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天颖
富国有富国的苦衷,穷国有穷国的烦恼。金融危机、能源危机、粮食危机、气候变化,错综复杂地纠缠在一起,让这个世界变得越来越不平静。一个协调的、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不但是对发展中国家提出的严峻挑战,即使在最发达的国家,依然可能成为打着问号的理想。
印尼:棕榈树成“杀手”
在印度尼西亚婆罗洲加里曼丹岛,有一个猩猩的野生乐园。15年来,服务于非政府组织“婆罗洲猩猩拯救计划”的劳恩·德罗歇·尼尔森女士,天天和这些可爱的动物生活在一起。
然而,这个野生乐园的存在和繁荣,已经变成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嘲讽。初到此地的时候,尼尔森女士的任务,是到周围的热带雨林中寻找并且收养无家可归、或是生病受伤的猩猩,给它们提供一个恢复的场所,帮助它们重返自然的怀抱。
然而,最近几年,尼尔森的任务变得有点古怪:“不记得从什么时候起,我们开始大量收养无家可归的小猩猩。它们的母亲,或者死于森林大火,或者被推土机赶出家园,继而由于食物匮乏而饿死。如果我们不去帮助这些孤儿,它们过不了多久,也得饿死。”
在熊熊火光中,加里曼丹岛的热带雨林逐渐化作片片焦土,“隆隆”作响的推土机,加剧着这个可怕的进程。“吐露着花朵般芬香”的热带雨林渐次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像卫兵一样整齐的棕榈树。在巨大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印尼地方政府鼓动投资商大量砍伐原始森林,代之以成片的棕榈树种植园。
种树的目的,是为了榨油。进入新千年以后,世界市场对棕榈油的需求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在日常生活中,棕榈油用途广泛,它可以加工食品,又能用来制造化妆品、洗发香波或者去污剂。最近两年,随着生物燃料的大行其道,棕榈油又成为这个领域的新宠。和其他制造生物燃料的作物——大豆、玉米、向日葵和油菜相比,棕榈树一年里可以收获好几次,是真正的高产油料作物。
从2000年到2006年,东南亚棕榈油出口量整整翻了一番;世界市场的棕榈油价格,也在最近两年中涨了一倍,攀升到每吨800欧元。
“有人也许会说,这里面充满了太多的泡沫。但是我们却不这么认为。”马来西亚某家生产棕榈油的公司的总经理清晰地看到,为了实现发展清洁能源,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既定目标,欧洲正在强制执行严格的生物燃料法规(生物燃料比例将占到所有燃料的10%),而要想达到规定的目标,“法国就得把所有耕地推平,全都改种向日葵”。显然,这是不可能的。
于是,欧洲的清洁,免不了要第三世界埋单。根据绿色和平组织的统计,印尼的森林覆盖率正以每年2%的速度锐减,这就意味着有200万公顷的森林被砍伐一空,改种经济作物。
加里曼丹岛原始森林被大片单一的棕榈树取代,首先受到冲击的是当地丰富的物种资源。岛上的种植园,不但侵占了野生动物的家园,还把原始森林切割得支离破碎,苏门达腊犀牛和长臂猿这些印尼特有的珍稀物种,也像猩猩一样朝不保夕。
不但动物难以存身,就连当地居民的处境也日渐窘迫。在加里曼丹岛,村民阿米尔·亚南托亲眼看到原始森林消失以后,当地气候的微妙变化:“过去,无论下多大的雨,森林都能‘喝下去。现在,棕榈树种植园里到处都挖了排水沟,但雨水被排到地面而不是被吸进地里。如今这里每年至少要闹三次山洪。”由于缺乏机械,许多地方砍伐原始森林靠的还是火攻。烟尘遮天蔽日,盘踞在森林上空经月不散。一提起这些,阿米尔就会气得吃不下饭:“前年,村民足足有五个月没有看见太阳!为了不被呛死,有些人甚至买来防毒面具。”
印尼的桑高,是这个国家最早种植棕榈树的地区。走进这里会让人怀疑是否踏上了外星球。简陋的土路两侧,白茫茫一片,目光所及全是死去的棕榈树。这种油料作物的经济寿命,只有25年左右,一旦到了衰老期,种植园主就会放弃管理,听任它们自生自灭。当地小学的校长乔恩无奈地看着眼前的凄凉景象:“棕榈园出现之前,我们种水稻,捕鱼捞虾,自给自足。”后来,原始森林消失在投资商的砍刀和推土机下,当地居民的生活反而变得更加贫穷:“我们被逼到城市生活。我必须掏腰包购买从爪哇岛泊来的大米——因为,我们已经没有稻田了。今年,米价涨了一倍,我们的日子,变得更困难。”
一切,都以“发展经济”的名义横行。被棕榈树赶出家园的村民,生活艰窘,又成为酝酿社会动荡的温床。大批失去土地的农民,被生活逼得走上对抗的道路。自从棕榈树种植园大量出现,印尼全国已经发生过513起大小冲突。
加拿大:油页岩的诱惑
如果说,像印尼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有着“发展”与“可持续”之间的两难选择,那么远在太平洋另一端的加拿大,则是交织着贪婪与无奈的另一种选择。
加拿大艾伯塔省东北部城市麦克默里堡,一架小型飞机从简易机场腾空而起,下方是苍翠挺拔的云杉,在云杉林背后,是热气腾腾的生产场面:昔日茂密的原始森林不见了,呈现在眼前的是纵横交错的沥青小路,车辆川流不息。小路的一头,地面被翻开,小路的另一头,是化工厂伟岸的身姿,管线密如蛛网,高塔林立,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在飞机下方的土地上,在14万平方公里大小的原始森林下面,埋藏着一笔巨大财富——油页岩矿脉,据估计可以提炼1730亿桶轻质原油,从而把加拿大推到世界第二大石油储藏国的位置上。过去,油页岩由于提炼工艺复杂、成本过高不被人们重视。最近几年,世界油价不断攀升,开采油页岩变成有利可图的事。艾伯塔省成为世界石油巨头垂涎的宝地。埃克森·美孚、谢夫隆、壳牌、道达尔纷纷下注。法国的道达尔公司已经制定一项为期10年、总投资高达70亿欧元到100亿欧元的庞大计划,预计到2020年,“我们这里的原油日产量将达到25万桶”。道达尔加拿大公司总裁米歇尔·博雷尔雄心勃勃地说。
纷纷涌入的投资热潮,让原本平静的麦克默里堡彻底变了模样。过去,这里是印第安部落的保留地,居民稀少,植被丰富,河流清澈,是野生动物的乐园。几年工夫,麦克默里堡的森林不见了,掘土机翻出的黑色矿砂,被装上车送到冶炼厂。水量丰富的阿萨巴斯卡河恰好流经此地,滔滔河水成为分离矿砂的原料,冲洗过矿砂的河水,覆盖着厚厚的油污,发出阵阵恶臭。不经意降落在上面的水禽,绝无生还的希望。一些医生已经发现,当地某些流行病的发病率,正在慢慢上升;周边森林里残存的动物,比如说驯鹿和麝鼠,它们体内砷和泵的含量也高得异乎寻常。
畸形的发展,刺激了当地的消费,设有赌场的俱乐部里灯红酒绿,餐厅星罗棋布。男多女少的局面,单调的生活节奏,让麦克默里堡的社会生活变得不再像过去那么单纯。为了打发无聊时光,有人吸毒,有人寻欢;当地人过去绝少碰到的贩毒业和色情业渐渐繁荣。膨胀的人口,让城市建设明显滞后。除去金钱,这里几乎什么都缺:住房、医院、学校、影院,称职的教师、大夫和警察……
“结束贫穷,实现千年发展目标”,是全球步入新千年时的承诺。不过,在兑现这个承诺的过程中,确实有必要停下来仔细想想:为了结束贫穷,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发展?
(摘自《世界知识》 2008年第20期本刊有删节)