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仁尚
在中国共产党7000多万名党员中,女党员占有很大的比例,她们在各个方面无愧于“巾帼英雄”的称号。而在党的二大召开之前,中共195名党员中,仅有女党员四人。下面笔者就这四位女党员逐一进行介绍。
缪伯英——中国共产党第一位女党员
缪伯英,湖南长沙人,1899年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缪云可,是位前清秀才,曾到日本考察,思想较为开明。母亲汤尚桓,曾毕业于长沙市衡粹女子职业学校,是位读书识礼、勤劳朴实的家庭妇女。缪伯英是缪家的大女儿,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她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先就读于平江县启民学校,后毕业于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1919年7月,缪伯英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女子高等学校。五四运动后的北京,青年思想活跃,各种团体活动频繁。1919年底,缪伯英参加了由李大钊、蔡元培、陈独秀等人发起成立的“北京工读互助团”。1920年3月,李大钊在北京大学秘密发起组织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不久,缪伯英参加了这个研究会。这年10月,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成立。11月,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缪伯英是最早的成员之一。此后不久,为了加强北京共产主义小组的力量,从青年团吸收了何孟雄、缪伯英等五人加入。由此,21岁的缪伯英成为当时北京地区唯一的女共产党员。1921年7月,当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宣告成立后,缪伯英成为中共历史上的第一位女党员。同年秋,她与何孟雄结为革命夫妻。
中共一大后,缪伯英积极投身于群众运动。1922年下半年,缪伯英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女工部的负责人。她经常深入厂矿企业,向工人群众宣传马克思主义。同年8月,缪伯英遵照党组织的决定,开展党外联合战线工作,被选为民权运动大同盟的筹备员,负责筹备北京女权运动同盟会,推动妇女争取政治和经济上的平等权利。1923年2月,缪伯英参与领导了京汉铁路北段的总罢工。在罢工遭到北洋军阀政府的血腥镇压后,她秘密主持编印了《京汉工人流血记》等宣传品,揭露军阀政府残害工人的暴行。为避开北洋政府的追捕,缪伯英按照党组织的安排回到家乡湖南。1925年1月担任中共湖南省委第一任妇委会书记,省妇女运动委员会主任。1927年8月,缪伯英前往上海,在残酷的白色恐怖中,开展地下工作。由于斗争环境险恶,食无定时,居无定所,长期清贫而不稳定的生活,使缪伯英积劳成疾。1929年10月,缪伯英在上海病逝,时年仅30岁。临终前,她对丈夫何孟雄说:“既以身许党,应为党的事业牺牲,奈何因病行将逝世,未能战死沙场,真是遗憾终生!你要坚决与敌斗争,直到胜利!”
刘清扬——周恩来的入党介绍人
刘清扬,天津人,1894年出生于一个回族的平民家庭。12岁时进入天津严氏女校读书,初步受到爱国主义的启蒙教育。1911年辛亥革命时,在天津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读书的刘清扬,参加了同盟会。五四运动爆发后,刘清扬和直隶女师的同学邓颖超、郭隆真等发起成立了天津女界爱国同志会,刘清扬被选为会长,成为妇女运动的代表人物,并先后被选为天津各界联合会常务理事、全国各界联合会常务理事。刘清扬在天津学生运动中崭露头角,显露了才华,经过五四运动的革命洗礼,政治上渐趋成熟,成为名闻京津的女杰英豪。1919年6月26日,她被推举为天津各界联合会反对巴黎和会签字赴京请愿代表,并与周恩来、马骏等发起成立觉悟社。1920年底,为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刘清扬赴法勤工俭学。1921年1月,经张申府介绍,她加入共产主义小组。二三月间,刘清扬和张申府一起介绍周恩来加入了共产主义小组。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她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海外支部,成为了中共建立初期的两名女党员之一。1922年初,刘清扬和新婚丈夫张申府从巴黎赴德国。一个月后,刘清扬、张申府、周恩来、张伯简四人成立了中共旅德小组。1923年冬,刘清扬与张申府这对志同道合的革命伴侣一道从德国途径苏联回国。回国后,刘清扬参加了邓颖超等人领导的天津妇女进步团体“女星社”,创办《妇女日报》,并担任报社总经理。时任中共中央妇女部长的向警予曾誉之为:“《妇女日报》的纪元,是中国沉沉女界报晓的第一声。”
1926年北京发生震惊全国的“三一八”惨案,段祺瑞政府开始大肆逮捕爱国人士,在印发的通缉国共两党48人名单中,第一名是李大钊,第二名就是刘清扬。为了保护刘清扬的安全,1927年1月,中共中央将她调到武汉工作。“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后,蒋汪合流,第一次国共合作彻底破裂,刘清扬退出国民党。由于正怀身孕,为躲避国民党反动派的白色恐怖,刘清扬也脱离了共产党。脱党后的刘清扬和丈夫张申府住在清华园。“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不但强占东北三省,又以咄咄逼人的骄横气焰步步进逼华北。刘清扬耐不住心头怒火,重新踏上政治舞台,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
在抗日救亡的日子里,刘清扬继续着自己对共产主义事业的追求。抗战初期,她就在武汉向中共领导人周恩来提出,希望中共中央能批准恢复她的党籍。周恩来劝她,暂时留在党外,便于开展统战工作。1949年9月,她作为全国妇联代表,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解放后,她一次又一次地申请入党。1961年,刘清扬终于获准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十年浩劫,刘清扬也未能幸免。1977年7月19日,刘清扬含冤辞世,享年84岁。两年后,1979年8月3日,中共中央为刘清扬平反昭雪,举行追悼会。邓小平、宋庆龄、邓颖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送了花圈。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妇联主席康克清在悼词中说:“刘清扬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
杨开慧——毛泽东志同道合的妻子
杨开慧,湖南省长沙县板仓人,1901年出生于一个进步知识分子家庭,其父杨昌济(怀中)是著名的北京大学教授。父亲为她取名霞、字云锦,学名开慧,人们亲切的叫她“霞姑”。1907年杨开慧入杨大庙官立第十四小学读书,1913年春转入长沙稻田女子师范附小。年幼的杨开慧聪明好学、朴实勤奋,小小年纪写得一手好文章。杨开慧十三岁那年,父亲留学回国,应聘到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教书,全家迁到长沙城内。这时毛泽东正在第一师范读书,他那远大的抱负、坚韧的意志、勤奋刻苦的精神和俭朴谦虚的作风渐渐为杨昌济所赞赏。毛泽东假日课余常和同学到杨家去求学请教,讨论问题。年幼好学的杨开慧被他们热烈的谈话深深吸引,成了一名自愿的旁听生。
1918年,杨昌济应聘到北京大学任教,全家迁居北京。同年8月,毛泽东为领导赴法勤工俭学运动来到北京,经杨昌济介绍来到了北京大学图书馆工作,成为杨昌济家中的常客。在这一时期,杨开慧进步很快,她的亲属曾评价她:“开慧志向尤大,特属难得”。
1920年,杨昌济病逝。杨开慧和哥哥杨开智扶柩回到长沙,不久进湘福女中选修班读书。毛泽东从上海回到长沙后,她便到湖南学联做宣传工作。1920年下半年,杨开慧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冬,杨开慧和毛泽东结婚。婚礼很简单,只在结婚的晚上,花了六块银元办了一桌宴席,招待长沙的几位亲友。从此,杨开慧一直协助毛泽东开展革命工作,并在1921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负责中共湘区委员会机要兼交通联络工作。1923年至1927年,杨开慧跟随毛泽东在上海、韶山、广州、武汉等地开展工农运动和妇女运动。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发动了秋收起义,而杨开慧则留在长沙坚持党的地下斗争。
1930年10月,杨开慧因叛徒的出卖而被捕,她和8岁的儿子毛岸英被关押在长沙警备司令部。面对穷凶极恶的敌人的威逼利诱,严刑拷打,杨开慧坚贞不屈,大义凛然:“你们要打就打,要杀就杀,要想从我的口里得到你们满意的东西,妄想!”“砍头只像风吹过!死,只能吓胆小鬼,吓不住共产党人!”当敌人逼问她毛泽东的去向,要她公开宣布与毛泽东脱离夫妻关系时,杨开慧斩钉截铁地回答:“要我与毛泽东脱离关系,除非海枯石烂!”恼羞成怒的敌人决定将杨开慧处以极刑。1930年11月14日,杨开慧英勇就义于浏阳门外识字岭,年仅29岁。行前,她把孩子搂在胸前,轻声说:“孩子,我没有别的话要说。如果你将来见到爸爸,就说我没有做对不起党的事。说我非常想念他,我不能帮他了,请他多保重。”毛泽东闻此噩耗,悲叹:“开慧之死,百身莫赎。”1957年,毛泽东在《蝶恋花·答李淑一》这首词中,称颂杨开慧烈士为“骄杨”,并向友人解释说:“女子革命而丧其元,焉得不骄!”
向警予——中国共产党第一位女中央委员
向警予,湖南溆浦县人,1895年出生于一个土家族商人家庭。5岁启蒙,8岁入城西文昌阁小学取名俊闲,是当时全县唯一入学读书的女子。1911年,16岁的向警予考入常德师范,翌年转学至湖南省立女子第一师范。1914年转入私立周南女子师范学校,改名警予。1916年夏,向警予从周南女校毕业,回到家乡创办了溆浦学堂并担任校长,一批批的女学生来到学校,接受了妇女解放思潮的洗礼,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1918年春,蔡和森、毛泽东在长沙组织新民学会,宗旨是“向上互助,革新学术,砥砺品行”。闻此消息,向警予毅然辞去校长职务,来到长沙,参加了革命团体新民学会。1919年,向警予与蔡和森同赴法勤工俭学,寻求改造中国与世界的真理,并于1920年在法国蒙达尼结为革命夫妻,开一代自由恋爱之新风。1922年初,向警予回国在上海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在不久后召开的中共二大上,向警予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候补委员,出任中共中央妇女部首任部长。此后,她在党的三大、四大上,继续当选为中央委员,长期从事中国妇女运动的宣传、组织工作,并参与领导了五卅运动。1925年10月,向警予受组织派遣赴苏联莫斯科共产主义者劳动大学学习。1927年回国后,她出席了中共五大。在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叛变革命的危机时刻,向警予在武汉坚持地下斗争,主编《大江》报。1928年3月20日,她被武汉法租界巡捕房逮捕,后引渡给武汉国民党卫戍司令部。在狱中受尽严刑拷打,她始终坚贞不屈,于五一国际劳动节英勇就义,年仅33岁。随着一声罪恶的枪声,向警予倒下了。但是,她的事迹在中华大地不胫而走,鼓舞了成千上万的英雄儿女走上革命的战场。对此,毛泽东号召人们“要学习大革命时代牺牲了的模范妇女领袖向警予,她为妇女解放,为劳动大众解放,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一生”。周恩来则要求人们“不要忘记她”。○
题图 (从左至右)缪伯英、刘清扬、向警予、杨开慧
责任编辑 刘金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