变革。
(二)注重组织良好的室内空间。小户型既不能牺牲居家应有的功能空间,也不能因面积配比不当,影响正常使用,如影响厨、卫功能的使用,影响客厅看电视的正常收视距离等。可见,小户型设计关键在于精心合理地组织好玄关、起居厅、卧室、餐厅、厨房、餐厅、卫生间、储藏、阳台七个主要功能空间。
(三)注重适宜的功能定位。小户型不指产品的舒适度降低,不指低标准社区,随着经济社会和科技的发展进步,更需注重住宅功能的提高与完善,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满足采光通风、环保节能、智能信息化、管线布置合理化、使用分隔灵活化等功能定位。
(四)注意细化区间和细部。玄关、入户线路宜紧凑,走道宜结合餐厅、客厅;阳台调整常用比例,并注重客厅阳台分离的灵活使用;卫生间优化门开启方向和器具布置平面,注重洁污空间分离和通风;改变构件形式,适当做些凸窗、转角窗、扩展空间,改善通风采光;卧室、客厅的门窗位置精心设计,避免大而不适用;厨房采用紧凑合理的L型和U型平面,餐厨相间墙使用隔断,备置生活阳台和合理的电器开关布线;贮藏充分利用空间;减少固定构件,注重承重墙的设置,提供弹性分隔的可能和实用价值;采用简洁明快的装修,多用能扩展空间的材料;注重产品标准化、集约化、模数化、工业化。
(五)注意楼面布局方式
(1)板式、点式结合。小房型点式结构,围着核心筒布置多户,其缺陷是住户朝向问题;小房型板式结构,容积率低,建筑面积难做足,用地难以平衡。而板式与点式相结合,变通常的板式一梯两户为一梯三户和一梯四户,两梯三户为两梯五户或两梯六户。即将原先大中房型的每户3个朝向开间,改为小房型的每户1~2个开间(包括1个半开间),既可满足通风采光朝向,又可满足容积率和建筑面积要求。
(2)长、短进深结合。长进深能增加建筑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但房型布置,户套面积控制有困难;短进深房型宜布置,但影响容积率,不利节地。而长短进深相结合,有的套型长,有的套型短,再结合采光凹口的开设,可有效节地和控制户套面积,并满足通风与采光,具有一定特色。
(3)平面梯级布局。将通常“品”字形的两梯三户作一变通,将中间前凸套的两个南向开间再前移,形成类似于切角三角形的两边为梯级退缩的平面梯级布局,每户同样是1~2个朝南开间,但户户朝南,面宽小,改变面宽过长的形态。
从上可见,加强省地型、小户型设计;明晰政策的技术细则;调整完善控制性规划指标;提高住宅产业化、工业化水平等方面尚有许多工作要做,小户型的建筑设计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
三、小户型设计更应注重未来需要——适应性与灵活性
当代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有着迥然相异的家庭生活和城市生活方式。即使是每一个独立家庭在不同的时期也会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小户型住宅的设计很难针对不同的人的具体的需求来进行户型的设计,最多只能归纳几种典型的生活类型。而社会的多元化正在进一步扩大,没有人能预言他未来的生活会如何。因此,小户型设计必须使户型具有相当大的灵活性,留有使用者对户内空间再定义的余地。特别是与建筑结构及设备相关的部分,需要尽量避免对使用者划分空间的限制。采用框架及厚板结构使得住宅具有一定自由分隔的可能。但是卫生间及厨房的竖向管线一般很难调整,用于结构受力的结构柱或剪力墙也无法随意变更,所以小户型设计应尽量规整柱网,紧凑布局管井,采用平整的楼面,以适应各种变化的可能。
参考文献:
[1]张锋,当前我国大城市中心区小户型高层公寓设计研究 [D]大连理工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