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纪宣 袁 震
“提速而不‘越轨”,德阳市在灾后恢复重建重大项目立项和重要工程建设招投标中,走出一条项目建设“既快又好”的新路径。
截至2008年P2月底,德阳市灾后恢复重建总投资近600亿元,开工工业项目598个,基础设施项目17个,公共服务设施项目55个。在灾后恢复重建项目运作中,他们没有产生一起重大违法违纪案件。
压缩办事时限“快”字当头
2008年12月15日,投资5000万的德阳市第6中学建设项目招投标程序完成并进入开工准备阶段。该工程从立项到完成招投标程序,仅仅花费40多天时间。“如果按照过去的审批流程,该项目进入开工准备,要用2到3个月时间。”德阳市发改委政策法规处处长屈智勇介绍,“节约的时间出自审批流程的优化。”
目前,德阳灾后重建项目大部分处于立项和招投标阶段。如何确保这些项目从一开始就“争分夺秒”?德阳市在不突破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在立项和招投标上努力创新,压缩办事时限、实现流程再造,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在项目审批中,将立项报建实行并联审批,并与招标投标前期准备工作同步进行。程序一变,可以将项目审批时限缩短到30天内完成。
“按省上要求,对政府投资项目招标核准到备案,要13个工作日。我们德阳通过提高行政效能,将一般性项目缩短到5个工作日,对工期有特殊要求的项目。特事特办,减少到1个工作日就完成。”屈智勇说。12月19日,在德阳市政务中心,某建筑公司在总投资350万的德阳监狱教学楼维修改造办公楼项目上,与业主签订了比选合同。“该项目立马就可以开工了。”德阳市发改委某负责人告诉笔者,从发布比选公告到签订合同,前后不到10天时间。
此前,在11月底的招标中,该项目因故流标。“工期不等人。”按照《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灾后重建国家投资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工作的通知》规定,德阳市政府常务会议集体研究决定,在符合国家和省上法律法规规定的前提下,批准该项目由公开招标改为比选,仅此一改,节约时限35天。
针对恢复重建工程项目审批事项,德阳市还规定,凡是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时限的,相关部门都要作为即办件进行办理。同时,在市、县两级政务中心,还开辟了“快速通道”,在时间、场地、人员等方面,所有项目为灾后重建国家投资工程项目审批让路,并在一天内完成开评标项目和发包项目现场评标、竞争性谈判,第一时间在现场公布中标候选人排序或竞争性谈判结果。
严格执行监管制度严防“越轨”
在德阳市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贾瑞云的办公案头上,笔者见到一本散发着新鲜油墨味的册子,封面书写《德阳市扩大内需、灾后重建、对口援建资金项目监督管理工作规范》。
“这本册子集纳了从地震以来,中央、省、市出台的,适用于目前重大项目立项、重要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大额资金拨付、大宗物资采购等‘两重两大管理和监督方面的规范性文件。”贾瑞云告诉笔者,这本“工作规范”即将发到市、县各部门和全市150多个乡镇,“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和监管部门项目建设工作的‘路标。”
德阳市扩大内需、灾后重建规划项目突破1万个,总投资近3300亿元。如何管好用好这笔巨额资金,确保财政投资安全、透明、高效管理和使用?德阳市首先从健全完善并严格执行监管制度入手,为项目建设划出“红线”,设定“路标”。10月初,罗江县自来水扩容及管网建设工程的竞争性谈判在德阳市政务中心举行。此前,该工程经罗江县政府常务会议集体讨论并报德阳市人民政府核准为应急工程,进入选定施工企业的程序。“在近10个符合资质的企业中采取抽签方式,随机抽取3家企业进行谈判。”该项目业主负责人,罗江县建设局杨通荣副局长告诉笔者。在谈判现场,该县发改委和监察局始终派员监督,直到选定施工方。
“针对灾后应急工程,市上出台《关于规范我市灾后重建国家投资应急工程发包工作的意见》和《德阳市灾后重建国家投资应急工程发包竞争性谈判实施办法(试行)》,确定了集体决策、随机抽取、竞争性选择三大原则。按照市里出台的政策,德阳市还组建了由48家灾后重建国家投资应急工程发包企业库,应急项目施工企业全部从企业库中产生。”德阳市监察局局长邹立说,通过进一步细化监管措施,有效避免了人情工程、招呼工程,确保了阳光重建。
同时,随着“加强灾后重建监督管理工作实施意见”等一系列制度出台,德阳市对“两重两大”的监督检查更加有章可循,在项目立项、预算评审、招标投标、资金拨付等方面进一步做到“制度规范化、管理流程化、信息公开化、监督合力化”。
加强重建项目监管纪检部门齐上阵
为加强对灾后重建项目的监管,德阳市还由业主所在的纪检部门参与监督。德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目前承担的两个国家投资恢复重建项目,已经开土。雷彬是该区纪委书记,近段时间,他隔三岔五就往工地上跑,“看看有无违规行为发生,同时督促安全生产。”他说,接下来还有许多项目要进入程序,“我的任务就是提醒领导和督促相关部门按法定程序办事,并派员全程跟踪监督。”
目前,德阻市灾后重建项目的监督网络,形成了以发改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法定监督、业主所在单位的纪检监察机构跟踪监督,行政监察机关对发改和行业主管部门进行再监督的格局。同时,该市还在市县两级成立由发改、监察、财政、审计等单位组成的监督小组,开展联合监督。“比如,招标改比选,项目审批部门要拿出理由,报政府审批,行政监察和业主所在的纪检部门也要清楚理由是什么。我们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是对监督者再监督,以进一步确保项目程序依法合规,投资安全透明。”该市招投标监督办公室的吉华强告诉笔者。
“监督中,一旦发现问题就立即纠正。”吉华强说。2008年12月初,在市上某项目开标中,现场监督发现,招标代理公司涉嫌围标,该招投标行为立即被叫停。同时,发改、建设、监察等部门介入,对该公司进行调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