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炳辉
摘要:比较文学学科在中国复兴及建制已历30年,期间所取得的可喜成就中,中外文学关系研究无论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是最为突出的。作为以文献实证为基本方法的文学研究,30年来,几代学人或剔抉钩沉,发掘和整理中外文学交流史实,或立足于文学发生而考察异国文学资源在本土的创造性转化,并在中外文学关系研究的立场、观念和方法上都积累了相当丰硕的成果。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比较文学逆势而兴,正逢其蓄势待发的历史时机,而中外文学关系正是反思和叙述中国本土现代文化和文学经验,拓展中外文学、文化和而不同、平等对话的多元繁荣局面的最富活力的领域之一。
关键词:中外文学关系研究;30年成就;本土经验;世界性意义
中图分类号:I0-0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5831(2009)01-0137-05
国际文学关系研究对比较文学具有基础性和根本性的意义,无论从学科发展的历史,还是从学科理论的逻辑关系,甚至从学科研究方法的教学与传播来看,无论如何强调其重要性都不为过。季羡林先生直截了当地指出“比较文学研究属于文化交流的范畴……比较文学所要探讨的正是文学方面的文化交流”。而钱钟书先生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说过“要发展我们自己的比较文学,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清理一下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的关系”。与国际比较文学学科的诞生和初期发展(后人称为法国学派)的情形相似,中国比较文学研究同样以中外文学关系研究作为其前提和最主要的内容。在这一领域中,季羡林、钱钟书、范存忠、吴宓、陈铨等老一代学者在中国比较文学草创时期就留下了各自的代表性著作,为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的建立和发展,特别是为中外文学关系研究的展开,筚路蓝缕,做出表率。比较文学在中国的复兴及学科建制已历30年,在30年间所取得的可喜成就中,中外文学关系研究无论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是最为突出的。无论出自什么样的学科背景,所有在中国比较文学学科领域取得相当成就的学人,几乎都在中外文学关系这一领域有所建树。
作为以文献实证为主要方法的研究,发掘和整理中外文学交流的史实,是中外文学关系研究的前提和基础,30年来,几代学人或剔抉钩沉、考辨梳理,或立足于文学的发生而考察异国文学资源的创造性转化,他们无论在还原交流史实,还是在中外文学关系研究的观念、立场和方法上,都积累了相当丰硕的成果。具体说来,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相继出现了一大批资料翔实,论证严密,具有学术影响的著述。王向远教授所著的回顾20世纪后20年中国比较文学研究成就的《中国比较文学研究20年》一书中,就有一半以上的篇幅(全书18章中有12章)专门综述中外文学关系的研究成果。另据唐建清等编著的《中国比较文学百年书目》统计,在1978-2006年间出版的比较文学研究书目中,仅中外文学关系研究的个人专著就有350多部,这个数字当然还不包括发表在学术期刊上的大量论文。虽说这些论著所体现的学术水准有高下之分,但仅从数量而言,成就之硕,可见一斑。
第二,30年来的中外文学关系研究,分布语种广泛,涉及的国家日趋众多。除传统的英、美、法、德、俄、日、印、西等从五四前后就开始介绍中国的民族文学之外,随着中外文化和文学交流的广泛和加深,其他一些原本交流不多,或者虽有丰富的交流史资源,但因种种原因不被重视的国家或地区与中国文化和文学的关系,即便是对中国与拉美国家、澳洲、非洲、东南亚诸国和中东地区的阿拉伯国家之间文学关系的研究,30年来也有了令人瞩目的进展。比如丁超的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欧语学院)的关于中国与罗马尼亚文学关系研究就是近年来出现的具有填补空白性质的著作。
第三,中国文学在国外的传播、影响和接受研究积累了许多可喜的成果。中外文学关系是一个双向交流的复杂过程,而中国文学在国外的研究在中国比较文学具有特别的重要性,它不仅需要研究者熟练掌握和了解对象国的语言历史和文化,同时需要开阔的世界文化视野和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和方法的准备。自20世纪三四十年代开始,范存忠、吴宓、陈铨等老一代学者就在这一方面取得了瞩目的成果。为后来者做出了表率。30年来,此方面工作主要由一批具有不同外语背景、往往具有国外留学经历,在外国文学院系和研究单位工作的学者承担。他们大都精通一门以上的外文,对相关对象国的文化与历史有比较全面系统的研究。若从语种或国别区分的角度看,比如郑树森、赵毅衡、张弘、钱满素、刘海平、钟玲的中国和英美关系研究;孟华、钱林森、朱静、金丝燕的中法关系研究;戈宝权、李明滨、吴泽霖、王智量、倪蕊琴、陈建华、汪介之的中俄关系研究;卫茂平、杨武能的中德关系研究;严绍盪、王晓平、王向远的中日关系研究;季羡林、赵国华、郁龙余的中印关系研究;韦旭升的中韩(朝)关系研究,他们都注重外文第一手资料的发掘考辨,并各自有标志性的著述问世。这些成果,与立足中国文学的影响和接受研究的著述一起,共同构成了30年来中外文学关系研究的亮丽风景。
第四,立足于中国文化的本土立场,从中国文学主体创造的角度梳理外来文化和文学在中国传播、影响和接受的研究。这种研究尤其体现在中国现代文学和外来文学、文化的关系方面。这一方面的成果数量最多,其中包括了许多史料翔实可靠,又有自觉的方法意识的著作,尤以对近现代时期的影响接受研究成果最丰。贾植芳教授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主持国家“六五”社科重点项目,与陈思和、孙乃修等学者一起,对“外来思潮与理论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资料”做全面的收集和梳理,1985年结项时完成了总计200万字的资料整理,其中有详细的文选目录、翻译书目和中外文学交流大事记等,部分成果体现为《中外文学关系史资料汇编(1889-1937)》。同年出版的《走向世界文学:中国现代作家与外国文学》(曾小逸主编,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集中了当时一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界的中青年学者,影响较大,他们后来各自都在这一领域取得重要成就。研究可大致分为个案研究和专题研究两类。
一是作家作品的个案研究。包括点对点、点对面两种。前者是一个作家(或作品)与另一国某作家(或作品)的关系研究,后者是指一个作家(或作品)在异国的传播、影响和接受的研究。由于考察点的相对集中,研究者往往又是某一方面的专家,这一类成果中许多著述都相当精彩。其中关于鲁迅与外国文学的研究著述最为丰厚,仅专门以鲁迅为题的专著就有20多部。而乐黛云、赵瑞蕻、彭定安、王富仁等学者的相关著述,也同时成为鲁迅研究领域的标志性成果。其他如孙乃修的《屠格涅夫在中国》、杨武能的《歌德与中国》、刘海平的《奥尼尔与中国》、孟华的《伏尔泰与孔子》等也各有胜场。此外,以莎士比亚、孟德斯鸠、托尔斯泰、普希金、安徒生、尼采、泰戈尔、易卜生、赛珍珠、庞德、米修、萨特、昆德拉、王国维、茅盾、巴金、钱钟书、沈从文、郁达夫、徐志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