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采夫
前些日子报纸刊了一条新闻,“外地来京务工人员在亦庄地区买房,子女有望在当地接受免费义务教育”。这条新闻很好玩,以前楼盘卖房子,主要和小学搞联营,在小区内办某著名小学的分校,以上学为饵,吸引有孩子没户口的家长来买房。这一次亦庄搞了个升级版,地方政府友情加入联袂出演,有实力的开发商、有名气的中小学、有魄力的地方政府,联合挂出了义务教育这个大饵,让不少家长别样骚动,振奋异常。气魄越来越大了,但仍然是一场钓鱼游戏。
在北京,上学难,难于上青天,能够在亦庄上山寨版史家胡同,已经让不少家长纵做鬼也幸福了。这个学校硬件惊人,据说巴西副总统去参观时哭了,为自己国家的孩子感到伤心。上小学比北京大学难上,小学校长们多是通天人物,教育部长官送学生都敢不接。著名的实验二小,听说校运动会办在鸟巢,那时还健在的罗京老师担任运动会播音员,央视导演给摄像,这是什么样的规格。还有个中关村三小,听说校长贪污1.6个亿,中石油老总也没这实力。后来有关方面辟谣,说不是贪污,是赞助费收了1.6亿,同样惊心动魄。制造这些神话的,是一位叫“户口”的魔术师。
为什么说亦庄的“买房子免费上学”是钓鱼游戏?秘密还是在于户口。上学真有这么简单就好了,你家孩子小学可以上,可以没有北京户口,但还有小升初,即使中学也帮你解决了,最后还有高考,户口在哪儿就在哪考,这是根本大法,天条。孩子在北京上小学,要在户口所在地考大学,但原籍学校又没他的学籍,不接收。你怎么办?
我的一些朋友是这么解决的。最简单的是去国外上学,这个需要很多钱,有时妈妈还要去陪读;另一个路子,作家阿丁,千辛万苦让女儿上了小学,一转眼要毕业,全家决定,女儿回老家保定上中学,媳妇回家乡陪读,像搬仓鼠一样把家搬到北京,交了几年个人所得税,就这样又被驱逐出境。另一位作家韩浩月,老家比保定远,山东临沂,他想了另一个办法,去香河买房子,那里送户口,等儿子小学毕业,就去河北上中学考大学。一家人在北京打拼十年,到末了又成了河北公民,怎不叫人纠结万分。这三条路子,都是一个结局:妻离子散。
一位专业人士对户口这件事表示同情之理解,说北京2100万人了,没有户口给拦着,这个城市还不崩盘?仅仅中央机关、大型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北京土著、老板、明星,已经把北京的户口抢完了,让没实力的人在北京漂着是一种罪过。公平正义的道理谁都明白,可是谁能有解决的办法呢?
天无绝人之路,想当北京人还有几个办法,为了下一代,建议北漂们豁出去试试:1、娶个北京姑娘,多丑都不要紧,残疾也可以考虑,但不能有遗传病,那样孩子就没指望了;2、去考北京的大学博士,硕士不行,硕士找不到工作,然后你去小学应聘当老师;3、去考中央国家机关或北京市公务员;4、找个爸爸,找一住平房的北京鳏寡孤独去给人家当儿子。
这次专业人士迅速给出了意见,“第一条不可行,你有家室,如果离婚了,那又低人一等,再丑的北京姑娘也不会找个二婚。第二条不可行,你今年33岁,博士毕业四十多了,北京的学校不要离退休人员。第三条不可行,国家机关对公务员有外型要求,你太胖,年龄太大,会拉低政府的形象分。第四条不可行,在北京,平房也每平两万起,北京遍地都是侯耀华,你去抢遗产抢得过吗。但是,如果这位鳏寡孤独没有孩子,没有亲戚,没有房子,你找一个倒是可以的,建议要到敬老院去找,你给人送终,也许能落个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