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承荣
[摘 要]就业问题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面临的一项长期的和艰巨的任务,尤其是“十一五”期我国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当前就业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突出、劳动力结构性矛盾突出、人才和劳动力市场不规范、职业教育和培训工作相对滞后、目前下岗失业人员就业难问题比较普遍。针对存在的问题,逐一全面地分析问题的深层次成因,这有助于我国在困难条件下努力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为进行有效的失业治理和实现“增加就业”这一宏观调控的目标之一做出贡献。
[关键词]就业难题 原因 失业治理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田成平在2007年2月26日召开的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上指出,“十一五”期间,中国就业工作面临五大问题:一是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突出,到2010年,中国劳动力总量将达到8.3亿人,城镇新增劳动力供给5000万人,而劳动力就业需求岗位只能新增4000万个,劳动力供求缺口在1000万个左右;二是劳动力结构性矛盾突出,一些传统行业出现大批下岗失业人员,而一些新兴的产业、行业和技术职业需要的素质较高的人员又供不应求,劳动者的职业能力和素质亟待提高;三是人才和劳动力市场不规范;四是职业教育和培训工作相对滞后;五是目前下岗失业人员就业难问题比较普遍,需要对其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建立和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以及对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制度,加大对弱势群体的扶持力度。
一、导致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突出的主要原因
(一)新增劳动力供给增大
这主要是源于建国以后第二次生育高峰期的人口规律所致。在1963~1972年的人口生育高峰期,我国人口从6.7亿爆增到8.7亿,十年增加了两亿人,而历史上中国的前三次人口倍增时期,最快的当数康熙年代至清朝末期,在200多年的时间里人口净增量也仅仅不过3亿而已。由于第二次人口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人口其下一代从本世纪初开始,尤其是“十一五”期间开始大规模步入就业年龄,这是造成当前我国就业压力增大的一个非常主要的原因。
(二)下岗失业人员存量可观
据有关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每年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大约保持在800万人左右,下岗人员100万人左右,此外还有1.5~2亿的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就业。
二、导致劳动力结构性矛盾突出的主要原因
(一)劳动力在第三产业就业的比例太低
以2006年为例,中国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全社会劳动者的比重仅为32.2%,这与60%~80%的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有很大差距,也低于发展中国家35%~45%的水平。造成这一现状的根本原因有两个:一是我国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依然过低,目前仅有40%多,这与世界平均65%的水平相比差距过大;二是劳动者自身素质不高,这也是制约我国劳动力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实现由第一、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的最主要的原因。
(二)人才培养模式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随着我国大专院校的大规模扩招,进入21世纪以来,尤其是“十一五”期间,我国技术性人才极度短缺与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同在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这是当前劳动力素质结构矛盾的集中体现。
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有四个:
1.国家和政府方面的原因
就业法制还不健全,就业市场还不规范,用工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户籍制度等方面的改革相对滞后。
2.大专院校方面的原因
首先,在专业设置、培养目标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偏离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其次,部分大专院校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仍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3.用人单位的原因
首先,重文凭不重水平现象突出;其次,性别歧视使女大学生就业难成为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再有,过分强调工作经验的急功近利的用人思想,使经验不足成为大学毕业生实现就业的最大劣势。
4.大学生本身的原因
首先是诚信问题,部分毕业生这山望着那山高所导致的频繁跳槽甚至是不辞而别的行为,让许多企业蒙受了较大的损失;其次是自身的能力和素质问题,盲目扩招带来的生源整体水平下降的同时,加上部分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不认真,使得大学毕业生的整体素质出现了下降的趋势;再有,大学生自身定位偏颇,其就业观念仍处于“精英教育”阶段,还没有意识到大学生地位已经从“精英教育”下降到了“大众教育”的地步,因此就业的期望值仍较高,这使得毕业生“高不成、低不就”,加大了其顺利实现就业的难度;最后,求职经验不足和求职途径把握不准,降低了就业的可能性和成功率。
三、人才和劳动力市场不规范的主要原因
所谓规范的人才和劳动力市场,应当是人力资源供求双方的一种全方位自主配置的场所,即通过自由的“双向选择”使供求双方实现合理、有效的结合,从而达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规范的人才和劳动力市场包括四个要素:人才和劳动力的需求方、人才和劳动力的供给方、市场规则和工资机制。而我国目前的人才和劳动力市场的这四个要素的发育均很不成熟。导致现状的主要原因如下:
(一)从劳动力的供给方来看
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是规范的人才和劳动力市场建立的前提条件,但我国现在的户籍制度和劳动人事制度却限制了劳动力的自由流动。长期以来,我国除了城乡之间的劳动力流动以外,城市之间人才和劳动力的流动性仍然非常有限。城市劳动力过低的流动性一方面不利于提高劳动力与工作的匹配程度,另一方面近年来的大量非自愿流动又可能无法保证下岗职工的稳定再就业和才干的发挥。而农民工的流动性过高,则不利于其人力资本的积累。
(二)从劳动力的需求方来看
我国的国有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也已经不再是劳动力实现就业的主渠道,加之许多国有企业的改革尚不到位,因此制约了其成为自主的人才和劳动力市场需求主体。与此同时,作为极具潜力的吸纳劳动力主体的中小企业的发展,目前在我国却因种种不利因素的影响而受到了一定的制约,故尚不能发挥出其提供就业岗位的巨大潜力。
(三)从市场规则来看
主要是因为人才和劳动力市场的规则以及劳动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加之劳动执法队伍有待于进一步充实,因此导致了我国的人才和劳动力市场的运行不规范。
(四)从工资机制来看
我国现行工资机制的形成,计划和行政决定的成分很大。因为这种分配制度存在的缺陷,使得我国目前的工资率不能准确地反映人才和劳动力的供求状况,从而致使我国人才和劳动力的价格对其价值的反映时常失真。
四、职业教育和培训工作相对滞后的主要原因
主要是对“知识”涵义浅层次的理解,导致我国人力资源的总体水平低下且教育培训与社会需求相脱节。一直以来,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落后和工业化进程的缓慢,我国社会各界对“知识”涵义的理解都长期停留在前两个浅表的层次上。换句话说就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理解的“知识”就是通过正规的学校教育使受教育者“知道是什么”和“知道为什么”,即所谓的强调不仅要让受教育者“知其然”,而且要使他们“知其所以然”,而对“知识”的后两个层次即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却没有意识到和给予充分的重视。具体来说,我国一直十分重视通过中小学的基础教育使受教育者“Know What”,比较重视通过大学的高等教育使学生们“Know Why”,但却轻视对人力资源进行动手能力“Know How”的培训,并且无视人力资源创新意识“Know Who”的培养。这样一来,造成了我国培养出的各层次学生应试能力强、理论水平高但动手能力却很弱而且创新能力也很差的严酷现实,从而导致了我国人力资源的总体水平低下且教育培训与社会需求相脱节的现状。
我国许多人力资源开发主体的专业设置、培训方法、教材选用等,均是按照自身的条件和应试教育的要求而进行设置的,这种做法严重脱离了生产实际和经济发展对人力资源开发的现实需要。而且在实际的教育培训中,由于历史的原因,从教育培训的客体而言,接受教育培训的人力资源也并不是希望通过教育培训来提高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并将其用于实际的生产,而其主要的目的则是为了拿文凭和获得学历。这样一来,人力资源开发的主体自然就会将主要精力错误地放在扩大生源和增加收入等工作上,而对于教育培训所收到的实际效果反而不闻不问。可见,对“知识”涵义的浅层次理解和由此造成的“应试教育”所产生的深远影响,使得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培训出来的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十分普遍,这种与提高实际工作能力相脱节的教育培训方法,很难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五、下岗失业人员就业难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一)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农村剩余劳动力中有相当多的人是属于就业困难群体中的一员。造成他们就业难的原因主要有四个:
1.人口与资源的矛盾导致其就业难
农村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而农村人均占有资源的数量却严重不足,迅速膨胀的人口聚集在日益减少的土地资源上,这是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存在和就业难的基本原因。
2.城市化滞后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首先,城市化滞后使得二元经济结构矛盾在不断拉大的同时,还严重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现代化工业部门转移的步伐;其次,由于城乡隔绝体制的限制,农村剩余劳动力大多被迫选择就地分散转移,基本上是离土不离乡,农民既不能将非农产业看作是自己的长期生存保障,脆弱的非农业也不能给农民提供稳定的工作机会。
3.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盲目性和无序性导致其就业难
目前由政府职业介绍部门组织安排外出的很少,即农村剩余劳动力缺乏有组织、有规模和有计划的有序流动。
4.农村剩余劳动力普遍存在的低素质状况导致其就业难。
(二)城镇下岗职工再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据2001年劳动部对沈阳、南京、郑州、合肥等10个城市的调查显示:我国下岗职工平均年龄39岁,且35岁以上的占72.5%,而对这个年龄段的用人单位的需求仅占总用人需求的三成;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其中初中文化的占40%,高中、初中的占86%;劳动技能不高,初级技工及以下的占40%,初级、中级技工占90%,既便是已有的职业技能也大多不能满足其转岗的需要;我国女性下岗职工的再就业率比男性下岗职工低近20个百分点。所有这些因素直接导致了城镇的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的困难。
从以上问题成因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当前面临的就业难题需要政府、单位和个人通力配合,从多个方面、多个层次和多个角度共同采取措施加以解决。政府应着重通过法律、制度、政策等进行宏观调控;劳动力培养单位应当应以市场为导向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毕业生,劳动力使用单位应当以正确的人才观为指导规范招聘工作;个人应当适应时代发展的变化要求,树立符合时代要求的现代就业新观念。
参考文献
[1]杨河清、郑宇硕、张琪:新世纪人力资源开发与就业[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年
[2]胡学勤、秦兴方:劳动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9月
[3]曾湘泉、杨伟国:中国劳动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年
[4]张圣兵:全球化进程中的就业变迁[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
[5]蔡昉、顾宝昌:人口转变的社会经济后果[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年
[6]杨燕绥、赵建国:灵活用工与弹性就业机制[M],北京,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