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龙
摘要:新时期制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任务和应采取的重大措施,需要在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演变中以准确理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内涵为前提。发展经济学关于“经济发展:经济增长+结构转变”的等式说明,深刻理解经济发展方式需以深化领悟经济增长方式为逻辑起点。尽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心还在于解决经济增长问题,但它却是基于解决改革实践中的重大新问题,在尊重经济发展研究的逻辑演进基础上,注重从拓展结构优化与升级的内涵体系入手,从更广阔的视野寻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思路。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逻辑递进与理论创新的思路,既符合发展经济学的研究规范,又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关键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型经济增长;集约型经济增长
中图分类号:F061.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194(2009)01—0078—04
自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正式提出“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以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一直是经济界与理论界研究的热潮。可从执行效果看,在经济增长的数量指标,如增长速度、投资规模、进出口量方面,几乎都是超目标实现,而在结构优化、技术创新、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等改善经济增长质量方面的目标,很多却落了空。新世纪发展的新阶段,基于环境、高能耗、结构性通货膨胀等新问题,粗放型经济已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在此背景下,胡锦涛同志在2007年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又进一步指出:“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新进展”,从而把过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一贯提法变更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并将其写入随后的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这个新提法,蕴含着什么样的新思路,激发了经济界和学术界新一轮研究热潮。
在一系列急需研究的新问题中,重中之重是厘清“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之间的内在联系。因为,对其理解的好坏和准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对过去该项工作经验的总结和成果的巩固,以及今后一揽子明智改革思路的提出和一系列富有成效政策的出台。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研究的文献,数量之众有如汗牛充栋。可从它们论述的具体观点——诸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到底是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替代,还是继承?如果是继承,那么前者相对于后者,在概念的内涵上到底又被拓展到什么程度?这种概念的拓展,是依据经典理论的表述还是对中国现实国情的恰当归纳?——看,却莫衷一是,各执己见。有鉴于此,本文再次从理论研究史和实践演变的角度,通过进一步深化认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所涉及的一系列概念,并在此基础上梳理清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两者间的关系,以有助于在新时期进一步厘清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思路和找到落实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各项举措的关键环节和着力点。
一、从发展经济学的历史演进看“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在发展经济学的研究中,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一脉相承的、递进的内在联系。深刻理解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首先理解经济发展的观念和实践如何从重视“经济增长”转变到重视“经济发展”的演进历程。
20世纪40年代末到60年代初,发展主要立足于经济层面、与经济增长基本上是同义词,虽然经济发展主要用于贫穷国家,经济增长主要用于富余国家。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战后初期世界各国最为迫切的任务便是恢复或发展经济。一些西方学者在分析不发达国家的贫穷问题时,也认为贫穷国家之所以贫穷是因为“经济馅饼做得不够大,现在的关键是把蛋糕做得大些”。此时,“‘发展一直是意味着一个原来或多或少长期处于停滞状态的国民经济,具有能够产生和支持每年5%到7%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的能力”;“经济发展问题实质上就是通过增加人均产出来提高国民收入水平,使每一个人都能消费得更多”。
基于这一发展观,人们主要关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数量,并以此作为衡量一国发展水平高低的唯一标准。要提高发展水平,即从“欠发达”阶段变为“发达”阶段,就要提高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理论把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的提高归因于四大因素:资本积累、新资源开发、技术进步和人口增长,其中被认为最重要的因素首推资本积累。然而,在这种发展观指导下,尽管欠发达国家依靠大规模投资和工业化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不断上升,但与此同时,失业人数和贫困人口的数量却一直增加,并出现过度城市化、社会政治动荡、分配不均、社会腐败、生态危机等一系列新问题。墨西哥就是一例。这种发展现象促使人们对注重单纯经济增长的发展观产生了怀疑。
20世纪60年代中期,在发展文献中,对发展含义的解释出现了明显的变化,把增长与发展这两个概念明确地区分开来,认为增长是指人均产品量的增加,它通常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人均GNP)的增长率来表示。发展既包含了人均产出的增加,也包括一个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即发展=经济增长+结构转变。此后,关于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这一差别得到学术界较广泛的认同,许多学者把关注的重点放在了与经济增长相伴随的结构调整所应包含的范围及如何以结构调整推动经济持续增长方面。
从经济发展的历史演进过程看,人们对“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相区别是基于对一些欠发达国家所出现的“有增长无发展”状况的观察与思考。把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加以区分,认为发展:经济增长+结构转变,拓展了发展观的研究视野。它启示我们,决不能把完成经济增长指标简单地等同于实现了经济发展。当然,为了谋求经济发展,必须首先启动经济增长,并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势头。但是,如果政策失误,或机制上存在缺陷,则完全有可能不能实现持续、稳定而又协调发展的理想目标。与此相适应,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增长方式也是一脉相承的,不是对后者的替代,而是以后者为核,从更广阔的视野寻求通过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来实现发展目标的途径。因此,深刻理解经济发展方式需以深化领悟经济增长方式为逻辑起点。
二、经济增长方式的内涵、类型及划分标准
关于什么是经济增长方式,已有的工具书和教科书还没有作出专门的定义和解释。根据国内外已有文献对经济增长方式内涵较为普遍的提法,是指推动经济增长的各种生产要素投入及其组合的方式,其实质是依赖什么要素,借助什么手段,通过什么途径,怎样实现经济增长。至于经济增长方式的类型,经济学界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讨论,例如从扩大再生产的角度,把经济增长方式分为外延型和内涵型;从经济增长过程特点的角度,把经济增长方式分为速度型和效益型或数量型和质量型;从经
济增长源泉的角度,把经济增长方式分为投入驱动型和效率驱动型。
尽管以上分类的依据各异,但基本的思想相近,大致可统一划分为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与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与集约这两个词,最初来源于农业生产,广种薄收为粗放,精耕细作为集约,两者的主要区别是单位面积产量的高低。随着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粗放与集约这两个词也延伸到了工业生产以及整个经济领域,被规定为以不断追加人力、物力、财力等生产要素的投入求增长为粗放;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单位产品的物耗、能耗,用较少的耗费取得较多的成果求增长为集约。把粗放与集约的含义应用于探讨经济增长方式,就是我们常说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和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所谓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主要依靠资金、劳动力、原材料和能源等实体性生产要素的消耗来支撑经济增长。受制于实体性生产要素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影响,快速经济增长往往伴随资源的大量消耗,其结果是高投入、高消耗、低质量、低效益。所谓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主要依靠技术、管理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等手段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来支撑经济增长。由于技术、管理和劳动者素质这类渗透性生产要素能使经济增长摆脱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约束,在长期中表现出持续增长的状态,因而使经济增长具有低消耗、高质量、高效益特征。如何判断某一具体经济体的经济增长方式是粗放型的,或是集约型的?理论界对于经济增长方式类型进行实证检验的客观标准,主要是依据要素投入量与要素生产率在经济增长中相对重要性的变化,认为如果全要素生产率(TFP)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度在50%以下,则基本属于粗放型的经济增长;达到和超过50%,则属于集约型经济增长。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实质,就是实现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到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它主要立足于探讨经济持续增长的要素投入结构,期待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TFP)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度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这种把要素结构与经济增长结合起来探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思路,符合经典发展理论基本研究思路的演进轨迹,积累了探索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经验,为进一步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奠定了基础。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相对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逻辑递进与理论创新
作为一个术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我国是通过政治程序确立的新提法,其全部内容和体系结构尚待研究。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到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战略任务的高度,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这是在党中央文件中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基本思路的第一次正式表述。党的十七大之所以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因为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经济粗放型增长方式没有明显转变的同时,经济发展中还出现了一些变得更加尖锐化的老问题和迫切需要解决的诸如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国际外贸顺差过大与国际收支盈余过多、城乡不平衡进一步加剧、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等新问题。这些所存在的问题,并不能单靠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解决,必须拓展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框架下去寻找对策。
目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相对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内涵更加丰富与深刻的观点,已在经济界与理论界形成较为广泛的共识。可是,由于理论界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到底在哪些观念和方法上是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创新方面,还处于探索过程中,没有取得一致的意见。据此以提出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思路与举措虽有很强的针对性,但却缺乏系统的理论支撑。因此,还需在进一步厘清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演进逻辑和实践发展进程的基础上,去深化理解其中所蕴含的理论创新之处。要准确理解之,最根本的还是要回到党的十七大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基本思路阐述的字里行间中去思考。
从内容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涵盖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核心内容——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同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又以经济增长方式为主题,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视野由关注从单一要素结构投入结构变化拓展到从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和要素投入结构变化三条主线,从而有利于直奔成因,从本源上推动经济增长转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每一个方向上的拓展,都是基于解决改革实践中的重大新问题提出的,其理论创新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包括内外需求结构、内需中的消费与投资结构在内的整体需求结构的调整方向,是针对近年来我国经浇增长过于依赖投资和出口带动问题提出来的,蕴含着立足扩大国内需求,把经济发展根植于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新意。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代表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方向,是针对我国农业基础薄弱、工业大而不强、服务业发展滞后以及三大产业之间比例不合理的问题提出的,富含把调整产业结构作为推动发展的主线,突出农业由弱变壮、工业由大变强和服务业由慢变决的新思路。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代表要素投入结构调整的方向,是针对经济增长过于依赖物质资源投入而技术进步贡献不大问题而提出来的;体现了突出自主创新、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作为形成新竞争优势基础的新思维。
从理论上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心还在于解决经济增长问题。但是,它也并不是就增长问题解决增长问题,而是从发展经济学“经济发展=结构调整经济增长”的研究思路和从重点关注“经济增长”到高度重视“经济发展”转变的一般趋势,注重从更广阔的视野强调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在结构优化与升级的内涵体系上下功夫,使之成为推动整体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这个理论创新的思路既符合发展经济学的研究规范,也有利于解决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四、结论及延伸
梳理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演进历程,我们认识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命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是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替代,而是针对经济增长在新时期出现的突出新问题,在视野和内容上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继承和拓展。它除了回答在转变增长方式所强调的在要素投入方面用什么方法做大“蛋糕”的问题,而且突出了在发展的道路上用什么样的经济结构、以什么样的环境代价做大“蛋糕”的问题,更能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更有利于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破坏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体制机制、破解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由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改革开放新阶段所提出的一项新任务,即使我们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所应包含的内涵有了较为一致的认识,在制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任务和应采取的重大措施上都还需继续探索和完善。不过,所有这些需要探索和完善的主要任务和重大措施的制定,都需要在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演变中以准确理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内涵为前提。这,不仅是写作本文的目的,也是今后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责任编辑:王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