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征助 魏喜凤
摘要:“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自古以来,水就代表智慧。也正是因为有了水,我们的生活才会有情趣,我们的生存环境才会充满活力。水生植物不仅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还能吸收水体中的养分物质,对富营养化水体起到净化作用,让人们真正享受到“碧波潋滟,如在画中游”的自然美景。所以,在人们日益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时代大环境下,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水体景观营造以其贴近自然、迎合人们追求原生态的审美意识而受到大众亲睐。
关键词:水生植物 造景设计
1 水景的功能及形态
水是生态环境中最有灵性、最活跃的因素,水景能以大见小,寓意深远。巧于因借的水景还能起到组织景观、协调空间变化的作用。在景观设计中,如何在有限的空间中营造出湖光山色、碧波荡漾的开阔水景;或垒壁引泉作瀑,筑池蓄水成景等。情趣各异的园林水景空间,观感不同景观效果的同时,也彰显出园林水景的无穷魅力。
水体的形态从平面形成看,一般分为规则形和自然形。通常规则形平面,如方形、圆形、多边形、椭圆形等,这在西方古典园林中很常见。中国古典园林中多采用不规则的自然形,水池依池而建,蜿蜒曲折,富有情趣。而在中国现代城市园林景观中,水体景观的营造更强调满足人们的审美意识和实际需要。如风格各异的滨江、滨湖景观;小桥流水,宛若西子恬静的溪流景观;或是悬崖飞瀑的壮丽水景等。
2 水生植物及其造景含义
我国幅员辽阔,大小水系众多,水生植物资源非常丰富。园林水生花卉特指生长于水体中、沼泽地、湿地上,观赏价值较高的花卉,包括一年生花卉、宿根花卉、球根花卉。在园林中,对水生植物的分类按其生活习性、生态环境,可分为浮水花卉(根生长于泥土中,叶片漂浮于水面上)、挺水花卉(根生长于泥土中,茎叶挺出于水面之上)、沉水植物(观赏水草)、海生植物(红树林)以及沿岸耐湿的乔灌木等滨水植物。在水景设计中应用较多的有浮水花卉如睡莲、芡实、萍蓬、荇菜、菱等;挺水花卉如荷花、菖蒲、小香蒲、水葱、千屈菜、芦苇、燕子花等;滨水乔灌木如落羽杉、水杉、竹类、木芙蓉、水松等。而水生植物造景,即是以适应当地生态环境条件、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水生植物为材料,运用艺术的手法,科学合理地配置水体并营造景观,充分发挥水生植物的姿态、色彩等自然美,达到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协调统一。
3 水生植物的园林应用特点
是园林水体周围及水中植物造景的重要花卉,是花卉专类园—水景园的主要材料,常栽植于湖岸、各种水体中作为主景或配景。
4 水生植物的景观设计
4.1 种植设计要求 室外水生植物造景,以有自然水体或与附近的自然水体(湖、河)相沟通为好。流动的水体能使水质更新、减少藻类繁衍,“流水不腐”就是这个道理。按植物的生态习性设置深水、中水及浅水栽植区。通常深水区在中央,渐至岸边分别做中水、浅水和沼生、湿生植物区。无自然水体沟通的情况,可挖湖或造池,还可结合叠水、小溪、步石等丰富景观效果。考虑到一些水生植物不能露地越冬,多做盆栽处理。这种方便的栽植方法。不但可保持水质的于净,有利于对植物的控制,还便于替换植株,更新设计。各种水生植物原产地的生态环境不同,对水位要求也有很大差异,多数水生高等植物分布在100~150cm的水中,挺水及浮水植物常以30~100cm为适,而沼生、湿生植物种类只需20~30cm的浅水即可。所以可按水生植物对水深的不同要求,在水中安置高度不等的水泥墩,再将栽植盆放在墩上。
在种植设计上,除按水生植物的生态习性选择适宜的深度栽植外,专类园的竖向设计也可有—定起伏,在配置上应高低错落、疏密有致。从平面上看,应留出l/2~1/3水面,水生植物不宜过密,否则会影响水中倒影及景观透视线。为此,山下、桥下、临水亭榭附近,一般均不宜种植水生植物,即使种植,也常在水体中设池或设置金属网,以控制水生植物的生长范围。对一些受到严重污染和富营养化的水体,宜配植石菖蒲、水葱、凤眼莲等可以吸污净化水质的植物。
4.2 景观生态学要求 “生态园林”强调重视园林的生态效益、利用园林改善城市生态系统,造园要以植物为主要材料模拟再现自然植物群落,提倡自然景观的创造等。对水生植物景观的再认识,不能仅停留在“风景如画”上,应从更深、更广的层面去理解和把握,特别是要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去分析。要注重水生植物景观宏观的视觉效果、视觉的时空变化及生态效益。除了要满足人们游憩、观赏的需要外,还有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再现自然、净化与提高城市景观的环境质量等功能。但是,在对水体景观营造的过程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个别地方政府官员大搞“形象工程”,一味的追求人工水系,不惜代价挖湖堆山,甚至开辟数十万亩的人工湖,更有甚者,为了模拟天然的江河水系风光花重金修筑数十公里的人工渠,凡此种种,不仅劳民伤财,而且破坏了原有的自然生态群落,其结果便和“围湖造田”没有什么区别了,整个自然环境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所以,在整体的水体景观设计过程中,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4.2.1 “绩优股”原则 景观是一系列生态系统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与功能的整体,在水生植物景观设计时,应把构成水体景观的所有元素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发挥出最佳的生态与景观效应。除了水面种植水生植物外,还要注重水池、湖塘岸边耐湿乔灌木的配置。尤其要注意落叶树种的栽植,尽量减少水边植物的代谢产物,以达到整体最佳状态,实现优化利用。
4.2.2 景观多样性原则 景观多样性是描述生态镶嵌式结构的拼块的复杂性、多样性。自然环境的差异会促成植物种类的多样性而实现景观的多样性。景观的多样性还包括垂直空间环境差异而形成的景观镶嵌的复杂程度。这种多样性,往往通过不同生物学特性的植物配置来实现。还可通过多种风格的水景园、专类园的营造来实现。杭州西湖十景之一的“曲院风荷”就是立意成功的范例,它占地28.4hm2,是以夏季景观而著称的专类园。
4.2.3 体现地域文化特色 每个景观都具有与其他景观不同的个性特征,即不同的景观具有不同的结构与功能,在园林水景营造中,应充分考虑地域差异,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不同的周边环境,选用适宜的水生植物,结合瀑布、叠水、喷泉以及游鱼、水鸟、家禽等动态景观,在园林水景中体现地域文化特色。杭州西湖十景之一的“曲院风荷”,从全园的布局上突出了“碧、红、香、凉”的意境美,即荷叶的碧,荷花的红,熏风的香,环境的凉。植物材料的选择上,又与西湖景区的自然特点和历史古迹紧密结合,大面积栽种西湖红莲和各色芙蓉,使夏日呈现出“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景观。从欣赏植物景观形态美到意境美是欣赏水平的升华,不但含意深遂,而且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
4.2.4 创造园林意境 中国园林中,水景常构成一种独特的、耐人寻味的意境。水面波光粼粼,利用水面的倒影作借景,能丰富景物的层次,扩大视觉空间,能增强空间的韵味,从而产生一种朦胧虚幻的美感。史书记载,汉武帝曾凿影蛾池以赏月色。在池旁建望鹄台,观月影于池中,并令宫中人乘舟以弄月影。
5 结语
园林水景设计所追求的目标是让人们的生活环境更具自然气息,更遵从自然的规律。追求景观的可持续发展是水景生态设计的最终目标。在高楼林立的钢架森林里,久居的人们更需要一份心灵的宁静,一种“坐看云起时”的淡定,一缕“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释然。园林水景植物以其“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独特气质抚慰着一个个倦怠的灵魂,满足了人们渴望真实,回归自然的最本真欲望。也许,这正是它的魅力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