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与创新专题

2009-03-18 07:59郑学明
广东教育·高中 2009年2期
关键词:民族传统文化

郑学明

知识梳理

本单元从三个方面阐释了文化发展的途径(见图1):其一,从文化多样性角度说明文化应该在交流中传播,即“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其二,从文化继承性角度说明文化应该在继承中发展,即“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其三,从文化创新的角度说明文化应该在实践中创新,即立足于社会实践。前两者揭示了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后者则体现了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一)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1. 文化多样性主要表现为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内容及形式的多样性。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文化繁荣的前提,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文化多样性,带来了不同文化间的相互交流。各民族文化能够通过交流不断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营养,在促进世界文化繁荣的同时,也使自己民族的文化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1)感受多样性——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的作用。

(2)理解多样性——文化多样性的界定、表现形式,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原因。

(3)维护多样性——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态度、必要性、处理文化多样性的原则及其意义。

2. 文化传播总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才能实现。按照考纲要求,除了了解文化传播的多种途径之外,还必须掌握人际传播、报纸、杂志、书籍、电视、互联网、手机短信、电子读物等各种传播手段的特点和功能。

(二)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1. 什么是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而在当今的现实生活中仍然保留的存有历史痕迹的文化。传统文化是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它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其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传统文化是一种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的文化,它作为特定历史发展的产物,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2. 为什么要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一要认识到传统文化的作用具有双重性。如果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传统文化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则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二要认识到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重大现实意义。由于传统文化的作用具有双重性,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不同会造成其发挥作用的结果不同。一个国家,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才能使自己自由全面发展,更好地创造新生活。

3. 怎样对待传统文化?

其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一分为二的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具体地说,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其二,对传统文化进行继承与发展。对传统文化“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就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在这一过程中,要不断地革除陈腐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即“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三)文化创新

1. 文化靠什么创新?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也是文化创新的动力。新的文化形态的诞生、旧的文化形态的消亡、先进文化的发展,都是在社会实践中实现的。

2. 文化为什么要创新?主要把握文化创新的意义。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3. 怎样推动文化创新?

(1)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

(2)基本途径: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文化创新既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既是一个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流、融合的过程,又是一个借鉴、汲取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发展民族文化的过程。

(3)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是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的“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二是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命题预测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文化软实力”的概念,要提升文化软实力就必须推动文化创新。要实现文化创新,必须投身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把握和处理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活力。因此,如何正确对待文化多样性和传统文化,如何推动文化创新将是高考不能回避的问题。

例题精析

[例1] 2008年10月,中国艺术研究院和欧盟文化中心合作组织联合主办的第一届中欧文化对话在北京举行,保持文化多样性成为这次“对话”的主要议题。以下对文化多样性的作用理解正确的有

A. 文化多样性对社会发展是必不可少的

B. 承认和尊重文化多样性,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C. 为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应该减少文化间的交流和融合

D. 文化的多样性主要指民族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

[解析]题意在于考查文化多样性的作用,B项指的是如何对待文化多样性的问题,C项表述错误,D项讲的是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答案] A

[例2]“传统文化好比一捆干草,人们像驴子一样驮着它走,各人的驮法不同。聪明的人把它们化为养料轻松地走向未来,愚蠢的人把它当作祖传宝贝,永远是沉重的负担。”这一观点说明

①人们需要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 ②吸收外来文化必须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③人们对待传统文化有不同的态度 ④人们需要处理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

[解析]题目考查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观点②与题干无关。

[答案]C

[例3]“文化创新来自创作者的灵感,主要靠文化创作者的聪明才智。”这一观点

①肯定了文化创作者在文化创新中的作用 ②否定了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③说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 ④未看到文化创作的动力来自社会实践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

[解析]题目要求对题目中的观点进行评价,①②④与题中观点相符。

[答案] D

模拟操练

1. 2008年,中外文化交流依然十分频繁。5月,学生文化创意国际交流系列活动在北京拉开序幕;8月,中韩青少年国际文化交流体验活动在淮北结束;9月,由德国汉堡市政府主办的“2008中国时代”大型文化交流活动开幕;10月,海外汉学与中西文化交流国际研讨会在杭州举行。不同文化之间进行交流有利于

①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加深理解、密切关系 ②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③消除民族、国家之间的隔阂、偏见和差别 ④促进国家间政治、经济关系的发展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

2. “文化中心主义”把自己的文化和价值观当作是唯一合理的,认为异于自己的就是错误的,其本质是一种学术浅薄。我们在进行文化比较时,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不能有“文化中心主义”。反对“文化中心主义”

①是承认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②有利于世界各国人民相互尊重、共同发展 ③是尊重差异、平等相处的要求 ④是承认各国文化各有优劣的表现

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④

3. 长期以来,台湾地区在海外的华文学校中使用的是繁体字、注音符号,而大陆使用简体字、汉语拼音。目前,台湾与大陆达成一致——提倡使用简体字,但也不反对使用繁体字。台湾与大陆所达成的共识说明

A. 汉字是连接两岸的精神纽带

B. 两岸对中华文化有着强烈的认同感

C. 汉字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D.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标识

4.“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这首《论诗》道出了文化发展的规律——不断创新,永无止境。要进行文化创新,就必须

①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②在发展的基础上继承,在继承的过程中发展 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④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A. ①②③ 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

5. 2008年4月23日是第十三个“世界读书日”,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新闻出版总署等11个部门联合发出了开展以“爱读书、读好书”为主题的全民阅读活动倡议。开展全民阅读活动

①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②有利于提升人们的科学文化修养③符合学习型社会的内在要求 ④能迅速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

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

答案点拨

1. D(题意在于考查文化交流的意义,观点③中“消除差别”的表述是错误的,①②④符合题意) 2. A(不同国家各具特色的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作用,就像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平衡那样必不可少。因此,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必须相互尊重。④表述错误) 3. B(A表述不正确,C、D与题干无关)4. D(题目考查文化创新的途径。①③是基本途径,④是根本途径,②颠倒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5. B(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育“四有”公民,因此观点①错误。观点④表述不准确)

责任编校郑蔼娴

猜你喜欢
民族传统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MINORITY REPORT
谁远谁近?
少年力斗传统
传承 民族 文化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
民族万花筒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清明节的传统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