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都市报办报的方向

2009-03-24 04:31张林贺
新闻爱好者 2009年2期
关键词:办报时评都市报

张林贺

当前,随着所谓的“后都市报时代”的来临,许多都市报或向党报靠拢,或追求有效发行,或以经济指标来论成败,在办报理念上出现摇摆和偏差,从而陷入一种自设的“主流化”迷阵之中,丧失了原来的特色,出现种种弊端。那么都市报如何进一步创新,如何铸就权威性和公信力,朝着真正的主流媒体迈进,这是我们必须认真思索的问题。

都市报“主流化”浪潮带来诸多弊端

以1995年《华西都市报》创刊为标志,中国的都市报至今已走过了14个春秋。以社会新闻起家的都市报,曾以清新可喜的文风、受众至上的观念、灵活激励的机制等,自觉地把大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摆在重要位置,一度受到广大读者的追捧,开启了中国报业发展的新时代。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大批都市报纷纷开始寻求自我超越,不约而同地朝着“主流化”的方向演进,以所谓的新闻“硬化”、“严肃”和“责任”为特征,俨然又开辟了“后都市报时代”。然而在这股“主流化”风潮中,许多都市报摒弃了原来的办报理念,却没有找到更先进的办报方向,导致正面报道流于模式,舆论监督丧失锐气,报纸发行走向高端,内容乏味,特色丧失,进而失去了自己原有的读者群,影响到都市报的进一步发展。

坚持“六个一”,走出都市报“主流化”误区

那么新时期的都市报应该坚持什么?出路何在?笔者认为,不纠缠于名分之争,依照新闻规律,围绕“六个一”来做文章,踏踏实实坚持自己的东西,都市报依然大有可为。

确立一个简单明确的目标——内容为王。任何一家都市报,只有脚踏实地,不浮躁,不急功近利,确立一个简单明确的目标,始终坚持“内容为王”的价值观,摆脱对所谓“主流”、“大报”名分的追逐,视受众为衣食父母,不断创新,才能做大做强做长。

“办中国最好的报纸”,这是当前《南方都市报》印在报头下的口号。敢于喊出这样的口号,显示出一家本来属于地方的媒体敢于担当的勇气——它要办成有全国影响力的大报之一。回顾一下《南方都市报》历年来的口号,从“南方都市报,看了都说好”到“大众的声音”,从“改变使人进步”到“成熟源自责任”,从“我来了,我看见,我征服”到“办中国最好的报纸”,口号的演变,体现了其办报理念的务实。也正是秉持这样的追求,《南方都市报》的公信力才得以在市场竞争中迅速建立,并赢得读者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尊重。①它从广州到深圳,到密集覆盖珠三角,到挥师北上创办新报纸,到云南去收购《信息报》,再到办网站出周刊周报新品种,《南方都市报》的眼界已经超越广东,指向全国。它代表了中国都市报的一种前进方向。

形成一个有力的拳头——深度报道。都市报要形成自己的特色和影响力,必须抓好一个拳头——深度报道。所谓深度报道,就是要不同凡响,要有力度,要一挖到底,形成一个时期的核心报道。如今,大多数都市报都有自己的相关栏目推出,比如《南方都市报》的“深度”、《大河报》的“今日关注”、《郑州晚报》的“独家责任”等,当然,让人最终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内容的真正深度,是那种影响全国舆论的深度报道,比如《南方都市报》2003年关于孙志刚案的报道。它给《南方都市报》带来了全国范围的影响力。孙志刚案最终导致废除了一部中国的收容法,推动了中国的法制进程,意义是十分深远的。继孙志刚案报道之后,同年包括聂树斌案、佘祥林案等一系列的冤案报道产生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促成了把死刑核准权收到最高人民法院,这同样是社会的进步。

同样,《南方周末》的“5·12”“大地震现场报告”和“大地震现场再报告”对震灾现场人性弱点的真实描述,以及坍塌的学校建筑反思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②

凝聚一种敢于担当的锐气——舆论监督。媒体的锐气,主要体现在舆论监督上。一个叫得响的品牌必须有独特的个性、鲜明的立场,能够反映民意,敢于监督。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当前“主流媒体”舆论监督存在弱化的现象。许多尖锐问题的提出竟然依靠网络上的“自由民”,比如对“周老虎”的揭发,比如对信阳“最牛别墅群”的曝光,最先都是由网民们“捅”出来的,等最终“纸包不住火”的时候,众多“主流”媒体才慢吞吞地跟进,而且是轻轻带过,令人失望。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高调提出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表示要“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这为媒体行使舆论监督功能提供了政治保障。都市报勇于开展舆论监督,敢于批评和揭露社会丑恶现象,除了靠党和政府的支持外,更多的是要靠一张报纸敢于担当的勇气、明辨是非的慧眼、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是媒体的风骨所在。

发出一种振聋发聩的声音——突出时评。一张报纸要有自己的理念,要敢于有自己的声音,这才是一张成熟的负责任的都市报,而时事评论是发声的最好渠道。仍以《南方都市报》为例,2004年,该报时评版改版,将原来的时评版改造成“社论”版与“个论”版,占据重要的二、三版位置。“社论”版成为《南方都市报》唯一完全不接受广告的版面。改版后的南都时评,在社论引领之下,以街谈的亲民、推荐的眼光、来论来信的众说纷纭及“个论”版专家学者的精辟多元,共同搭建起了一个公共言说思考的平台。这种多元的自由主义价值观借助网络技术的传播,使得南方都市报迅速成为颇具影响的传媒言论阵地。而时评的多元化观点将不断促成公民思想的多元化、理性化,这是社会进步的根本。

比如2007年6月16日的《南方都市报》社论《以国家名义捍卫文明底线》为题,针对山西“黑砖窑事件”,如此评论:“今日的局面,定要有人负责。这不容含糊,也无从商榷。许多人议论,许多人分析,写下各种各样的理据,要为事件找到出路。可是,这不是一道复杂的社会分析题,只是一道简单的文明判断题。那些普遍的愤怒,已经标定底线,也给出答案。”可谓一针见血,语句简洁,掷地有声,振聋发聩。

坚守一颗悲天悯人的心——以人为本。珍惜生命,关爱生命,关注人的价值、尊严和权利,关注人类的苦难、奋争和希望,这种可贵的人文情怀应该成为都市报永恒的追求、不变的原则。都市报若一味求硬,一味刊发官样文章,势必会冲淡对人性的关怀。比如一些灾难报道,读者不能只看到一组冰冷的数字,多少人遇难,大讲如何施救,这种“负面新闻正面做”的手法往往忽视了那些在灾难中死去的人们——他们是哪里人?叫什么名字?家里还有什么人?而对这些生命的关注和尊重,才是可贵的人文关怀。

日前,唐山大地震23882个被遗漏的罹难者名字将补刻在地震罹难者纪念墙上。据知情者透露,由于来自唐山市档案馆的多年来主要通过基层社区征集来的《地震罹难者名册》本身并不齐全,筹建地震遗址公园的南湖生态城管委会2008年6月10日起通过媒体,向市民征集未登入名册的名字。③尽管时间已经过去30多年,但这种迟到的登记,毕竟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

盯紧一个永远不变的主角——普通大众。既然定位为都市报,主角理所当然就是普通大众,而眼下中国的普通大众绝对不在“中坚力量”或“成功人士”构成的金字塔身和金字塔尖上,而在数以十亿计的农民、工人、一般市民及其他底层人群构成的塔基上。“都市类报纸是深入都市社会生活、贴近市民需求的大众传媒”。按照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石峰的说法,都市报的方向就是要办成“普通百姓喜闻乐见的主流媒体”。④这就要求都市报更进一步地面向大众、关心大众、服务大众。凡事要从大众的视角出发、挖掘大众关心和与大众息息相关的新闻事实,做好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改革、经济发展、政策走向等“大民生”新闻报道。要实实在在地去关心老百姓的生活,关心他们的生存状态,这才是根本性的转型。⑤

大众化同一些都市报宣扬的权威性、公信力并不矛盾。在大众化的定位中追求新闻真相,在灵动鲜活的新闻中体现新闻责任,敢于担当,同样能铸就自己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注释:

①陈栋:《南方都市报“十年南都”系列纪念活动启示》,《今传媒》,2007(9)。

②向熹、邓科等:《大地震现场报告》、《大地震现场再报告》,《南方周末》,2008年5月22日、2008年5月29日。

③蒋昕捷:《在唐山寻找失落的名字》,《中国青年报》,2008年7月30日。

④石峰:《把都市报办成普通百姓喜闻乐见的主流媒体》,《新闻战线》,2005(10)。

⑤文璐、张垒:《都市报:办“主流大报”的路有多远》,《中国记者》,2007(8)。

(作者为《中州大学报》主编)

编校:郑艳

猜你喜欢
办报时评都市报
“政治家办报”概念的百年演化与话语创新
时评的一般思路
就事说理,激浊扬清——如何写好时评作文
以15秒播出一个温暖的片断——温州都市报的抖音号运营实践
不变与变——政治家办报理论的发展与实践路径
试论《都市报道》与“民生民情”
新形势下都市报文化新闻创新探析
对树立“开放”办报理念的几点思考
党建时评
院报的制胜要素和办报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