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君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油价从2008年7月147美元/桶的历史高位暴跌到12月19日的33美元/桶,半年时间内跌幅达80%。加之,近期成品油市场需求降低,市场零售价格下跌,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大集团的成品油库存高企,为了寻求出路,两家放弃了从前的竞争策略,开始联手保价。2008年12月19日,中石油总裁周吉与中石化总裁王天普各自率领庞大的代表团,出席了2009年度的“原油互供协议”签字仪式,根据协议,双方将对有关石油资源进行互相利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目前,中石油成品油库存已处于历史高位,亟需加大销售力度;中石化却不愿国内成品油价格持续滑落,因此,两家展开沟通,共同寻求解决方案是必然的。”一位中国石化协会人士指出。
1998年,中国石油行业重组改制完成后,长城以北油田,炼厂及国有销售单位尽数被纳入中石油旗下,而长城以南的,则被划入中石化旗下。
由于中国的主力油田集中在北方,而主要的成品油和化工品市场却在长三角和珠三角,这种资源禀赋的差异,造成了两大集团在原油、炼油和成品油销售环节上的资源不对称。即中石油市场狭小拥有丰富的原油资源,而中石化市场广大,原油资源却很匮乏。
就原油资源而言,中石油旗下大庆油田一家的油气产量就达5000万吨/年左右,相当于全国每年总产量的1/3,高于中石化旗下所有油田的总产量;而就市场而言,在中石化主导的长城以南,成品油消费量达到1.2亿吨/年,是中石油所处北方市场的两倍。
为平衡两者间的资源差异,原油互供就成为中石油、中石化两大集团间每年必须进行的工作——拥有原油资源优势的中石油,每年都会按协议价格向拥有市场优势的中石化提供一定量的原油。
在中国能源网CEO韩晓平看来,最初的原油互供,是对中石油的支援之举。“当时(2002年之前)国际油价维持在20美元左右,远远低于国内的勘探开采成本”,虽然,中石化“从海外进口原油在南方炼制”成本更低,但鉴于整个行业的利益,中石化仍需购进成本较高的国产原油。
如今,纽约原油期货再次跌至5年来的最低点。专家认为,两大集团的原油互供“很有可能独立于国际油价,可能在60美元左右”。
但也有专家对这一价格并不看好。“现在,市场供应十分充沛,两大集团联手保价,也不一定会取得预想效果,也不可能持久,因为他们的库存必须要消化。”东方油气网副总经理钟健说。在他看来,“倒是地炼及社会加油站,有可能借机高位出货,以实现成品油库存的加速流转”。
当前,两大集团共同面对着成品油需求下滑难题。据统计,由于9.10月份全国成品油消费量连续两个月出现环比下降,11月份全国原油加工量首次出现负增长,下降2.3%,主要炼油企业开工率在连续5周下降后,达到近年来的最低点69.23%。
“2008年,国内成品油产量约为1.8亿吨。其中,中石油生产了8000万吨,余下的由中石化旗下炼厂生产,但北方市场(中石油的销售范围)消化不了8000万吨成品油,有约25%(2000万吨)成品油需要销售到南方市场(中石化的销售范围)。”钟健说。
在长城以南的中石化传统市场中,中石油拥有的加油站数量较少,其主要采用批发模式,向社会加油站批发成品油,而社会加油站的销售价格往往随行就市。
若中石油在北方市场无法消化的2000万吨成品油,最终进入南方市场的社会加油站,势必对中石化的市场体系形成冲击。显然,这是双方都不愿见到的。
而且,在上述中国石化协会人士看来,“成品油市场的混乱,会扰乱两大集团整体的生产安排,而这关系到两大集团来年的原油,炼油、化工等各个生产环节的计划。因此,两大集团会十分关注这件事。”
事实上,此前已有类似教训。2002年前后,国际油价尚处在20美元/桶附近时,为确保集团内其他板块的开工率,中石油和中石化曾有过激烈的市场竞争。
“当时,中石油和中石化为了争夺南方市场,一方面高价收购社会加油站,另一方面大打价格战。国内成品油市场的价格体系因此被冲乱。”前述中国石化协会人士回忆说。
2003年,在国际油价攀升至30美元/桶以上后,在政府的协调下,两大集团放弃从前的竞争策略,开始联手保价,收紧了对社会加油站的批发量。
据业内人士来看,“中石油和中石化很可能还会采用这种策略,以维持他们在国内市场的地位”。此前,两大集团已多次表示,不会进一步下调旗下加油站的成品油零售价格。
“但两大公司联手将进一步垄断上游资源,对炼油厂是利好消息,强化了对批发油价的控制力。”有关油品专家表示。
面对成品油需求下滑的趋势,两大集团于2008年12月19日纷纷开始全国部分大城市降价。截止到今年的1月8日,广州、上海,福州等大城市已开始降价、且降幅最高的已达了每升0.4元。降价的幅度和范围包括频率,都是最近几年来非常罕见的,如1月8日,广州、上海、成都的93号汽油的价格都已经跌回到了每升5块钱以内。
据了解,现在上海很多的加油站,除了中石化、中石油之外,民营的加油站其实都已经加入到降价大军当中来了,而现在加入这个大军的不只有上海,比如说广州、福建、深圳、成都等比较大的城市已经开始出现了降价。
但记者发现,目前北京的油价还是没有怎么降(除个别的私人加油站外),据专家分析,原因可能是,第一是因为现在北方,如山东这些炼油厂,成品油的库存其实逐渐已经消化掉了,没有那么大的库存压力,没有那么大销售的压力,当然就不会选择来降价。另外,在国际金融危机的一个背景影响下,南方会有很多的企业现在对于油没有那么大的需求,所以肯定南方的库存压力会比较大,需求供求的关系导致了南方现在的普遍偏淡,造成了下跌。
第二个跟油的品质有一定的关系,因为北京现在市场上卖的油属于一种高清洁汽油,它成本本来就比一般的油成本高,这是一般的民营炼油厂没有办法提炼出来的,即使能炼出来了,量也比较少。
第三因为北京的民营加油站比上海,广州这些城市要少很多,没有充分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