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敏琴 薛美珠
细节,凸显教育的智慧
上海地铁一号线由德国人设计,看上去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后来上海人自己设计二号线,投入运营后,出现了很多问题。
地铁一号线每个入口处都有三级台阶,而二号线则没有。上海较低,一到夏天,雨水就会使一些建筑物受困。德国设计师注意到这一细节,在地铁一号线的每个室外出口处都设计了三级台阶,以防挡雨水,二号线因为缺这几级台阶,曾在大雨天被淹,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地铁一号线在每个出口处都设计了一个转弯,表面看这增加了出入的麻烦,增加了施工成本,但当二号线投入使用后,人们才发现这一转弯的奥秘:减缓冷暖气排漏,省电。
此外,一号线还设有很多警示标志和装饰,大大方便了乘客。而二号线在很多方面都稍有欠缺。是中国的设计者没有德国人聪明吗?我想未必。原因在于德国人更注重细节。
教育工作中同样要注意细节。教育细节折射出教育的理性之光、人性之光和人文之光。教师通过一个个细节的艺术把握和精致处理,能凸显教育的独特智慧和本质力量。小学生自制能力差,教师只有做到眼细、心细、手细,用自己明亮的眼睛发现细微问题,让生动的细节去触发学生心灵的敏悟。如要求学生在离开座位时把凳子摆放在课桌下面,但总会有几个学生忘记。我发现后会及时写上“请将凳子放在课桌下面,谢谢”的字条放在他们的课桌上,提醒他们。时间长了,他们的良好习惯也就养成了。事实上教育细节随处可见:亲手捡起地上的一根粉笔头,亲手扶起横在地上的一把扫帚;天气变化时对学生的一句嘘寒问暖,学生生病时的一个问候;学生成功时的一句赞赏,伤心时的一句宽慰;在雨天时递给学生的一把伞;教师节收到学生祝福时一句真诚的“谢谢”;赞美学生时一个美丽的微笑;批评学生过火时一句真诚的道歉……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具体具体再具体,细节细节再细节。”的确,抓住了细节的教育才是有血肉的教育,雕琢了细节的教育才是美丽的教育,这既是一种价值,也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智慧。
柔和,舒展教育的无痕
作家毕淑敏早年学医,有一次听课,老师问:“大家想想,用酒精消毒的时候,什么浓度最好?”学生们异口同声说:“越浓越好。”老师说:“错了,太高浓度的酒精,会使细菌的外壁在极短的时间内凝固,形成一道屏障,后续的酒精就再也杀不进去了,细菌在壁垒后面依然活着。最有效的浓度,是把酒精的浓度调得柔和些,让它渗透进去。”柔和有时比风暴更有力量。柔和是一种品质和风格,是一种更高境界的坚持。教育中我们需要这样润物无声的方式,给学生自我修正的空间,激发学生的进取心。
班上有一对双胞胎,姐姐乖巧懂事,勤劳努力,成绩不错,而妹妹主意很多,学习懒散,成绩倒数。善良的姐姐常常关心妹妹的学习,为她讲解数学题目,帮助她背诵课文,默写生字。可是对这一切,妹妹觉得理所当然。她不但不感谢,反而一次次伤害姐姐。有一天上学,妹妹没戴红领巾,为免于责备,她把姐姐的红领巾硬抢了去。姐姐伤心地哭了……了解事情真相后,我很生气,但没有板着脸痛斥她,因为我知道,这样做未必能使她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我微笑着看着她,柔声问:“你觉得自己伤害姐姐了吗?想想,当你有题目不会解答时,是谁耐心地启发你?当你重默课文时,是谁舍弃自己的学习时间帮助你?当你被妈妈责骂时,是谁帮你解围?当你受同学欺负时,是谁安慰你?……”柔和的问话叩开了她闭锁的心灵。她流下了眼泪。
是的,我们的声音柔和了,就更容易渗透到辽远的空间。我们的目光柔和了,就能更轻灵地卷起心扉的窗纱。我们的面庞柔和了,就能更流畅地传达温暖的诚意。柔和,让教育如缕缕清风,吹动学生的心田;如细细雨丝,滋润学生的成长。学生在柔和中放飞心灵,享受无痕的教育。
真爱,提醒教育的幸福
人所熟知的四颗糖的故事,成就了一位品学兼优的学生。它告诉我们,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关怀,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无私关爱。它需要爱的回归,需要一个充满爱的心灵去震撼另一个心灵。平时,我们能做到用一颗爱心去关心爱护学生,但是作为老师,我们也容易形成思维定势。面对那些熟悉的面孔,我们习惯了优秀生的勤奋乖巧,看倦了后进生的懒散惹事,在教育他们时,不经意间总会流露出喜恶之情。长此以往,这些“差生”就成了被遗忘的群类。这样的爱是畸形的,片面的,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师爱。事实上,带着真爱的意识,会参与每个孩子的成长,是一种言说不尽的幸福。“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这就需要教师用真爱去发现。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每个孩子的喜悦和苦恼都敲打着你的心,引起你的思考、关心和担心,你就勇敢地选择崇高的教师工作作为自己的职业吧,你在其中能找到创造的喜悦,所以对教育,对学生更加充满爱的情感。”
做一名拥有真爱意识的老师吧,请给这些花的种子细心浇水锄草,将那些长歪的小花一朵朵扶正,让他们享受阳光的沐浴,雨露的润泽;做一名拥有真爱意识的老师吧,也给我们的教育提醒着幸福,让幸福充盈着教育。
(作者单位:江苏无锡市玉祁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余志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