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建兵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指导下,通过教学实践抽象概括而形成的一种教学策略体系。教学模式不同于一般具体的教学方式,它强调整体性、程序性,但也并非一成不变。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素质是教育教学的目标。围绕这一目标,教学领域进行了广泛的探索和实践,探究式教学就是其中实践范围最广、影响最大的一种教学模式。
近年来,笔者在落实新课标的教学过程中,为全面提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进行了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尝试。
一、导入要奇——兴趣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学习环境,揭示物理知识的社会实践意义,以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这一阶段可直接作为新课导入,也可以设计在新课导入和进入新知识学习之间的过渡,但它并不等同于导入过程,而是探究式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一步,因为它直接牵动着学生发现、探索问题的兴趣。如果教师通过课堂导入能够创设一种有趣的思维意境,从而刺激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无疑会使教学事半功倍。例如,在讲“光的直线传播”时,可以设计几个非常有趣的游戏。(1)踩影子。试一试,你能将物体的影子踩在脚下吗?(2)手影。想一想,手影为什么会随手形改变?同学们带着一些问题去认识、分析、概括,教师及时予以评价,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思维主动性。这一阶段,从教育教学目标上,舍弃了以传授知识为目标的注入式教学,变教师讲授知识为学生探求知识,把教学的基点定位在发展思维和培养能力方面。从教学内容上讲,教师创设的情境和显现的内容,必须和教学的重点内容相关联,但最好不是结论性的答案,而是在基本结论的一定范围内,留有余地,以便充分发展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从教学结构上讲,这一阶段以学生观察、联想活动为主,教师可以通过媒体显示或实物显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奋点。
二、精讲点拨——科学性
通过启发式教学模式的第一阶段,学生基本上都能进入有意义学习的心理过程,但教师此时千万不要认为直接讲授知识的时机已经成熟,否则,将阻滞学生的思维和能力发展过程。教师应当承接第一阶段给学生呈现的与教学重点相关联的内容,通过精要、生动的讲解,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引导学生逐步接近知识结构。对于知识的讲授,无须讲求立论、讲解、分析、小结的完美程序。要知道这种完美的程序,只对教师“完成任务”的自我感觉有用,但对学生是一种变相的不负责任。教师必须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捕捉学生学习的障碍和思维的灵感方面,并及时引导启发。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让学生沿着思维的阶梯,在教师有效的引导下,自觉地发现、掌握知识,从而调动他们潜在的勇气、胆识,培养他们的能力。在教学结构上,该阶段表现为通过教师的非定性讲述,勾勒出知识结构的模糊概况。学生在形式上是被动的,但在思维活动中,仍然居于有意义的主动地位。在这一教学阶段,教师通过讲解,勾勒出知识结构的轮廓,教师处于主导角色的地位。教师若要成为“主导”,重点应放在如何启发学生的“学”上。教师必须转变备课只熟悉教参和教材,上课“照本宣科”的“轻”备课,重授课的教学思路,确立“重”备课、活课堂的教学思路。教学大纲和教材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仅仅为教师提供了教学的基本线索,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不仅要熟悉教学内容,而且要着重掌握教学大纲所规定的认知和能力培养目标。围绕这一目标,广泛搜集现实的材料,设定使用的媒体和教学方法,并使之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扎实、科学、全面的备课,将会使课堂教学厚积薄发,游刃有余。从这个意义上看,教师备课的工作量要远远超过上课的工作量。
三、巧设疑问——思维性
古希腊亚里斯多德有一句名言:“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设疑也应有一个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先感知后概括的递进,亦即从实验事实入手,去归纳概括某种结论或道理,以实现学生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
问题是开启思维和发展思维的源泉。一个问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而是开放式的,这是未来不断开发新技术人才必须具备的思维模式。探究式教学模式以发展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目的,传授知识仅仅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一个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是课堂教学的轴心。在教学结构上,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形成一种合作关系,既可以是师生之间的个别或群体讨论与对话,又可以表现为学生之间的个别或群体讨论与对话。这一过程是启发式教学模式的灵魂,教师要尽可能地有意巧设认知过程中的障碍,如提供正反两方面的立论,故意误导等,从而使学生在迂回曲折、历经坎坷的多向思维之后获取知识。在教学技巧上,教师要尊重持不同观点或者是错误观点的学生,要保护好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四、小结精简——逻辑性
经过前三个阶段的教学过程之后,教师要抓住学生急于鉴别自己探索结果的心理,回到主导地位中去,剖析错漏,归纳、推导出正确的结论,具体、准确、系统地讲述知识内涵和构成。物理课的小结,也是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一过程带有总结的性质,与传统教学总结不同的是,教师不是对自己的分段讲述进行自我总结,而是在学生自我发展的基础上,通过梳理学生的认识结果,推导出结论。由于学生思维主动性的贯穿和渗透,其教学结构表现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能动作用实现了有机统一。
探究式教学模式是对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模式在目标、内容、形式及手段上的一种变革,但它并非是一种机械式的课堂教学模式,而是一种基本的教学思维模式。探究法、讨论法、实验法等各种具体的教学方法的有机融合,将使这种教学模式更加充实和丰满。整个教学活动呈现出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为主线,以教师主导为辅线的动态构成,从而更好地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责任编辑:刘福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