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启梅
摘要: 介绍了百子菜的生物学特性,并总结了百子菜的无公害栽培技术,以期为百子菜的无公害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百子菜;生物学特性;无公害;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647文献标识码 : 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20-0146-01
百子菜别名富贵菜、白子草(菜)、白背三七草(菜)、叉花土三七等,为菊科三七草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百子菜是近年来人工驯化栽培成功的名优特野菜品种,以采收地上部嫩茎叶作产品,每100g鲜茎叶含蛋白质1.67g、脂肪0.18g、总酸0.08g、粗纤维0.79g、干物质6.60g、还原糖0.35g、VC 11.00mg、氨基酸总量1.51g、铁0.90mg、钙91.70mg、锌0.22mg。百子菜因食法多样(凉拌、炒食或作汤)、味道鲜美(清爽、质脆并具有淡淡清香)、具有一定的医学保健功能(性寒、能清热解毒、消炎降火、止血、凉血、提高人体抵抗力、并可治疗急性结膜炎、小儿高热、心肺积热等)而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百子菜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海南、云南、贵州等南方地区,近几年来,山东、江苏等北方地区逐渐引种栽培并获得成功,其产品不但供应高级宾馆、饭店,还进入了当地城乡居民的菜篮子,倍受普通消费者青睐,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现将百子菜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管理技术介绍如下。
1生物学特性
1.1植物学特征
百子菜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一次栽培可多次采收。植株半直立或斜生,株高一般30~50cm,高的可达150cm。直根系,根系发达,主根肉质,侧根较细且多。茎可无限生长、直立、肉质,基部紫色带绿,嫩茎浅绿色、绒毛少而短,圆筒形光滑或具5条浅棱,分枝性强。单叶互生,肉质,披针形、椭圆形或卵形,嫩叶浅黄绿色,老叶绿色,叶片长10~21cm、宽4~10cm,先端较尖,边缘有粗锯齿,叶面绿色,叶背浅绿色,两面被白色干膜质茸毛,羽状脉,叶面主脉基部紫色,上部绿色,叶背的叶脉突起,叶柄长约2.0cm,被短茸毛,无托叶。头状花序,长约1.5cm,总花梗长约5cm,花金黄色,完全花,两性花,总苞钟形,长6~13mm。若不断采收,植株一般不开花。果实为瘦果,圆柱形,成熟时深褐色,冠毛白色。在广州只开花,不结籽。
1.2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百子菜为喜温植物,适应性广,既耐热喜湿,又耐寒耐旱。生长适温为20~30℃,低于15℃时茎叶生长缓慢,成株可忍耐3℃的低温,-2℃时地上部分冻死,在广州一般可露地越冬。百子菜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以微酸性至中性(适宜的pH值为5.0~6.5)、土层深厚、疏松肥沃、保水保肥能力强、有机质丰富的壤土或砂壤土为宜。百子菜对光照要求不严格,较耐阴,在阳光充足的条件下生长健壮,但适当遮荫有利于提高产量和品质。
2栽培管理技术
2.1栽培季节及栽培方式
百子菜抗逆性强,在广州地区终年均可种植和采收,在高温的夏季依然生长良好。在山东、江苏等地通常在春、秋季育苗定植,夏秋季节露地种植,在冬季早春温度低于15℃时生长缓慢,选择避风温暖处,并采取保护性设施(如大棚里再搭塑料薄膜中、小拱棚)保温有利于植株的生长,并能延长市场供应期。
2.2繁殖方法
百子菜的茎节部位易生不定根,在广州全年均可扦插繁殖,以春、秋2季为宜,夏季应选择阴凉地段作苗床,或加盖遮阳网降温,否则成活率低,冬天选择避风温暖处,或搭塑料薄膜小拱棚保温。山东主要在春季繁殖。育苗宜选用细砂或疏松的砂壤土作床土,从健壮的母株上剪取老熟茎作插条,剪成具有3~5个节位、带5~10片叶,约10~15cm长的小段,除去基部叶片,将插条的1/2插入床土,扦插株行距为4cm×10cm。有条件的可覆盖遮阳网,减少插条水分损失。插后保持土壤湿润和适宜的空气湿度,以提高成活率。扦插后4~7d,插条即能发生不定根,12~15d后可移植至大田。春、秋2季直接剪取枝条扦插到大田也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2.3定植
百子菜根系发达,是一次种植多年多次采收的蔬菜。在生产上选择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保水保肥能力强、通气性良好的微酸性土壤有利于增产及提高品质。百子菜需肥量大,要求土壤养分供应持久,因此,施足基肥是高产优质的关键,通常施腐熟的有机肥如鸡粪、猪粪、牛粪等30~45t/hm2,有条件的最好增施磷肥、钾肥和沼渣、生物菌肥等以改良土壤。一般1.4~1.6m包沟起畦栽培,畦高20cm左右,畦面整细呈龟背形,3行植,株距25~30cm,行距40cm,栽植4.50~5.25万株/hm2。定植后随即淋透定根水。
2.4田间管理
2.4.1肥水管理。百子菜营养生长期长,在我国南方种植一般能终年生长,因此除了要追施速效肥外,生长期间要及时补施有机肥。定植后,经3~4d缓苗,即可薄施复合肥水提苗,15d后可追施腐熟的粪肥水4 500~7 500kg/hm2+尿素少量或复合肥150~225kg/hm2,以后每隔10d追速效肥1次。另外,每个月需增施1次有机肥,可用花生麸粉或腐熟的鸡粪加细土施入,也可用正常产气的沼液50倍液施入,生长后期可叶面喷施尿素或磷酸二氢钾等肥料。百子菜生长量大,需保持土壤湿润,必须用坑塘、河沟无污染的水或深井水浇灌,夏季高温干旱,应早晚各淋水1次,中午严禁浇水,雨季则要及时排水,防涝渍。
2.4.2中耕除草。植株封行前需进行l~2次中耕除草。中耕需在晴天进行。早春气温较低,中耕有利于提高地温;夏季中耕则可保墒,增强土壤的通气性,促进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封行后不宜中耕,但仍要增施有机肥和培土。
2.4.3植株调整。百子菜生长旺盛,生长后期茎叶交叠,不利于通风及田间操作,亦影响植株的生长,此时应将植株距离地面约15cm以上的枝条全部剪除,同时增施有机肥和培土。修剪次数和修剪时视植株的高度和生长势而定。当植株枝条过密、过高及生长明显减弱时,需进行植株调整。
2.5病虫害防治
百子菜抗性好,病虫害少,仅见蚜虫、斜纹夜蛾、灰霉病等为害,但在土壤板结、温度过高、田间积水时植株会出现枯死现象,发生时一定要严格按照无公害蔬菜生产的标准使用农药,并最好选择疏松的土壤栽培,及时排水,有条件可覆盖遮阳网。
2.6适时采收
在广州,百子菜一年四季均可采收,定植后20~30d就能采收嫩茎叶上市。在生长初期,及时采收主茎上的嫩茎叶,保留基部3~4片叶,促使植株侧芽的萌发,迅速封行,以后每次采收嫩梢时保留基叶1~2片。采收几乎每天都可进行。产品以长10~15cm、约具5~6片叶为佳。嫩茎叶连续采收后,植株分枝繁茂、矮化丛密,单位面积产量会明显增加。在肥水充足和采收及时的情况下,一般每年产量可达60.0~112.5t/hm2。
3参考文献
[1] 杨暹,刘厚诚.白子菜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广东农业科学,1998(5):16-17.
[2] 郑华,叶定池,许方程,等.富贵菜人工栽培技术[J].中国蔬菜,2004(4):54-55.
[3] 赵世乐,童小荣.富贵菜及其栽培[J].特种经济动植物,2002,5(6):36.
[4] 郑华,许方程,林世铮,等.富贵菜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4(5):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