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为何讨厌瑞士?

2009-03-22 05:11
学习博览 2009年11期
关键词:伯尔尼疗养院电灯

雷 颐

瑞士生活富足,社会安定,甚至惨绝人寰的世界大战它都能“置身世外”。然而,有“革命导师”之称的列宁却非常不喜欢瑞士。此中原由,颇耐人寻味。

生活优裕,穷人生病

能住进疗养院

1903年夏,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会议上因建党模式问题发生争论而分裂成“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激烈的党内斗争,尤其是与普列汉诺夫的分手使列宁非常难过,筋疲力尽。于是列宁和夫人就背起背包到山里住了一个月。有一次,他们在一个叫秋吉维泽的休养所住了六个星期。这个休养所地势很高,是所“牛奶”休养所,每天三餐几乎都以奶制品为主,而且收费非常便宜。虽然收费低廉,房间却干干净净,还有电灯。在电灯发明不久的20世纪初年,电灯还属“奢侈品”,所以列宁夫人曾多次提到新搬的房间里有电灯。有一次几位客人来访,她专门打开电灯,“给他们看亮得多么奇异”。如此低廉的价格,是专为贫苦的穷人而设,富裕的“体面人”自然不来此休养。使列宁夫妇印象尤为深刻的是,瑞士还有一种几乎完全免费的疗养院,专为赤贫之人而开,病人只要每天在果园和菜园中工作几小时,或者在室外编织几小时藤椅就行。

庸俗小市民,对革命无热情

生活如此优越,列宁夫妇却并不喜欢瑞士。对伯尔尼,他们如此评价:“这个城市的整个生活浸透了一种小资产阶级精神。共和国高级官员的妻子每天在凉台上抖弄地毯;伯尔尼的妇女完全被这些地毯和家庭的舒适生活吸引住了。”伯尔尼有很少的几位左派分子,列宁对瑞士的左派组织当然很感兴趣,便指派一位俄国革命者与他们的两位领导人直接联系,想讨论一些重大问题。但没想到,怎么也见不到这二人,不是这位钓鱼去了,就是那位忙于晾衣之类的家务事。连左派组织的领导们都把休闲、家务看得比政治更重要,遑论他人!苏黎世最终也令他们失望。列宁给瑞士工人演讲,分析当前形势,以使瑞士工人组织“革命化”。但工人们却对列宁尖锐、激烈的观点感到困窘不安。列宁夫人不无自嘲地写道:“结果,会议涣散起来了。第四次到会的只有俄国人和波兰人,我们就这个事实讲了一阵笑话,便各自回家去了。”

列宁是坚韧不拔的革命家,随时随地宣传革命,哪怕只有一个对象,他也决不放弃。休养者之中有一个士兵,肺不大好,所以他的上司就拿官费叫他到这个牛奶休养所来休养治疗。 “他是一个相当可爱的小伙子。伊里奇接近他就像猫儿接近荤油一样。伊里奇和他谈过几次目前战争的掠夺性质,青年人没表示反对,但显然也并不赞同。看得出来,他对政治问题很不感兴趣,他感兴趣的是在秋吉维泽消遣。”

1917年3月下旬,列宁离开了“岁月静好,现世安稳”但却因此令他讨厌的瑞士,返回已经沸腾的俄国,几个月后就领导了震撼世界的俄国十月革命。

一个穷人生病都能住进疗养院的社会,确难发生革命,确难产生大动荡,即便最伟大的革命者、最激进的造反者,都将一筹莫展。其实,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会有“激进”者,但只要社会制度良好,并具自我改革、调节功能,不断纾解社会矛盾,平民百姓自然安居乐业。政治民主、清明,公民权利和社会福利都有保障,任何“激进”自然都没有市场,只能无奈地指责社会“充满小市民气息”。?茭(摘自《新快报》)

猜你喜欢
伯尔尼疗养院电灯
康复护理针对疗养院中老年人的应用及体会
电灯突然不亮了
西红柿小电灯
熊熊乐园环游世界
加拿大一疗养院31名老人被饿死
巨型棋(大家拍世界)
电灯是谁发明的
SOCCKET玩球发电灯
《福尔摩斯》
香肠有肉不在肠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