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坤
纵观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的中国电影作品,“民族”这一概念始终是其重要内容之一。其中,又有两个层面的内容:涉及电影美学的艺术本体层面和社会学的功能价值层面。关注美学传统和关注历史责任,这样的两种倾向,各自在不同的时期里表现不一,但都凝聚着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民族认同感,在近百年的中国电影中,相互作用,相辅相成,构成了中国电影中的民族性。本文主要探讨三、四十年代早期中国电影中民族性是如何体现的。
文艺的民族性,指的是在文艺作品中体现出来的一定民族具有的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特征,就是我们常说的民族风格、民族特点。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是彻头彻尾的西方舶来品。与音乐、文学、雕塑、建筑、舞蹈、绘画等艺术门类不同的是,电影在中国毫无传统可言。从中国电影诞生起,人们就在问:什么样的电影是中国电影,是属于中国的、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电影。虽然这样的声音在不同的时期强弱不一,但始终在中国电影工作者的心中萦绕。任何一种艺术形式,必然会受其赖以生长的文化土壤的影响。于是,寻找、关注、建构中国电影的民族特征、民族性、民族风格,便自然成为中国电影工作者不断探讨的命题和责无旁贷的使命。中国电影在自身的发展当中,如何建立并丰富起自己的美学传统,这正是电影工作者长期以来一直瞩目的问题。我们知道,中国电影发展的历史,是伴随着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一同进行的。在二十世纪,中华民族经历了许多重大的历史转折,中国电影及电影批评,对风起云涌的政治变化始终保持着敏感,甚至对于中国革命起到过推波助澜的重要作用。文以载道,文艺要关注民生,关注政治,文艺要反映现实,要帮助提高社会风气,挽救世道人心,这是东方的传统文艺观念:除了审美的功能之外,艺术地反映现实、教化受众、宣传思想等等功能更受到我们的重视。而电影,作为一种极易传播和普及的艺术手段,从她在中华大地上初试啼声那一刻起,就一直参与到社会的现实政治斗争当中。电影工作者们在实践当中表现出的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和忧患意识,也成为中国电影中重要的内容。
我国最早尝试拍摄影片,是在1905年的秋天。丰泰照相馆的创办人任景丰拍摄的《定军山》是中国摄制的第一部影片。中国的电影业最初只不过是外片的放映业。它是帝国主义商品输出和文化侵略的产物。当时所谓的电影还没登上艺术的殿堂,是“新奇的玩意”。20世纪初,中国的民族工业有了初步的发展,但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对电影缺乏认识,对这种“洋玩意”不愿意投资经营。1918年,商务印书馆开始拍摄一些“风景片”、“时事片”、“教育片”和“戏曲片”,这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首次注意到电影,也是我国自筹资金拍摄影片的开始。继之,明星电影公司、大中华百合影片公司和天一公司相继成立。经过二十年的发展,三、四十年代是中国电影获得全方位的质的飞跃的时期,电影创作在这一时期呈现出生机蓬勃的局面。这就是为人们所乐道的“新兴电影运动”。新兴电影运动的产生有其具体的历史背景。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民族忧患更加深重,人们的民族意识日益膨胀。人们迫切需要反映现实,走向社会,揭露黑暗,反抗外侮的作品,来表达自己对国家政治和民族存亡的关注。同期,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思想在中国文化界受到广泛关注。以“左联”为代表的左翼文化力量对电影也保持了密切的注视。此外,党的电影小组成立并渐渐掌握电影界领导权,有力地推动了新兴电影运动的开展。这一时期电影所呈现出来的整体面貌是直面现实真相、抓住客观生活的现实主义道路。电影工作者以前进的立场、写实的态度、朴素的风格,创造出了一批优秀的作品,代表了三、四十年代电影创作的最高成就。
民族性在当时的电影中是以一种既若隐若现又旗帜鲜明的特异形态出现的。之所以说它既若隐若现又旗帜鲜明,是因为在当时的影片中,“民族”这一因素很少被明确地使用,然而由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催生的反帝国主义意识却日益高涨,成为当时影片中的重要内容。30年代中后期,原本朦胧混沌的民族主义情绪迅速转变为明确而强烈的反帝国主义的要求。每一个进步的电影工作者,都将揭露帝国主义的侵略特征,维护新生电影的发展,作为电影创作的主要目的。
这一时期电影创作之所以有这样的变化,一方面是因为帝国主义的侵犯加剧了民族矛盾,另一方面也和当时人们接受新的思想,掌握新的理论武器有关。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大力的传播,其唯物史观中的阶级斗争导致社会进化的思想尤其获得中国知识分子的青睐。一时间,电影工作者们纷纷从阶级、革命等意识形态角度来建构艺术作品。30年代初期,苏联的以国家意识形态为代表的电影观念也进入中国,列宁的“在一切艺术中,对于我们最重要的是电影”这一著名论断受到重视。人们意识到“电影,因为是一种视觉的,直观的,直接的,最强有力的表现手段,所以它负有着的社会的任务,也比其他的艺术形态更来得复杂的。在这里,我们首先自然会顾到的便是电影艺术,最忠实地传达着制作它的国家和阶级的意识,同时当作思想斗争的一种武器而被取用的事实。”这样的认识直接发展到抗战时期人们建设“国防电影”的观念。认为电影有伟大的说服力、推动力和组织力。电影是极有力的武器。
既然人们已经认识到电影作为宣传、普及工具的巨大力量,在国难当头之时,如何很好地利用电影来从事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的宣传,如何将反帝反封建的电影深入到普通大众中去,就成为电影人思考的新问题。于是,通俗化、大众化和民族化的美学追求,成为当时影片的主要衡量标准。从根据地到国统区,人们都要求电影要走向民众,艺术表现上要大众化、民族化。尤其是影片的内容与形式方面,尽量的引用大众的真实生活和以大众每天接触的人物做主角,形式上强调要非常明快的展开,多动作,少对白。并且提出,要走大众化的道路,即民族化的道路,必须深入到真实的民间,体验生活,描写民族的现实情况,描摹民间的人物形态,把握民族的美学精神和审美趣味,采用民众喜闻乐见的艺术方法。电影要走向民众,为群众所接受,采取通俗化和大众化的策略,并不一定就等同于具有民族性,而民族性则要求作品能够以符合本民族观众欣赏习惯的方式,展现本民族独有的生活面貌和民族魅力。所以,同时选择通俗化的道路和民族化的表现形式,一方面体现出当时人们对电影美学上更高的要求,希望能够探索中国电影自身特点和发展道路,另一方面也隐含着表现形式必须服从于现实政治的要求:民族化的目的,是为了能更好的大众化和通俗化,更容易被老百姓接受、理解,进而使他们参与到反帝抗日的斗争中去。
李泽厚在《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中谈到,知识分子自五四以来建立的启蒙思想,对个人理想和个性解放的追求,在当时严酷的民族危机和阶级斗争面前,统统被救亡、图存的要求所替代。电影批评自然也要服从于这一“钢铁的纪律”。突然加剧的民族矛盾刺激了人们民族意识的觉醒,而同时得到大力传播的马克思主义和蒸蒸日上的共产党的领导帮助人们进一步辨清了外敌的帝国主义本质,于是,模糊的民族情绪迅速凝结为明确坚决的反帝呼声,成为当时电影中最响亮的声音。
总之,在早期的抗战题材电影中,一切都是以拯救民族危难,完成民主革命为中心任务。此时民族话语的特征是:一方面被凝结为更加直接和尖锐的反帝反封建思想,另一方面是以大众化、通俗化、民族化为美学追求。这一时期的影片,捍卫民族尊严,鼓励民族意识,发动群众,鼓动民心,不光为中国革命的胜利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自身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参考文献:
[1]:张东:《新中国战争片形态演变》,《当代电影》1999年第6期。
[2]:钱庆国:《新中国抗战题材电影故事片形态演变》,《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3]:《电影艺术词典》,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年版。
[4]:《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共中央出版社,1991年8月版。
[5]:《抗日战争的正面战场》,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6月第1版。
[6]:《影视艺术新论》,张风铸等著,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
马坤,兰州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