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快速变革为显著特征的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知识的激增,知识的折旧和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大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已不仅仅是满足教师个人成长和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保证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亟待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因此,在高等教育研究领域,大学教师专业发展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以生态学为视角,来分析和探讨大学教师的专业发展。
一、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学规律
教育生态学就是研究教育与其周围的生态环境(包括自然的、社会的、规范的、生理的、心理的)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理的科学,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学规律主要有以下几点:
1、迁移与潜移律。教师生态系统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在宏观上主要表现为径流,即较明显的迁移,而在微观上则表现为潜流,即不明显的潜移。国家转给教育部门,教育部门再转给各学校,这是径流,能量流入学校后分散到系、部,再到教研室以至每一个教师,逐渐由径流变为细小的潜流,在此过程中,能量逐渐耗散,影响力逐渐减弱。
2、富集与降衰律。近些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不少年轻学者和海外学者加入高校教师队伍,可以理解为一种富集作用,这将给教师教育生态系统带来活力和动力。一般地,富集度愈高,系统愈向高水平发展,但能量富集过多会造成浪费。总之,富集要与不同的发展水平和层次相适应,降衰作为富集的对立物不难理解,如信息流随距离的增加而减少。
3、竞争机制与协同进化。竞争是长久存在的,它即是促进教师优胜劣汰的手段,也是推动教师成长的动力。协同进化是教师成长的归宿,创设良性教师生态环境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绝大多数教师的协同进化,即获取教师群体的最优化发展。
4、良性流动和循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流是物流的前提,只有人的流动才能使所有的资源得到合理配置,才能有信息的流动和知识的流动。大学教师的良性流动和循环不仅有利于大学整体的健康发展,也有利于教师个人的潜能发挥,还有利于学校管理水平的改善。
二、我国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现状分析
1、缺乏且失衡的物质基础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深入推进,我国逐渐提高了对教育的投资,大学教师所赖以生存的物质环境也随着得到了显著改善。但这种物质基础的提高还不能满足教师的需求,高校教师的收入与社会中高薪酬阶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另一方面,教师群体间的差距在日益扩大,体现在不仅仅是教授和助教群体间、还体现在名校与非名校间、不同学科间及不同地区间,目前的情况是教授群体的各方面待遇高于助教群体、名校教师的收入高于非名校教师、理工科教师的收入高于社科类教师、东部教师的收入明显高于中西部教师。国家税务总局将高校教师列为“高收入个人”后,华南理工大学原校长刘焕彬教授曾对媒体表示“如果说年收入10万元以上才算是高收入者,那么高校教师中真正的高收入者占高校教师的比例不到5%。在中西部高校中,这个比例就更小了。”这种失衡虽早已被揭露,却一直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近些年来反而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物质条件的缺乏和失衡严重的影响了大学教师的专业发展。
2、大学教师队伍年轻化
伴随着我国高校的扩招,许多年轻学者进入高校,据教育部人事司统计,1998年全国高校专任教师为40.73万人,2005年上升为96.58万人,2005年全国高校30岁以下教师比例为29.32%,40岁以下占65.23%,到2007年全国高校教师已达到187.2601万人,青年教师的比例也在进一步加大。大量年轻教师的涌入高校,为高校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为高校进一步的发展储备了后备力量;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首先高校需要为年轻教师配备大量的物质基础,例如办公环境、住房等,但实际情况是高校青年教师薪金水平相对较低,且薪酬与实际贡献极不相适应,一项针对35岁以下高校青年教师的调查表明,90%以上的青年教师对自己的薪酬水平不满意,较之于薪资问题,住房形式更严重,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在参加“两会”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指出“许多青年教师的住房问题,他们工资的增长始终跟不上房价的增长,很不协调”;其次,由于经验缺乏,这些年轻教师需要不断地进修及培训,但目前并没有完善的针对他们的进修和培训机制,致使许多教师专业发展受阻;最后,随着年轻教师的不断成长,高校也面临着评价考核机制与晋级机制的改革,但许多高校对年轻教师的种种评价、晋升等“硬指标”条件的严格且有失公平,有的要求甚至相对高于老教师。这一系列的问题不但影响高校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及整个高等教育的发展
3、大学教师同质性过高
我国高校近亲繁殖现象严重,有学者对中国知名度比较高的17所大学,而且仅以其财经类学院或系为对象进行调查,接受调查的987名教师中,有604人在最高学历毕业后,直接在母校任教,占所有教师的62%。在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中,80%的教师毕业于本院;64%的北大经济学院教师和53%的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师毕业于本院;中科大副高以上教师中有54.2%的人在本校取得最高学历。而与此相对的是,芝加哥大学经济学院86%的教师从未在本校就读;哈佛大学经济学院47名教师中,只有1人获取最高学历是在本校。而在美国,哈佛大学的教师中,来源于斯坦福大学的最多,比例占16.9%;英国剑桥大学的教师中,牛津大学毕业的最多,比例为10.8%;德国柏林大学的教师中,来源于慕尼黑大学的最多,占11.2%。这种近亲繁殖的现象难以形成公平的竞争,不利于大学教师开拓思维,增加学识,增强信息来源;造成学术性、创新性、创造性低下。对于现代社会、现代科学、现代学术来说,这种传统性质的师生关系含有阻碍科教事业正常发展的落后因素。
4、高校教师流通与循环不良
美国管理学家的研究结果表明,人员使用效益与流动率成正比例关系。创造力最强的时期往往是从其他组织转移进来,并在新单位工作25年的时候。具体到教师而言,流动可以将多个学校的经验进行融合,打破原有思维模式和工作方式,产生新的创意,使其知识、才能和创新能力产生一个新的飞跃。在我国高校流动的教师多是青年骨干,他们的流动有两大特点:一方面是单向化突出,流动多由经济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由中小城市向大城市、由一般院校向重点院校流动;另一方面是教师的流失严重,许多高校教师的流动并不局限与校际间的流通,而是由教育行业向其他经济条件好的行业流动,或是流向国外。这种单向的流动和恶性的流失造成了许多高校高层次人才的年龄严重断层,初老龄化严重,严重影响了我国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三、构建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和谐生态环境
大学教师群体专业发展的环境是由包括社会各个部门、高校、教师个人等多种限制因子所构成的综合生态环境,只有各个影响因子共同作用、相互协调,才能保证大学教师专业的持续良性发展。
1、营造富足均衡的物质生态环境
古人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富足均衡的物质生态环境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保障。政府一方面应进一步加大对师资建设的专项拨款,另一方面应在国家政策等方面向不同地区、高校、学科及教师群体倾斜,出台更有效地措施缓解愈拉愈大的收入差距。同时高校一方面应该在国家财政拨款的基础上,在保证完成教学科研任务的前提下,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多层次、多渠道地为社会提供有偿服务,以增强高校的经济实力,改善教师的工资待遇;另一方面应建立公正、合理的工作评价和分配机制,为每一位老师提供平等的机会,使他们“所得”是因其“所做”,“所获”而明其“所由”。
2、创设青年教师发展的空间生态环境
高校在保证青年教师办公和生活物质环境的基础上,应对青年教师提供更多样的培养模式,针对教师特点对他们的发展进行指导,采用多种进修途径和激励机制;充分发挥老教师的师范作用,对青年教师实施长期的指导;并逐步完善评价晋级制度,建立以业绩和能力为导向、科学合理的教师考核评价制度,为青年教师的发展提供公平的环境;着重于青年教师职业规划,在阶段培养的基础上制定出长期的发展计划,促使青年教师努力学习,热衷于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培养自我完善的人格系统,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鼓励在自我发挥和自我实现的过程中,潜力得以实现,自我价值得以保证。
3、鼓励学术的边缘效应
边缘效应(EdgeEeffct)这一科学概念是1942年由贝切尔(BeCeher)提出来的,他发现两个或多个生物群落交界处,往往结构复杂,出现不同生物的种类较多,且特别活跃,由于种群密度变化较大,生产力相应地比较高。1985年中国生态学家王如松和马世骏将边缘效应归纳为“在两个或多个不同性质的生态系统交互作用处,由于某些生态因子或系统属性的差异和协合作用,而引起系统某些组分及行为(如种群密度,生产力、多样性等)的较大变化。”学术上的边缘效应不仅有利于激励大学教师形成良性竞争,不断开拓创新思维,形成百家争鸣的局势;也能够有效地遏制目前大学教师中“近亲繁殖”日益严重的现象;此外,还可以促进大学教师的合理流动及学术交流知识更新。
4、完善有效的进修流通机制
当今世界知识的发展日新月异,大学教师只有不断地更新专业知识,完善专业理论才能够满足教育教学的需求,这势必需要与国内外学者不断进行交流,在交流中教师融合多个学校的经验,打破原有思维模式和工作方式,产生新的创意,使其知识、才能和创新能力产生一个新的飞跃。一旦这种信息流通不畅,不但会造成教师素质及专业的进一步发展停滞,而且容易造成优秀教师的流失。因此高校应不断地完善进修流通机制,有意识、有计划地为更多的教师提供交流学习的机会,从而促进其专业发展。在美国,高校一般采用“非升即走”的晋升机制、公开招聘机制、任期机制和兼职机制等来促进大学教师的流通和发展,这些机制无不为我们的改革提供了新思路。我国国内高校可以采用联合方式,相互推荐优秀毕业生任教,促进教师间的访问学习,阶段性的教师互换,联合进行教改等方式完善进修机制,从而不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综上所述,和谐的生态环境是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土壤,而这一环境的营造涉及各种限制因子,如何对这些因子进行调控,使其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共同发展,我们还有很长路要走。
李凤英,中国地质大学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