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2009-03-20 05:27宋合庆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20期
关键词:杨树防治措施病虫害

宋合庆

摘要: 总结了杨树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危害特点及其防治技术,以期指导杨树的病虫害防治,为杨树栽植户提供借鉴。

关键词:杨树;病虫害;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7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20-0175-01

1杨树病害

1.1杨树溃疡病

该病为真菌侵染所致,4月开始发病,5月下旬至6月形成第1个发病高峰。7~8月气温增高时病势减缓,9月出现第2个发病高峰,初期树干皮孔附近出现水泡,水泡破裂后流出带臭味的褐液体。病部最后干缩下陷成溃疡斑,病斑处皮层变褐腐烂。该病害主要发生在主干中下部,严重时扩展到干上部及枝条,造林时苗木大量失水,树势衰弱,新定植的幼树受害最重,且阳面病斑多于阴面。健壮的树上发病的病斑,翌年有些可以自然愈合。

防治要点:加强苗木栽培管理,秋季(9月初)对来年要出圃的苗木,用70%甲基托布津200倍液普遍喷雾1次,以减少苗木带菌量。发病高峰前用70%甲基托布津100倍液涂干。

1.2杨树黑斑病

叶部病害,苗木、幼树、大树都可感此病,一般发生在叶片嫩梢,叶正面出现褐色斑点,发病严重时,整个叶片变成黑色,易引起早期落叶,衰弱树势,诱发溃疡病、腐烂病等病害。雨水多发病重,雨水少发病轻。

防治要点:冬季清除枯枝落叶;育苗(造林)密度不可过大。发病初期每15~20d喷药1次,可用45%代森锌、70%甲基托布津200倍液,或1∶1∶200波尔多液喷雾。

2杨树虫害

2.1桑天牛、光肩星天牛、云斑天牛

幼虫于枝干内向下蛀食,隔一定距离向外蛀一通气排粪屑孔,排出大量粪屑,有红褐色液体流出。

防治要点:一是营林措施。通过调整林种结构来预防森林灾害的发生。如杨树不可与桑树混交,否则杨树易发生桑天牛。二是人工防治。伐除虫害严重的树木,剪除虫害导致枯萎的大枝,并及时进行除虫处理。成虫发生期,摇动树干,振落成虫并将其杀死,用石灰水刷白可防止成虫产卵。检查树干上刻槽(多在枝丛及枝干分叉处),用小锤击杀刻槽上方卵粒或幼虫。幼虫危害期,用金属丝从新鲜排粪孔插入,刺杀蛀道内幼虫。三是化学防治。可用毒签插入新鲜排粪孔,或用药剂(如敌敌畏原液与柴油1∶20混合液)注射防治。四是利用啮小蜂、花绒坚甲等天敌进行生物防治。

2.2杨尺蠖

食叶害虫,1年发生1代,4月初出现幼虫,4月中旬至5月初为危害盛期,群居危害,并吐丝下垂转移危害,易暴发成灾。春旱是该虫害大发生的主要因素。

防治要点:在树干基部涂阿维菌素加废机油(1∶20)药环,可有效阻杀上树雌成虫,对小幼虫及老熟幼虫均有良效;幼虫发生期,喷施25%灭蚴脲3号1 200倍液或菊酯类农药1 000倍液;也可采用聚异丁烯春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进行生物防治。

2.3 杨白潜蛾

叶部害虫,1年3代。幼虫在被害叶片的茧中或皮缝中越冬。翌年5月中下旬羽化成虫。幼虫孵化后蛀入叶肉为害,使叶片焦枯脱落,造成早期大量落叶。

防治要点:冬春季节清除林下落叶,集中消灭越冬虫蛹;成虫产卵期或幼虫发生期喷氧化乐果2 000倍液。

2.4杨黄卷叶螟

叶部害虫,1年4代。4月杨树放叶后,越冬幼虫开始为害,5月底化蛹,6月上旬第1代幼虫出现,8~9月危害最严重,初孵幼虫分散啃食叶表皮,随后吐丝缀叶呈饺子型,或在叶缘吐丝将叶片折叠藏在其中取食,受惊扰即从卷叶内逃跑或吐丝下垂。成虫趋光性极强。

防治要点:幼虫2龄前采用高效氯氰菊酯1 500~2 000倍液喷雾或采用氧化乐果、久效磷1∶10倍液打孔注药;灯光诱杀成虫。

2.5杨扇舟蛾

叶部虫害。每年4~5代,5月初第1代幼虫出现,以后大约每1个月发生1代,10月下旬老熟幼虫吐丝作茧化蛹越冬。成虫有趋光性,昼伏夜出。

防治要点:人工清除越冬蛹,尤其是摘除第1、2代幼虫虫苞;利用成虫趋光性,灯光诱捕诱杀成虫;利用白僵菌或苏云杆菌防治;幼虫发生期,喷施25%灭蚴脲3号2 000倍液。其他食叶类害虫如杨小舟蛾、刺蛾等可参照杨扇舟蛾防治方法。

2.6杨枯叶蛾

1年发生2~3代,以幼虫越冬,翌年3月中、下旬开始活动,夜间取食,白天在枝上静伏,5月上旬成虫产卵于叶面。5月中旬出现第1代幼虫,1~2龄幼虫群集取食,将叶片吃成缺刻或孔洞,3龄以后分散危害,但8月以后孵化出的幼虫危害至10月在枝干上结薄茧越冬。

防治要点:人工摘除卵块;幼虫发生期,掌握在幼虫3龄前尚未分散时,喷90%敌百虫晶体或50%敌敌畏乳油、50%马拉硫磷乳油1 000~1 500倍液杀灭幼虫。

2.7柳毒娥

柳毒蛾1年发生2~3代,以2龄幼虫在树皮裂缝处作薄茧越冬,次年4月上中旬开始活动为害,6月为第1代幼虫盛发期,9月为第2代幼虫盛发期,幼虫夜间为害,白天下树潜伏。

防治要点:紧贴树干基部放些杂物,引诱害虫钻入,白天清理杀死;利用灯光诱杀成虫;喷1 200~1 500倍液80%敌敌畏1 000~1 2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 200~1 500倍液。

2.8草履蚧

1年1代,1月中旬部分若虫即上树。若虫一般上午10时到下午2时在树干阳面爬行,傍晚下树潜伏。2~3月若虫大量出蛰,群居上树,在枝条、芽附近取食,4~5月为害最重。天敌有红环瓢虫及大红瓢虫等。草履蚧在早春上树吸取树木嫩芽、嫩枝汁,造成整株枯死。因此,防治草履蚧应选择在早春若虫上树前。

防治要点:一是人工防治。树干底部扎塑料布或缠塑料胶带阻隔上树。若虫上树前(2月上中旬)用2道细绳将宽约20cm的塑料布(新塑料布为佳)扎于树干底部或在树干底部缠胶带,阻隔率可达98%以上。再辅助人工扑杀,效果更明显。二是化学防治。树干1m以下用废机油加有机磷农药环涂10cm宽药环,以阻止草履蚧上树或触药杀之。若上树后,可用50%敌敌畏或乐果等农药1 000倍液喷雾防治。

3参考文献

[1] 曹晓冬,周立刚,谢光辉,等.杨树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J].林业实用技术,2005(5):24-26.

[2] 徐会敏.杨树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上半月刊),2005(7):25.

[3] 赵瑞.杨树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J].安徽林业,2003(6):26.

[4] 宗迎春.杨树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J].安徽农业,2004(8):24.

猜你喜欢
杨树防治措施病虫害
探析森林病虫害无公害防治策略
跟踪导练(五)
南方甘蓝主要病虫害防治安全用药表
林业的病虫害及生态防治研究
高跟鞋
浅析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的防治措施
梨病虫害防治时间表
杨树上为什么会有许多“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