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一直跌不是好事

2009-03-19 14:10
环球时报 2009-03-19
关键词:蛛网油品油价

马红漫

国际油价3月18日走出震荡格局,盘中一度下跌1.65%至每桶48.35美元。去年至今,国际油价已下跌100美元左右。从直观看来,油价下跌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情,但从长远来看,油价一味下跌真的是好事吗?

去年油价在每桶100美元以上时,曾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的麻烦。就在去年上半年,中国还在为通货膨胀问题所困扰,而彼时物价上涨的直接推动因素就是海外资源价格暴涨,油价则是首当其冲。一年来经济形势的突然变化,不仅把油价打回原形,更为重要的是,这中间的市场思维也由一个极端转而到另一个极端。油价每桶140美元上方时,市场都在盘算着何时会到达每桶200美元,而如今,在历史的相对低位,市场则在期望油价依然会继续向下,至于欧佩克短期减产与否其实只不过是市场借机继续打压油价的幌子。

表面看来,资源价格下跌能够减轻工业企业和终端消费市场的价格,但遗憾的是,这样的价格回落并非是通胀背景下的合理调整,而是经济衰退预期下的恶性循环。经济学理论中有一个著名的蛛网理论,描述的就是经济周期波动的自我放大效应。该模型描述的对象是农产品,由于农产品从投入生产到成品上市需要一定的自然周期,因此经济衰退、价格下降后,当年农产品投入生产数量就会减少,这就直接导致次年上市产品供应量大减,市场价格随之转而上涨。涨价后的农产品刺激了次年的投产数量,又使得来年上市产量大涨,最终导致随后年份农产品价格的暴跌,而新的投产数量又随之而下降,一个新的价格涨跌循环由此而来。

从基本规律上讲,石油等资源类产品的价格波动也是如此。以当下的市场情况看,油价持续处于低谷、甚至市场预期还要更低,就会严重打击相关产品供给的市场积极性。有报道显示,包括最上游的油井勘探等业务的数量都在明显萎缩。因此,尽管当下应对经济衰退和低迷仍然是最首要的经济问题,但我们可以预计到的是,伴随着未来经济复苏周期的必然来临,工业品的市场需求也会随之回归旺盛,目前看似过剩的油品市场供应会迅速变得短缺起来,油价的快速上扬也将难以避免,这也就是油品市场的蛛网理论实践。

由此可见,过于直观化地观察油品价格定位,一味地期望油价继续暴跌,最终或将使得市场参与者自身经济利益遭受伤害。目前各国为应对金融危机所注入的庞大规模流动性,迟早会推动经济由通缩到通胀的极端反复,伴随其间油价的大起大落在根本上是很难彻底避免的。如果果然为蛛网理论不幸而言中,那么当下中国所需要做的就不再是期望油价继续下跌,而是要在这一过程中就积极开始增加战略性的石油储备,以便能够对冲未来油价飙升所带来的市场风险。▲(本文作者为上海第一财经频道评论员。)

猜你喜欢
蛛网油品油价
油品储运系统油气回收
蛛网商店
蜘蛛为什么不会粘在自己织的网上?
为什么蜘蛛不会被蛛网粘住
油价这么低,“三桶油”还好吗?
油价低潮的三大教训
蛛网迷宫
和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