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格局中,乡土小说始终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更是20世纪汉语言文学创作成就最高的领域。乡土小说指的是表述人类普遍的乡村情感、以人类觉醒的文化意识和哲学眼光审视特定乡土历史文化的民族文学形态。中国在几千年文明史中形成了稳固的乡土社会。乡土是一个民族文化心理素质积淀之所在,抓住乡土也就抓住了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基与命脉。乡土是我们的物质家园,也是我们的精神家园。文学意义上的乡土,既是一种客观物质存在形态,又是一种精神现象,是一种文化象征与文化信念的组合。德国作家措特勒提出“呼吸故乡”、“头脑故乡”概念。“所谓‘呼吸故乡是指‘生存故乡,也就是地理位置上的故乡;而‘头脑故乡,我以为就是‘梦幻故乡、‘精神故乡,这是作家头脑中,具体说是创作思维中的故乡,它是作家主体活动中的梦幻般的世界”[1]。
作为心理学术语,情结指的是一群重要的无意识组合,或是一种藏在一个人神秘心理状态中的强烈而无意识冲动。乡土情结是任何人也摆脱不开的精神纠缠。很多现代乡土作家的创作契机就是由现实所刺激的乡土记忆引发,他们的情感经验便是曾经生活过的乡土情感印记。其创作对象世界“往往与乡土情结紧密相联……鲁迅‘绍兴乡村生活、沈从文‘湘西乡下、萧红‘呼兰河畔、刘绍棠‘京东运河两岸、汪曾祺‘苏北小镇,都是和他们的乡土情结密切相关的艺术世界”[1]。
诗人艾青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2]大量的文学现象表明,中国现代作家作品里散发着一股浓郁的乡愁、乡情、乡俗的乡土思绪,凝聚着深沉、真切、炽热的乡土情结。那是一种发自生命深处“剪不断,抹不掉”的对于故土家园的情感纠结。这种乡土情结一旦转化为艺术形式,必然具有综合色彩,作家对乡土的审视与对社会人生的体察感悟必然渗透其中。乡土情结成为推动乡土文学走向繁荣成熟的重要因素之一,并使之区别于其它文学潮流,成为众多文学现象中很值得研究的一种。
审视20世纪中国现代作家的创作道路不难发现,他们都先后出走各自故乡,是地域性乡土的逃离者。他们进入城市文化圈,具备了良好的艺术素养、深邃的思想境界、科学的思辨能力,具备了更深刻体察乡村文化真实状态的审美能力。当他们重返“精神故乡”时,就能在两种文明的反差与落差中找到其述说视点,从“精神故乡”中发掘出各自不同的主题内涵。
中国现代乡土小说形成两大基本叙事传统,乡土情结相应地呈现出两大审美形态,即以鲁迅为代表的乡土写实派和以废名、沈从文为代表的乡土浪漫派。前者乡土情结的呈现形态为知识分子的文化启蒙,后者则为知识分子的人性审美。
鲁迅和20世纪20年代中期的许杰、王统照、赛先艾、王鲁彦、台静农等“隐现着乡愁”的乡土作家,堪称现代乡土小说的开拓者与奠基人。鲁迅是最早以小说的方式关照乡土的现代作家,其小说创作直接带动了20世纪20年代乡土小说的风潮。以鲁迅为代表的乡土小说派以人文主义情怀和现代意识,确立起“改造国民性”的基本主题,对封建文化作全面决绝的揭露批判。他们怀着同情、忧愤与悲悯,以理性批判的眼光展现乡村的野蛮丑陋,挖掘农民的劣根性,试图以强大的人性和人道主义力量拯救那些处于水深火热中乡土国民的灵魂。后来的王鲁彦、许钦文、彭家煌、台静农是这一主题的承继者与发扬者。鲁迅开创的现代乡土小说模式,是五四乡土小说及其后的重要乡土小说作家与流派的被模仿式,“鲁迅开创的现代乡土小说母题是可不断播撒拓展但不可超越的母题”[3]。其乡土小说开创了风土人情的异域情调的疆域,赋予小说强烈的地方色彩,深刻地影响了几代作家。
这种以鲁迅为标志,以知识分子立场、文化批判、启蒙主题为核心的乡土小说叙事传统,不仅成为20世纪乡土小说最重要的传统,也是乡土情结的主要呈现形态。遗憾的是,它只在20世纪20年代乡土小说中得到一定程度的延续。
中国乡土小说的第二种呈现形态源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京派作家。早在20年代,当鲁迅等乡土小说家“隐现着乡愁”时,废名却“横吹出中国中部农村远离尘嚣的田园牧歌[4]”。鲁迅的乡土叙事立足于各种社会矛盾与文化冲突,废名的乡土叙事则立足于和谐宁静,以诗意审美的眼光打量中国的乡土世界。那些在鲁迅等乡土小说家笔下视之为文化批判目标的落后因素,却在废名笔下变成了审美元素。继承废名这一叙事传统的,当属沈从文。沈从文以《湘西》《湘行散记》《边城》《长河》等丰盛的创作实绩,以及由此带来的巨大影响力,将废名开创的乡土小说叙事传统推向成熟与高潮。
与鲁迅传统不同,废名、沈从文乡土小说叙事传统立足于人性审美,怀着回到农业文明、原始人性,以及早期和谐人际关系的“恋美”情结,以理想化的笔墨对乡土社会进行田园牧歌式诗意扫描,作品颂扬乡土风俗之美以及乡民人情、人性之美。沈从文《柏子》所写水手柏子与吊脚楼妓女之间畸形的爱,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放在鲁迅笔下,自然会导向尖锐的文化批判,而沈从文却把它演绎为一种畸形中的真诚、粗野中的欢愉、丑陋现实中发出的人性光彩。在显示乡土小说个性的风俗画与地方特色描摹方面,乡土浪漫派作家与乡土写实派作家不同,前者没有使地方色彩的描绘停留在风俗习惯、方言土语方面,而是注重丰富的洋溢着诗情画意的典型环境描写,寻找一种神韵与境界。
中国现代作家乡土情结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五四以来,以资本主义文化为代表的西方现代文明涌入中国,鲁迅等诸多知识分子基于对封建文化的本质认识,借助资本主义文化思潮,对传统文化糟粕进行深刻反省批判,展开文化启蒙。资本主义文明也使得中国从传统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缓慢发展,工业文明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节奏及思想观念,消解了静态的田园牧歌式的人与自然和谐,冲击着传统的农耕文明。沈从文等知识分子从传统乡土走向代表现代文明的都市,所见所闻使他们深感现代文明对传统文明的冲击与破坏。他们来自乡村寓居都市,却与都市格格不入,认为自己是都市的“边缘人”、“零余者”、“乡下人”。乡土情结使得他们在现代都市中守望着自己构筑的纯洁、温情、神圣的乡土家园,情感心理上对侵蚀乡土的现代都市文明充满疏离与拒绝。乡土情结的两种传统走向,形成了这样一个悖反的两难命题,即以乡村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与以都市为代表的现代文明的尖锐对立与冲突中的两难选择。这个两难命题成为中国现代乡土小说乃至世界乡土小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文学母题。
乡土情结作为一种文化价值之物,核心旨义是健全的生命形态。它构成现代乡土作家作品的审美支点,促使他们爆发出一系列创作灵感与创作实绩。无论作家们如何选择乡土小说的主题内涵,其核心线索都是深藏于作家内心深处对故乡的深沉挚爱与精神皈依。
【参考文献】
[1]丁帆.“地域乡土”的逃离与“精神返乡”情结
[A].中国乡土文学大系:当代卷[M].北京:
农村读物出版社,1996.
[2]艾青.艾青全集[M].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
社,1994.
[3]丁帆.中国乡土小说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30.
[4]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第1卷[M].北京:人
民文学出版社,1986.450.
(作者简介:白忠德,西安财经学院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