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经济形势切勿盲目乐观

2009-03-23 10:10
中国新闻周刊 2009年9期
关键词:形势城镇经济体

从公共政策角度看,就业率是判断经济形势最重要的指标。不管宏观经济数据有多好看,如果就业岗位没有增加,那就说明经济体没有实现实质性复苏。

在今年两会上,对于目前的经济形势,有一种乐观的估计,很多专家预计,中国经济到今年年中就可以实现复苏。

应当说,这样的看法未必全无道理。政府采取了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即两会上热议的“4万亿”。两会之后,这些资金将陆续投入经济体。除此之外,与其他国家不同,中国的流动性保持着充足供应。自11月份以来,银行大幅度增加信贷规模。仅仅1月份一个月,银行新增贷款1.6万亿元,超过去年第一季度的新增贷款总量,2月份放贷数据也将出现大幅增长。似乎正是在这些资金、政策的推动下,股市出现了反弹,房地产商的恐慌情绪也趋于缓解。

但是,仅仅这些数据似乎不能说明经济形势已经好转。更多数据表明,经济形势并未好转,而是似乎在继续恶化。以物价数据为例,今年1月的CPI比2008年12月下降02%,创30个月以来新低;2月份继续维持这一下滑趋势,同比下降1.6%。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下降幅度更大,为4.5%,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更是下降了7.1%。

最重要的是失业数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在两会上用“非常严峻”来形容当前的就业形势。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出现大幅下滑,城镇登记失业率上升。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呈快速下滑的趋势:11月份是55万,12月份是38万,10月份是84万。目前城镇登记失业率4.2%,达到三年来最高水平。

当然,这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是不包括农民工的。同样是人保部的数据,去年年底,全国外出务工的农民工总数1.4亿,春节前返乡农民工总数占外出农民工总数的50%左右,比常年多出10%左右。春节以后,80%回到城里,也即有1400万未返回城市。返城者只有4500万人找到工作,另有1100万人没找到工作。两者相加,有2500万农民工失去了城市的工作岗位。

从公共政策角度看,就业率是判断经济形势最重要的指标。不管宏观经济数据有多好看,如果就业岗位没有增加,那就说明经济体没有实现实质性复苏。最起码说明,复苏尚未传导至普通民众,因而,经济衰退所带来的社会风险目前并未得到缓解。

不少人士之所以对经济形势过于乐观,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过于迷信政府的调控能力。面对大幅度生产、消费、出口萎缩,政府确实可以采取一些措施阻止其萎缩,甚至刺激其恢复。但面对高度复杂的经济体系,政府的作用其实是有限的。

至于去年发生的事情更可警戒人们,盲目乐观只会贻误国事。去年秋天,次贷风波引爆的金融危机波及全球,而国内外媒体、论坛上。鼓吹“中国例外论”者却不乏其人。以世界银行副行长和首席经济学家的身份首次回国参加公开活动的林毅夫就声称,中国经济不会受到“太大冲击”。更有一些专家大谈,只有中国能够拯救世界。言犹在耳,政府就出台了大规模刺激经济的计划。

殷鉴不远。其实,政府高层还是清醒的。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与江苏代表团座谈时指出,“挑战确实严峻,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仍在扩散和蔓延,世界经济增长明显下滑,我国经济发展也面临很大困难。”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指出,今年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

高层的这种态度是明智的。只有正视问题,承认经济形势的严峻性,才有可能认真地寻找问题的根源所在,并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存在于部分专家及财经管理层的盲目乐观心态则会产生巨大误导作用。比如,学界、财经管理层迄今似乎对本轮经济衰退的起因未作深入研究,只是简单地将其归咎于外部金融危机的冲击,而忽略了中国自身的经济结构扭曲与体制不舍理的问题。基于这样的肤浅判断,有些人甚至对现有的垄断的、封闭的金融体系表示庆幸。然而,继续维持这样的金融体系,中小企业如何能够得到金融资源?而中小企业如果不能复苏,新增创造就业岗位从哪儿来?

本轮经济困境是严峻的,因此,政府除了采取短期措施以期尽快实现总量复苏之外,更应采取重大改革措施,以推动经济结构与体制的调整,增强整个经济体创造就业岗位、实现财富均匀分配的能力。

猜你喜欢
形势城镇经济体
工作图什么?
新兴经济体分裂为三大阵营
城镇建设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和探讨
在钟鼓楼上回望——宾川县州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