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用的作文讲评课

2009-03-20 10:16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09年3期
关键词:论据论点议论文

章 平

本学期第六周是我校开放周,照例各备课组都要精心准备几节像样的课以供兄弟学校老师来“欣赏”。我有幸被高一年级备课组委以重托,且内容也没有选择的余地——只能上作文指导课。按他们的说法,我上作文指导课有意思。既然大家这么“信任”我,恭敬不如从命,就开始着手准备吧。

要说我上作文指导课有意思,那可能不假,因为本人“好学”,经常把那些名家大师的方法稍加改造,然后依葫芦画瓢,如四川的李镇西老师、上海的程红兵老师、湖北的余映潮老师、北京的宁鸿彬老师、山东的王泽钊老师等名师的作文讲评方法都被我“活学活用”过。但这一次我要指导的是高一年学生初学写议论文,而且这次我教的又是一个慢班,学生基础甚差,如果再死搬硬套这些名师的方法,我想一定会落个东施效颦,思来想去,还是自力更生、从实际出发吧。

我先进行了摸底调查,从调查内容得知,我所教的这些高一年级学生对议论文这种文体好像还很陌生,一方面可能与他们所学的初中教材(语文版)有很大关系,初中所学议论文几乎都是出自大师的笔下,是一些很难模仿的杂文、小品文,而缺少可供模仿的一般性的议论文;另一方面与中考指挥棒有很大关系,我们这个地区的中考作文多以记叙文为主,因而初中老师往往重视记叙文写作训练而轻视议论文写作的指导和训练,学生带着这种“缺陷”进入高中,因而高一年级学生要学会写议论文,一切还得从头开始。

面对这样一班对议论文还不甚熟悉的学生,我没有急着让他们动笔,而是在写作之前,我还得给他们补课:从议论文的文体知识入手,先学习了几篇有关议论文写作的知识短文,并结合很多的名篇(如《谈骨气》《理想的阶梯》等)分析了这一文体的一般写法,并找来往届学生的一些有问题的习作印发给学生,重点分析了初学者在写作中常犯的一些错误。

经过了这样一番铺垫,为了检验学生是否真的掌握议论文写作的一些基本要领,接下来就进入了实战演习。

我布置了本次写作任务:以“理想”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当堂独立完成,不能借助任何资料。为了不限制学生的写作思维,也为了检验一下学生的写作能力,学生写作前,老师不作任何提示。

绝大多数同学在一节课内完成了写作。质量如何呢?我立即收上来认真批改,批改后的作文本暂时不分发给学生,而是把在本次作文中出现的具有共性毛病的几篇文章选出来,然后原封不动地打印给每一位学生,本次课就是对这些习作进行讲评。

我要求每个小组在课外对印发的每一篇文章都要进行讨论交流,找出其中的优点,分析其中的不足,但重点放在两个方面:一是如何拟议论文题目;二是如何运用好论据。要求所有小组除了对每一篇进行讨论交流外,老师又给每一组各指定其中一篇文章作重点研究,上课时以小组为单位展示他们课外分析的成果,每小组重点分析老师指定那一篇,但对其他组分析的某篇文章,本小组持有不同见解也欢迎作补充发言。

也许是因为准备非常充分,也许是因为合作交流带来不一样的感觉,也许是因为从学生实际问题出发,总之这节作文讲评课取得较大的成功,课堂上虽然少了“新颖”的环节,少了热热闹闹能出彩的表演,但是同学们能发现很多问题、并且能解决问题。用一位外校来听课的老师的话说:“少了花里胡哨,多了真正思考。”而用进修学校的教研员王老师的话说:“这是一种很实在、实用的作文讲评课。”

由于篇幅所限,课堂所有活动不能在此具体表述,现仅选其中第二小组的部分发言来反映当时课堂情况。

第二组同学分析的文章如下:

理 想(本班丁志生同学的习作)

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人贵有理想!有了理想等于有了灵魂,没有理想的人等于一副行尸走肉,有理想的人活得很有意义,他们有自己的目标,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坚持不懈,奋勇向前,使人生变得更精彩,正因为有了理想,人生有了前进的动力。

年轻的司马迁,在他正准备着手写作的时候,就因为替李陵辩护得罪汉武帝,下了监狱,受了刑。他极度伤心,现在受了刑,身子毁了,没有用了,他打算自杀,但是他又想:从前周文王被关在羑里,写了一部《周易》;孔子周游列国的路上被困在陈蔡,后来编了一部《春秋》;屈原遭到放逐,写了《离骚》;左丘明眼睛瞎了,写了《国语》;孙膑被剜掉膝盖骨,写了《兵法》。还有《诗经》三百篇,大都是古人在心情忧愤的情况下写的。这些有名的著作,都是作者心里有郁闷,或者理想行不通的时候,才写出来的。我为什么不利用这个时候把这部史书写好呢?再说,我这样草草了此残生,又怎么对得起先父的遗愿呢?

于是,他抛开一切烦恼和忧愁,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史书的写作之中,他从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开始写起,一直写到汉武帝太始二年(公元前95年)为止,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等五种体裁,全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字。假如司马迁是个没有理想的人,那他很可能会含愤死去,更不会有受世人瞩目的《史记》,而他也不会因此名垂千史。

还有伟大的生物学家达尔文从小就有探索人们未知奥秘的理想,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他环球旅行艰苦的探索着,终于在1859年出版震动学术界的《物种起源》一书。

是啊,有理想的人,能在逆境中奋发进取。理想如一座灯塔,它指引着你在茫茫人生大海中航行。鼓舞你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博击波涛,勇往直前,驶向心中的彼岸。人的活动如果没有理想的鼓舞就会变得渺小。没有理想的生活就像没有舱的船,胸怀理想,无论达到与否都能使生活变得有意义!

请记住:“人贵有理想”。

老师:下边有请第二组同学来展示你们的成果。

学生:首先我认为这篇作文的题目不好,拟题太随意,议论文的题目要求符合文体特征,要求鲜明,使人见其题而知其旨。

老师:你能不能还具体一点?

学生:我想观点鲜明的文章肯定最受阅卷老师的欢迎,因为它具有清澈感和透明感,能够传达出文章内容之大概,便于阅卷老师准确而快速地把握整篇文章的基本内容。

老师:你分析得很好,你能不能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学生:老师,有,您前几天不是讲过一种拟题的方法吗?叫,叫什么“直言明旨法”,意思是说把观点提炼、浓缩为题目,让读者一见题目就知道所阐述的中心论点,在直截了当中既张扬了个性,又给人一种鲜明爽直、痛快淋漓之感。

老师:很好,老师讲过的东西你能记得这么清楚。现在老师还想为难你一下,你觉得用“理想”做题目不好,你能不能帮他重新拟一个呢?

学生:(很自信)老师,没问题,我们组早就想好了,根据这篇文章的内容,我们认为就用该文最后一句话“人贵有理想”做题目。

老师:其他组的同学同意吗?

第四组一位同学马上站起来大声说道:“老师,他们这样拟,我同意,不过我们组还有别的拟法。”

老师:没关系,请说出来听听。

学生:我们组还拟了三个,他们是《理想是人生的指南针》、《理想是指路明灯》、《人不能没有理想》。

老师:(面带微笑)看来你们组的同学确实很用心啊,老师也认为你们拟的这几个题目很新颖,你能不能继续谈一谈为何要这么拟?

学生:“理想是人生的指南针”,“理想是指路明灯”这两个题目都用到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既形象生动,又符合文体特征,鲜明,使人见其题而知其旨。至于“人不能没有理想”这个题目,从反面强调了本文的中心论点。

老师:你分析得很好,同学们掌声鼓励鼓励。其实根据这篇文章的内容还可以拟很多题目,由于时间关系我不想再请同学们起来回答,但需要记住的是,议论文最好的拟题方法是——

同学们:(大声)直言明旨法。(老师板书这几个字)

老师:题目的讨论就到此,下边继续请第二组的同学派代表起来找优点、谈不足。

学生:我们组认为,该文引用司马迁为了理想含垢忍辱写《史记》这个事实论据也有问题,该论据表述不精炼,叙述过细,甚至以叙代议,没有突出重点和精华,不注意取舍,水分太多,过多的叙述描写,几乎变成了记叙文,使文章的论点无法得到充分地证明。而引用达尔文这个事例也缺乏进一步分析。

老师:你谈的这个问题是我们本次作文出现的最为普遍、最为严重的一个问题,初学写议论文往往会犯这个通病,论点加论据,即只摆事实,单纯地罗列事例,不懂依据论点的需要酌情变通,或“缩简”,或“改造”,不能把握好侧重点,不会剔除与论点无关或与论点关系不大的材料,造成论据游离,致使议论文浅显空洞,缺乏说服力,这是写议论文的大忌。

老师:既然问题出现了,那又如何解决呢?第二组的同学能不能帮忙整整容?

(老师话音刚落,就有一位同学自告奋勇站了起来)老师,我们组是这样改的,“年轻的司马迁,遵从父亲遗嘱,立志要写成一部能够‘藏之名山,传之后世的史书。虽然他因李陵案被捕入狱惨遭宫刑,曾因屈辱痛苦打算自杀,可想到自己写史书的理想尚未完成,于是忍辱奋起终于写成《史记》。如果没有这个伟大的理想支撑着他,不要说《史记》,可能司马迁早就自杀身亡了,可见理想对于司马迁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接着又有两位同学抢着起来发言。

老师:同学们,刚才这三位同学改得怎么样?

(有人说好,也有人说不好。)

老师:既然有人说好,有人说不好,能不能具体谈谈?

学生一:作为论据,只要能证明论点即可,力避繁冗拖沓,刚才这三位同学都做到了,所以我认为还可以。

学生二:我也认为改得好,而且摆事实时,很注重取舍,分析时能紧扣中心论点并运用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学生三:我还想说的是,刚才这几位同学不仅摆事实,更重要的是边摆事实还边在讲道理,老师您前几天不是讲过,说分析是联系论点和论据的桥梁,分析是开掘议论文深度的关键,只有分析才能让论据产生令人信服的力量。而刚才这几位同学都基本上做到了。

老师:你们都分析得很有道理呀,不过刚才我好像还听到了反对的声音,能不能请持反对意见的同学也谈一谈你们的看法?

学生一:我认为他们改得不是十分好,课本上不是讲过,所用事实若不为人所熟知,也要力求简要,做到要言不烦;所用事实若为人们所熟知,那只需“一言以蔽之”,使之能证明论点即可。而有关司马迁的这些事实大家都很熟悉,我认为还可以更简洁一些。

学生二:我在《王泽钊老师讲作文》一书中读到这样一句话:“倡导学生在议论文的写作中,与事实论据应是一种对话关系,要融入自己的爱憎之情,好恶之意,喜怒之色。”我觉得刚才这几位同学在叙述论据时略显呆板生硬,面无表情,较缺乏文采。

老师:说得不错,不过这是比较高层次的要求。事实论据的生动性首先在于事实本身的感人动情,其次在于作者饱含深情的引述。在饱含深情的引述中,尽展写作的才华,在别人接受你观点的同时,一股浓浓的情韵也扑面而来。当然能做到这一点不容易啊,希望同学们通过不断的努力学习,以后能尽力做到。

教后反思:

1、课堂不是时装秀,不忘自己,不赶时髦,根据实情,讲究实效。

什么样的作文讲评课最有效果,我一直在探索,时下一些名师(如李镇西老师、程红兵老师、余映潮老师、宁鸿彬老师、王泽钊老师等)的讲评方法都被我依葫芦画瓢试过,有时还能赢得听课老师的一片赞扬,但试过之后我总会扪心自问:课堂上看起来轰轰烈烈,花样翻新,少数一些学生配合也极为到位,但课后发现大多数学生存在的问题依旧。名师的方法虽好,但照搬在我们这些学校的课堂上,为什么总是只有少数学生的热闹而很难见到大面积的实效呢?“我们的学生写作基础差,有些名师的教学方法再好,但不一定适合我们的学生,最好还是根据实际情况,用最朴实的方法,一步一个脚印,从最基础教起。叶圣陶先生说过:‘学生要提高写的能力,就让他们阅读一些文章,并动手写一写,再和他们一起来斟酌,都是实践。凡是能力,总要在实践中锻炼,才能增长,空谈该怎么样读,该怎么样写,是无济于事的。‘预先把需讨论的文章发给学生,请他们仔细考虑。文章有哪些缺点,为什么是缺点,该怎样修改才成,也要说出个所以然。这样考虑一番是大有作用的一回练习。说出的种种所以然不一定全对,那不妨事,重要在于仔细考虑了一番,认真练习了一回。练习的回数多了,成了习惯,动笔的时候就有了自觉地辨别优劣正误的能力。我希望你能好好揣摩揣摩。”正当我在苦苦思索的时候,泉州师院李教授来我校调研时不经意的一番话让我恍然大悟,我一直在赶时髦,学时下这个名师,那个名师,而唯独忘掉了大师、自己和自己的学生。而这次公开课我大胆地丢掉时髦的那一套,本本分分、实实在在学大师,从学生实际出发,从解决学生实际问题入手,作文讲评原来可以这样简简单单来做,但学生能够学得无限精彩!

2、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首先要顾到学生的实际能力,就学生当前的实际能力出发,各个阶段的作文训练就得各有重点,不能一下把任何方面都说到。”(《语文学习讲座丛书——文章讲评》商务印书馆出版。)我在本次作文评讲中,重点放在两个方面:一是如何拟议论文题目;二是如何运用好论据。我发现初学写议论文的同学最容易在这两点上出问题,因而我把它作为本次讲评的主攻方向,没有面面俱到,这样就让学生不会感到头绪纷繁。分析起来能有的放矢,重点能突出,难点也能突破,其效果不言而喻。

3、教学就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活动过程,二者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新课程实施、倡导学生积极参与、勇于探索、乐于动手,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新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本次作文讲评课,应该说歪打正着,让我尝到了课改的甜头。以前讲评作文,几乎是由我一个人在唱独角戏,哪些是优点,为什么是优点;哪些是缺点,为什么是缺点;写作中要注意这个,还要注意那个……一节课下来,学生只有听的份,而且听得昏昏欲睡。而我呢往往是口干舌燥、筋疲力尽,真是吃力不讨好。而这次作文讲评,学生成了主角,他们积极参与,合作探究,共同分析,出谋划策。我呢只是稍加引导,适时点拨,以轻松和悠闲,居然战胜了以往辛苦打拼的“汗水主意”。

郭思乐教授说:“老师的核心任务,不是自己‘教,而是组织学生‘学、服务学生‘学。老师要为学生创造生机勃勃的、令学生‘忘我的课堂。学习的发生之处是学生。任何时候,都要坚定地相信学生、依靠学生。只有当学生的潜能真正被激发,学习效率才能真正提高。”诚哉斯言!

章平,教师,现居福建晋江。

猜你喜欢
论据论点议论文
议论文阅读专练
Get两种论证法,一举拿下议论文
恰当使用论据
简谈“议论文”写作
议论文分论点的提取
中共党史论文论点摘编
怎样确定议论文的中心论点
议论文应以“理”服人
中共党史论文论点摘编
论据选择“四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